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村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金刚山村”。
雉 街 乡 大凉山 村
参与式扶贫规划
(2010—2015年)
雉街乡人民政府编制
2010 年12 月
第一章 基本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基本情况
一、地理位臵
凉山村位于雉街乡东南部。东接水城县,北连本乡雉街,南邻本乡珠市乡,全粗辖3个村民组。
二、土地现状
根据国土部门提供资料,雉街乡大凉山村土地面积22平方公里,但因地理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又无矿产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差,无村级经济实体。所以,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马铃薯、荞麦为主。养殖业方面以猪、鸡、牛、羊为主,现有扶贫示范点一个,优质120只。
第二节 村级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以扶贫为契机,以抓“五型”,促“五改”、“五建”,实现“五化”为工作思路,从村情出发,狠抓“产业发展”这一核心,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绿色环保工业、特色民居风情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生态文明家园建设。
坚持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型”产业发展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努力打造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成立了发达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发达村丰富的林地资源,按照“果园—饲草—牲畜—肥料—果树”的生态循环产业链,引导农户采取林草间作模式,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和林下养殖业,目前全村黑山羊存栏35头,牛存栏约122头;以合作社运作,滚动发展的模式发展养牛专业户45户,存栏140头。种植马铃署1200亩,每年可创收230万元。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维修通组路2公里,实现了组组通路。实现全村户户通电,组组通电话。建同心小水窖92口,解决了村民因受季节影响吃水难的问题。
按照“楼房景观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无害化、庭院生态化、布局规范化”的要求,依托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农村危房改建工程,不断加强村庄整治力度。目前,已完成严格按“黔西北民居”风格建设房屋20幢,预计建沼气池10口,改厕21个,硬化院坝10户300多个平方。彻底改造完成全村10户茅草房,全面提升了发达村的村容村貌。
第三节 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贫困现状
按贫困村综合指标衡量,全村属于一类贫困村,农村年人均纯收入在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85户326人
二、贫困原因分析
一、大凉山村基本情况及扶贫原因
虽然全村总面积约有22平方公里,但因地理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又无矿产资源,加上气候条件差,无村级经济实体。所以,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大凉山村所辖3个村民组,总户数178户,总人口744人。其中:贫困户85户326人。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一类贫困村,人均收入水平在全乡最低。现有党员31名,年龄最大的为78岁,平均年龄42岁。现有村组干部5名(其中,大专学历的有1名,初中学历4名)。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06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由于耕地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不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人口文化素质低,无劳动技能,村无集体资产,又无力为广大群众提供资金援助。水、电、路设施较差,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人畜饮水比较困难。农作物种植主要以马铃薯、玉米为主。养殖业方面以猪、鸡、牛、羊为主,现有扶贫示范点一个,优质120只。
第二章 参与式规划的方法及步骤
第一节 前期准备工作1、2010年度进行人员技能培训,主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共计培训达80余人次。
2、种植连片马铃薯基地1200亩。2011年进行初步种植,让老百姓对种植马铃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对之产生积极性,同时为以后向村民提供种子做好准备工作。
3、基础实施:维修通村通组路15公里。
4、加强科技知识培训,增强群众科技意识。
