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河湖面清洁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清洁队”。
沱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滋养着两岸430万内江儿女。2010年初,随着天宫堂水电站关闸蓄水,“九曲十一弯”的沱江在内江城区穿城而过,构成一幅天然美景,形成了长约21公里、面积近7000亩的人工湖水域,名为“甜城湖”。这是内江对外展示形象的一张名片,这是成渝地区独一无二的城市景观,也是我市一笔一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这片水域中,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三年来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日夜与湖相伴,长年累月驻守湖中,用实际行动默默地守护着这片美丽的湖城。
他们,就是内江市甜城湖水务清洁队,是甜城湖的水上“美容师”。清洁队发展历史
时间倒退三年,在甜城湖岸,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塑料瓶、甘蔗渣,看得游人眼睛花”。
这样的调侃虽有些言过其实,但问题的严峻性已可见一斑。带着50万市民的殷切期望,为了要让甜城湖水更清、湖更畅,一支围绕甜城清洁工作的队伍也应运而生,扮演起了水上“美容师”的角色。
在队伍筹建大会当天,局领导就提出了严格要求——清洁队员必须牢记使命,将甜城湖清洁工作做好、做细,最终让政府满意、让市民满意。
回忆起当初“招兵买马”的点滴,不少人至今仍心扉激荡。在湖中工作,看似是个清扫活,但要长年累月经得起风吹日晒,仅凭一时的激情是无法胜任的。回想起上岗前面试的情景,老队员黄新渡至今记忆犹新。当考官问道:“能不能经得起风吹日晒?”这个问题无疑给大学来了个“下马威”,当场就有一人打了退堂鼓,黯然离开了“考场”。然而,黄新渡却留了下来。他回答说,我从小就在这片湖中长大,不仅能胜任工作,还对这汪湖水有着深厚的情谊。
带着对甜城湖的热爱,与黄新渡一样志同道合的7名队员从此踏上了“狙击”甜城湖漂浮物的“游击战”。
三年来,内江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甜城湖两岸的城市景观不断提升,在湖边休闲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清洁队工作范围也不断扩大,从最初的重点保障三桥至西林大桥,扩大到四桥到天宫堂水电站之间全覆盖。清洁力量也不断提升,从最初的2条船7个人,发展到如今的8条船21个人。
每天,清洁队员们乘坐清洁船只,对漂浮在湖面上的垃圾发起“进攻”。由于湖面漂浮物具有“散、杂、小、动”的特点难以实施集中性捕捞,队员们就站在船上,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利用自制的捞瓢进行打捞。
夏“战”三伏,冬“抗”三九。经过三年多的艰辛付出,队员队成绩初显,甜城湖面貌得以改观。据统计,仅2012年,清洁队就打捞各种漂浮物7000多吨、营救落水人员12名,打捞各种动物尸体1100余具。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广大市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水环境。累
水面清洁工作,是一个真正的体力活。甜城湖不仅仅是内江城区的一个湖,它更是沱江干流的一段,上游还有600余公里河段以及大大小小几十条支流,在这样广大流域面积里,每天都有大量的垃圾、树枝、水草等漂浮物,顺着水流,来到了甜城湖。湖区两岸也都是城区繁华地段,塑料瓶、塑料袋、包装纸这些随处可见的固体垃圾,也都是甜城湖水面漂浮物的重要来源。
每天,清洁队只打捞漂浮物在20吨左右,遇到大型活动期间,通过加班加点提高清洁质量,打捞量还会进一步上升。
20吨,这只是一个数字,听起来也不是很有感觉,卡车还不到一车就拉走了。但是这20吨垃圾的收集,是清洁队员队一瓢一瓢捞起来的。水面漂浮垃圾重量轻,分布散,性质杂,打捞难度极大,即使是我们训练有素的清洁队员,一瓢下去,多不过半斤,少不到一两,20吨垃圾,需要8名负责打捞的清洁队员每人打捞5000次以上。常年累月的重复动作,加之水面环境恶劣,原本身强体壮的清洁队员,不少人的肩膀和腰部都出现了病痛。在座的各位中,有一些同志深有体会。今年劳动节期间水务局组织了中国梦、劳动美主题活动,有8位同事自告奋勇上船体验了一个小时的清洁工作,上岸以后,他们很多人都累得手臂不自觉地发拌。
大量的垃圾打捞上岸,还给负责上清运的环卫人员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他们经常向清洁队员抱怨说:你们打这么多垃圾上来,我们运都运不过来、500亩,这是每条清洁船的责任区面积,这也只是一个数字,不过就是一个大型楼盘的面积。但是作为环卫工作,如果换算成一条30米宽的道路,这条道路的长度将达到11公里!这样一个长度,换算到地面环卫工作的话,劳动量是不可想象的。而我们每一条清洁船都要在这样长的一条水域道路上往复巡逻,在平静的水面上,哪怕是一片树叶、一根水草,也是那样的明显,那样的碍眼,清洁队员们绝不会放过。
