提高教师教学艺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师教学艺术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李塔汇学校语文教研组
一、教研组基本情况
李塔汇学校语文教研组共有教师21名,全都达到学历要求,其中共产党员7名;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2人(占全体语文教师的62%)。
教研组组长冯韬老师为松江区第二届首席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松江区政府教育津贴享受人员;
孙秀华、梅亚萍老师为石湖荡镇首席教师; 王娴老师为松江区首届教坛新秀;
沈丽君、赵卫强、梁婉忠、李丽娟、郁芳、俞文芳、施春梅等老师为校学科带头人; 陆晓瑛老师为2008届区见习期优秀新教师。
这是一个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出色的工作集体。
二、教研组工作目标
教研组在获得上届区校本研训优秀教研组的基础上,继续注重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学习,通过校本研训,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出一大批有新的教学理念,有相当高的教学技能,有强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的真正合格的教师。
三、近两年校本研训工作
1、提倡每位教师五个“一”活动。
每位语文教师每年至少订阅一份专业杂志;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学期或每学年确立一个自己的研究课题;每学年按照自己的研究课题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案例或反思。
2、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力量。
教研组积极参与市区校各级业务学习,加强集体备课,积极参加学校和区级的教学评比课,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深入。
教研组组织开展两周一次的组内集体备课、听课、说课、评课、反思等“四课一反思”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同伴互助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组织教研组成员进行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专业理论等。
教研组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落实备课、上课、听课、作业批改、测试和个别辅导六个教学环节。组织期中和期终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措施。2007学年第二学期教研组举办各学科优秀学生作业展示活动,在科学布置、批改、反馈学生作业方面进行了探讨。
教研组注重教学研究和反思。对每一次月考情况,教研组认真组织质量分析。2008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开展“实践、反思、提高”为主题的活动,开展一堂好课的标准的讨论。
教研组发挥教研组团体力量,动员组内教师参加学校和镇的“李塔杯”“石湖荡杯”教学评比活动,利用全组或备课组力量集体备课,孙秀华、梅亚萍获得一、二等奖。教研活动的制度化、主题化,进一步提高了学校教研组活动的质量。
3、开展以文学节为主的各类语文活动。教研组强调让学生要立足主动发展,积极参与。在上课时,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点、分析、质疑、鉴赏、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研组每年举行“文学节”活动,现定型为三类校级活动:阅读类、写作类、创作类(阅读类主要进行文本阅读的知识竞赛,写作类主要进行作文竞赛,创作类主要进行手抄小报或电脑小报竞赛)。每项比赛活动,首先要求班级全员参加,然后选拔选手参加校级比赛,最后评选出校级获奖人员,让整个“参赛—选拔—参赛”的过程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
4、积极进行各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每学期期初,语文组在总结上学期校本研训情况的基础上,构想一学期校本研训的内容,教师个人确立具有个性的子课题(也可与其他教师联合进行);期中进行检查与促进,帮助教师解决一些在校本研训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学期结束时,总结分析校本研训方面及各人子课题研究方面的具体情况。
2008学年第一学期教研组承担了松江区初小衔接写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梅亚萍、郁芳两位老师执教;2008年11月区语文首席教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由本组冯韬老师与仓桥学校的高明老师执教;区农村五校与民乐学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由施春梅老师参与执教。区五年级作文教学,由李丽娟老师执教。任何一节课,教研组都作为组内的共同任务,全组(有时根据需要分为小学和初中部分)一起投入。
为了提高复习课的效率,2009年5月教研组开设了复习研讨课,由教研组长和组内骨干教师执教。
四、团队建设
为了加强教研组建设,教研组在2009年上半年先后邀请区研训员、学科专家诸灵康、徐宁老师来校指导,为每一位语文教师诊断把脉,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
近年来,教研组新教师不断增加,为了使新教师早日适应教育教学,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在组内进行新老教师结对,还让新教师跨校与名师结对。教研组利用组内的优质资源,经常开展听课、评课活动,1—5年的新教师每年进行教学汇报活动。2007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组作为课改基地学校与五厍学校语文组、张泽学校语文组联合活动,初中语文组参与区五校联动活动。
五、课题研究
根据实际需要,我们组织语文教师,编写了一些校本教材,使校本研训能更理性地进行。
教研组鼓励教师个人编写校本教材,现在已在校内使用的有《中考作文指导》,《初中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等,这些校本教材,对初中毕业班学生的中考语文总复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教研组积极参加学校“听说读写,强化积累”和“体验教育”两大主课题,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根据母课题的需要,确立符合自己特点的子课题,并定期进行检查指导,使学校的语文教学、课题实施更具理性化、理论化。
学校每年编印的《李塔教苑》中,语文教师的作品总是占较多的数量。
教研组鼓励教师参与编写国家出版社的教辅类读物的编写,如百家出版社出版的《金 牌一课一练》中的有关单元练习、百家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名牌高中》语文篇等以及松江新育才业余学校的《松江新育才教材》。