5、到2015年让全村老百姓基本上脱贫,贫苦人口收入达到1600元,全面消除贫困户和所有贫困人口,建立健全的村级服务机构,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6、为了使目标能够实现,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业务技能水平,使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向上,共同努力,发挥好村级领导班子的强健作用,使之在群众之中有较高的威望。
第二节 完成规划的基础工作
(一)、种植业1、2011年继续种植马铃薯1200亩,投资40万元。
(二)、养殖业
1、找准养殖项目,巩固好现有总投资30万元的养殖试点,2011年争取再注入部分资金扩大再生产,丰富村民的菜篮子。
2、发展中小型养殖业,目前全村黑山羊存栏35头,牛存栏约278头;以合作社运作,滚动发展的模式发展养牛专业户80户,存栏160头。
(三)基础实施:维修通组路6公里,财政总投资9万元。村活动室、村卫生办公室设施需要投入资金10万元。
第三章 规划的总体思路、目标和重点
第一节 总体思路
以“兴致富产业、建生态家园、创文明新村”为主,以产业发展为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按照“一次规划、当年投入、两年实施、五年见效”的要求,确定整村推进的建设内容,切实做到规划细化到村、项目安排到户、扶贫政策覆盖到户、各项措施落实到户。
一、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先,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从2010年起,把产业开发作为发展村级经济和农民增收的首要任务,调整扶持方式,将扶贫投入的重点 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转移。优先把马铃薯、生态畜牧业建设列入规划的内容,整合资金用于贫困农户购买种苗、科技培训、基地建设的无偿补助,使我村建成1至2个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化扶贫,使80%以上的贫困人口人均建成2亩以上的马铃薯产业发展基地。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切实改善生活条件
把解决基础设施薄弱问题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村组道路、“一建三改”、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把尚未完成饮水解困任务的农户纳入扶持范围,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农村人口饮用安全水;适宜建沼气池的农户实现“一建三改”,普及率2012年达到50%以上,到2015年达80%。
三、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本,着力提升发展能力
把加强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提升人口素质、加强能力建设的战略任务纳入规划。资金扶持到户,对象培训到人,覆盖贫困劳动力达到100%,同时,整合各种培训资源集中用于劳动力转移培训,实行特困特扶,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实用技术培训,使贫困农户能够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四、以生态建设为主,确保可持续发展
本着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大力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加农民收益的产业,提高植被覆盖率,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同时,把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村级文化室建设、创建文明新村活动、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等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缓解贫困、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纳入规划内容,文化条件、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
第二节 总体目标瞄准贫困问题,理清贫困原因,逐步解决贫困问题,使之达到小康生活水平。通过扶贫开发的整改措施,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实现全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
1、2010年度进行人员技能培训,主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共计培训达80余人次。
2、种植连片马铃薯基地1200亩。2011年进行初步种植,让老百姓对种植马铃薯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并对之产生积极性,同时为以后向村民提供种子做好准备工作。
3、基础实施:完善村级活动室和村级卫生室的尾欠工作,计划2011年争取新建地窖水池1000立方米和农村危房改造30户,以改善农户生活之需。
4、加强科技知识培训,增强群众科技意识。
5、到2015年让全村老百姓基本上脱贫,贫苦人口收入达到1600元,全面消除贫困户和所有贫困人口,建立健全的村级服务机构,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6、为了使目标能够实现,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增强业务技能水平,使村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向上,共同努力,发挥好村级领导班子的强健作用,使之在群众之中有较高的威望。
第三节 发展重点