8小时,这是清洁队每天的正常工作时间。船身狭窄,仅有的空余位置需要用来装载打捞上来的各种垃圾,打捞队员就只能一直这样直挺挺的站在船上,没有什么机会坐下来休息,更没有机会走两步。站在水上和陆地上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为了保持平衡,双腿需要保持着紧张状态,要这样连续保持4小时,劳累程度可想而知。
苦
水面工作,除了累以外,还有很多大家想象不到的苦。温度永远是清洁队员们最大的敌人。
请同志们想象这样一个镜头:寒冬的一天清晨八点,阴沉的天空下着小雨,寒风顺着湖面扑面而来,当大家还躲在温暖的被窝里为起床而纠结时,东渡码头口清洁船的马达声已经准时响起,刚刚开完一天晨会的21名清洁队员已经身着清洁队服,脚穿雨靴,驾驶着清洁船开始了他们一天的工作。身在毫无遮挡的湖面上,小雨淋湿了他们的脸和手,仅有5度左右的气温加上从不间断的寒风,不一会儿就把队员们的手脚都冻木了。但是队员们没有退缩,反而把手中的捞瓢握得更紧了,挥舞得更快了,用他们的加倍劳动,在做好保洁工作的同时,来为自己冻木的手脚驱寒。
请同志们再想象另一个正在发生的镜头。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会议大厅,享受着空调给我们带来的清凉,而室外温度高达38度,此时此刻,作为今天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主角们,我们的清洁队员们大多数没有来到我们的报告会现场,没能来接受大家的慰问与关心,因为他们现在正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正在这烈日下挥汗如雨。虽然大多数清洁队员都水性极好,但是为了保障队员们的安全,按照清洁队安全制度要求,在工作期间,队员必须穿戴救生衣。同时为了避免队员们被打捞垃圾割伤,清洁队服都是长裤、长袖。在加上制服里面的内衣、汗衫,在这样炎热的天气下,每名队员至少身穿三件衣服。毫不透气的救生衣穿在身上,队员们身上都捂出了痱子,甚至还长出了水泡。作为管理人员我们,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唯有为他们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尽量错开正午最高温的时段,来表达我们的一点点心意。
如果说冬天的严寒和夏天的酷暑这些困难大家平时也能够想象得到,那么有的困难同志们就从来没有想过。
在污水提升泵站因检修、停电、故障造成溢流时,溢流口的漂浮污物是清洁队的打捞重点,大量溢出的生活污水臭气扑鼻,那股呛人的沼气味几乎要把我们的清洁队员熏倒。但是清洁队员们为了保证清洁质量,忍着刺鼻的臭味,趁着污物集中在溢流口附近的机会,一瓢一瓢地把发臭的污物打捞上船。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的汗水混在了一起。
蚊虫则是清洁队员们面临的又一个挑战。蚊虫滋生离不开水,水岸交接地带是蚊虫滋生区域,但是同样也是清洁队员们的重点工作区域,队员们不得不与蚊虫展开了长期斗争,一不注意就被咬上一口,奇痒难当。上厕所不方便这样的问题则更是让队员们尴尬不已。因为沿岸很多区域没有设置公共厕所,而湖面宽阔平坦,队员们的一举一动全都暴露在两岸群众的目光下,这给清洁队员们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尴尬。很多时候队员们都只能借助卸垃圾的机会抓紧解决。副队长黄新渡打趣说:要当我们清洁队员的话,除了能吃苦、会游泳,肾功能好不好也要当指标考核。
危险
上面所说的工作和困难只是清洁队员们是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苦和累之外,清洁队员们的工作还有着不为人知的危险。上游产生的漂浮物不仅仅是垃圾和水草,还有不少的动物尸体,仅2012年一年,清洁队就打捞各种动物尸体1100多具。非正常死亡的动物尸体,往往带有大量的细菌、病毒。特别是猪、羊等大型动物尸体,谁也不知道这些病菌有不有传染性,是不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面对如些危险的尸体打捞工作,清洁队员们没有退缩,冒着危险,小心翼翼地把一具具尸体打捞上岸,避免了其继续漂向下游,污染水质。有的从上游漂来的尸体经过长时间的浸泡,已经腐烂发臭,而且极不容易捞起,有的队员在处理完这些尸体后,极度反胃,连饭都吃不下。
就在6月18日的晚上,接到热心市民的举报,上游漂来一头死猪,目前正在内江城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里。接到举报后,清洁队长姚志贤带领清洁队员刘洋、黄曹语,立刻乘船赶到事发地点,他们克服清洁船没有灯光照明的困难,用竹竿一点一点的翻动尸体,终于将其固定在船后,拖到安全地点转移上岸,解除了城区水源的安全隐患,做完这一切后,已经是深夜1点了。
责任大