几年来,教师的教科研论文频频出现在各级刊物上,并屡屡获奖。正式发表的教科研论文(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1月,计16篇):
《怎样写好80字短文》发表于《上海中学生报》(2007年11月12日); 《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精讲》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8年4月7日); 《从历届上海中考作文题看作文选材》发表于《松江教育》2008年第4期; 《浅析学生所面临的写作困难》发表于《上海教学研究》(2008年7—8期); 《怎样读懂一篇文章》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8年10月14日); 《为写作而读两种书》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8年11月8日); 《初中生整体阅读能力培养、训练的途径》发表于《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指导全书》(2008年11月);
《从历届上海中考作文题看中考作文的选材》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9年1月13日);
《传统的写作理念与现实的写作困难》发表于上海《新读写》2009论文专辑(2009年1月15日);
《写好中考作文的八个秘诀》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9年3月16日);
《诗词曲鉴赏题的思考》发表于《松江教育》(2009年第1期); 《语文中考的答题技巧》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9年6月1日); 《怎样解现代文阅读中与文章段落有关的题目》发表于上海《中学生学习报》(2009年9月29日);
《2009年中考标卷作文层级解析及升格示例(上海卷)》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增刊)(2009年10月);
《初中生阅读鉴赏能力培养、训练的途径》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在讲台上思考语文》一书。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发表于《松江教育》2009年第5期 获奖的教科研论文(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1月,计13篇): 《细微之处显真情》获松江区2006年教育教学案例评奖二等奖(2007年9月); 《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上海市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2007年9月);
《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训练的途径》获2007年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论文评比活动教学论文一等奖和松江区2007年教科研成果评奖二等奖(2007年11月);
《初中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训练的途径》获松江区教育学会2007年度优秀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2008年6月);
《中考作文的“五四运动”》获上海写作学会首届高峰年会论文三等奖(2008年11月);
《初中生整体阅读能力培养、训练的途径》获《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二等奖(2008年12月);
《传统的写作理念与现实的写作困难》获《首届光明优+杯“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 列活动》教师论文二等奖(2008年12月);
《诗词曲鉴赏题的思考》获《2008年全国中小学教育实践探索论文大展赛 素质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2008年12月);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尝试》获“让青少年读懂中国”教师论文三等奖(2008年12月); 《中考语文的时间分配与答题技巧》获2009年全国素质教育教学科研作品(文科类)一等奖(2009年2月);
《中考作文电脑阅卷与作文应试》获2009年全国基础教育教学创新论文大展赛教学探索论文一等奖(2009年5月);
《电脑阅卷背景下的作文指导》《中考作文的临场发挥》两篇文章均获上海第二届写作学会峰会论文暨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2009年11月);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获2009年全国农村基础教育科研作品大展赛征集评比活动教学科研论文一等奖(2009年11月)。
六、教学实绩
校本教材的教学,各项语文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的深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可喜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整体上有了提高。而各种竞赛活动的进行,又使学生有特长的同学不断地脱颖而出。这两年我校的语文成绩始终在区、片名列前茅。作为语文综合能力体现的写作能力,更有了可喜的变化。一大批写作苗子不断成长,他们的作品经常在报刊上发表,仅2007年9月至今就有180多篇文章在区省市乃至全国的作文竞赛中获奖,有30余篇文章在《小作家》、《中华少年写作•少年写作》上发表。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李刚《新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
充分利用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如何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驾驭母语,已经成为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普遍关注和深入探究的话题。走进文本解读、......
提升教师素养,打造书香校园——矿大附小成立教师读书社团矿大附小于艳菊 3月20日下午,矿大附小教师读书社团成立仪式在多功能教师举行。大会由德育处李洁茹主任主持。首先,郝校......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湖滨九年制学校------孙福军语文素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
优化习作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品类别:教学论文教师姓名:张鹏工作单位: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中心小学77优化习作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概述】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