2011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将创造和保持整洁、优美、文明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甜城湖作为内江城市的一张名片,也就倾注了各级领导和群众们更多的关心。这也就对清洁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甜城湖的范围广、清洁量大,加上河流的自然属性,每一天的清洁任务都是一项重大挑战,尤其是遇重大节日和活动,清洁任务更是考验着清洁队的每一个队员。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假日是市民们举家团圆、郊游踏青的日子,但是对清洁队员来说,节假日就是加班日。为了给节日期间的内江,创造一个干净、优美的水环境,节假日期间的清洁任务就往往比平时更重。看着岸边亲水步道上举家散步游玩的市民,队员们同样也盼望能回家与家人团聚,能够共同来享受这样的美景。但是他们作为这个优美环境的创造者,为了保证清洁质量,为了让回家过节的远方游子们体会到家乡的美好,他们选择了默默奉献。
特别是端午节,端午节,赛龙舟,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从2010年甜城湖蓄水以来,我市已连续4年举办龙舟经贸文化节,在甜城里开展赛龙舟等水上活动。6月的端午节已是汛期,大量成堆成片的漂浮物顺流而下,给河面清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龙舟节成功举办创造干净、清澈的河面环境,为所有水上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合格的水面平台,是交给清洁队员们的一项死命令。他们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总结打捞经验,采取在桐梓坝大桥增设拦截设施、集中打捞清运、延长工作时间等措施,实行每天24小时值班,重点日期天亮前就出发打捞,成功将上流漂浮物“围剿”殆尽,为每年龙舟节的成功举办创造了干净、清澈的河面环境。
今年龙舟赛期间,为了保证水环境满足比赛要求,队员们连续几天都早上5点就起床出发,天亮前就开始在重点地方进行打捞工作,在比赛区域忙碌完毕后,他们又将战场转移到了三桥下,一字排开堵截垃圾,直到十点过比赛结束,队员们才忙里偷闲地啃上两口馒头,喝上两口豆浆,然后又急匆匆地赶赴各自的工作区域,开始了一天的清洁工作。
龙舟节水上表演时,听着下游岸边锣鼓喧天,加油声、喝彩声连成一片,队员们也都禁不住心痒痒,想要凑近了去看看热闹。但是他们也知道,三桥这里才是他们的岗位,需要他们坚守在这里,拦截每一片漂浮垃圾,才能为下游的水环境提供保障。四年的水上表演,队员们一次都没有看过。
不理解 待遇低
清洁队的工作有苦,有累,有危险,有的时候还会因为影响到岸边市民钓鱼而受到他们的指责,再加上待遇也不高,有的队员坚持不住,最终离开了,不少新队员实习几天后,也觉得这个工作太累,工资太低,没有留下来。相信队员们心中也有着他们 的埋怨和不平衡,内心也有过挣扎,但是他们留了下来,他们说:再累的工作还不是要有人干,看到打捞之后干净的水面,就觉得很有成就感。特别是有的时候岸上的市民还会送来关心、问候和感谢,那时候就更是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严管理
中国有句俗话:“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湖面打捞漂浮物不是坐坐船、游游江,做做样子就行的。队伍制度的好坏关乎湖面清洁效果以及队员们的工作积极性。
为了充分激发“战斗力”,清洁队先后建立了工作制度、安全制度、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奖惩制度等11个相关规章制度。并每天晨会总结上一天的工作,不断强调工作纪律,正是通过这些不断的努力,清洁队运行三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队员之间也没有发生不和谐的矛盾。我们甜城湖清洁队,已经是一支高素质,严要求,铁纪律的专业化清洁队伍。
家乡的沱江河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内江市,这里有一条历史悠久的“河”,它就是沱江河。早晨,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整个河面,犹如神秘的面纱遮住了江面美丽的面容。沱江河两旁的柳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沱江河小学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沱江河小学作文我喜爱家乡的沱江河。春天,沱江河像音乐家一样,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每当我听见优美的歌声,就会想起沱江河那哗哗地流水声。水里的.鱼儿高兴地在水面上跳来跳去,好像......
美丽的沱江河作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丽......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9篇美丽的沱江河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