加大种植业和生态畜牧业的投资力度,扩大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苦荞种植面积。全力改善民生工程,早日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本规划涉及基础设施、农业产业扶贫、社会事业项目3大类59个小项,其中:基础设施建设16个,分别是交通6个、饮水安全及“三小工程”3个、基本农田建设2个、新农村建设1个、危房改造1个、农村能源建设1个、农村集镇集贸市场2个。
农业产业扶贫5个,分别是:生态畜牧业3个、中药材1个、持续产业1个。社会事业4个、社会福利1个、农民技术培训3个。投资总额为1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
一、基础设施
(一)饮水安全及小水利工程
1、建设内容
全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650人;新建小水窖100口。
2、投资概算
(1)建设覆盖650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人均投入500元计,需投资32.5万元。
(2)新建水库一座概算为18万元,预计投资12万元。
(三)基本农田建设
石灰改土:现有土壤酸性重,ph值一般在4—6之间。按照传统的耕作习惯,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规划实施石灰改土,中和酸碱度。规模为0.1亩,覆盖全村。
2、投资概算
(1)石灰改良土壤:规划实施100亩,每亩投资500元,共投资5万元。
(2)基本农田建设共需要投资7.5万元。
(四)新农村建设扶贫工程
1、建设内容
完成全村3个村民组庄治理整顿,按标准完成全镇农村庭院硬化和修通串户道路。平均按每亩硬化庭院35平方米,179户共需硬化6265平方米。
2、投资概算
庭院硬化按每平方米30元,全村需要20万元;串户道路每组按1公里概算共3公里,每公里6万元,全村需要18万元,共计38万元。
(五)危房改造
1、建设内容
初步统计,全村危房改造 20户(其中:一级危房8户,二、三级危房12户),涉及3个村民组。2009—2012年基本改造完全镇农村一级危房房及地质灾害造成的严重危房;2013—2015年,结合村庄整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逐步分批对农村二、三级危房进行适当补助,使他们对现居危房进行个别构建加固、改建,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2、投资概算
一级危房平均每户补助1.7万元,农户需补助资金0.5万元;
二、三级危房平均每户补助0.7至1万,农户需补助资金1.3至1万元。共需补助资金20万元左右。
(六)农村能源建设
1、建设内容
到2012年,建成沼气池60口。
2、投资概算
2012年修建沼气池30口,每口按2250元计,需投资6.8万元。
二、社会事业 农民技术培训
1、培训内容
农民产业技术培训20人,按每人200元计,需资金4000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80人,按每人500元计,需资金4000元;村组党员干部培训50人,按每人500元计,需资金25万元。共需培训资金25.8万元。
第二节 效益分析
一、劳务经济分析
到2015年,按转移劳动力180人到外地务工,年人均劳务纯收入按600元计,年可增收108万元。
二、畜牧经济分析
搞好畜牧经济,发挥中小型养殖业,到2011年可出栏生猪1500头以上,鸡10000只以上,可增加农民年入每人50以上。
三、农产品经济分析
1、从2010年到2011年,建成1000亩优质基地,使项目区农民依靠马铃薯产业脱贫致富。
2、从2010年起,在全村建立苦荞标准化基地270亩(分三年实施,每年90亩),良种比重达到80%以上。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组织保障
一、(一)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建立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把扶贫开发摆在重要位臵,成立项目发展办公室,由村长人任办公室主任,协调企业与项目组的关系,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成立不同类别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产品销售、滚动发展事业的全面落实。
第二节 政策保障
经村两委研究,决定以村支部进行监督,村委会执行,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村支书为组长的“扶贫开发规划监督小组”。监督小组负责对各项目标的实施和资金管理进行监督管理管理小组对大凉山村的规划扶贫项目进行一系列的跟踪服务,按照特困户和扶贫户优先、透明、公平、民主的原则进行,具体工作如下:
1、同规划涉及到部门联系,跟踪规划项目的落实情况,组织规划的实施。
2、跟踪、监督项目资金的到位情况,负责资金的使用。
3、发动群众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积极脱贫致富。
4、配合好县,乡扶贫办,办事处扶贫工作站队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预测。总之,使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村的希望,也是时代的要求和主题,在大好的机遇面前,只要团结向上,乘势即争,一定能够实现我村的规划,实现我村的目标。
第三节 资金保障
扶贫资金保障主要是财政收入、部门配套、企业垫付和群众自筹四个部分。
大凉山,我来了 德阳市华山路学校 钟琴盼望着,轻松、悠闲的暑假生活终于如期而至!尽管七月的德阳骄阳似火,可这仍然抵挡不了我们愉悦的心情。每当这种时候,总是难掩内心的激动,因为......
爱恋大凉山诗歌大凉山哟!那锦绣山川天天都在上演不停流淌的三江水好甘甜/大凉山哟!哪儿片片云彩洁白天湛蓝春来索玛花儿开得最灿烂/大凉山哟登上那高高的仙境螺髻山可看那记录......
世界上最悲伤的作文(泪)是一名来自大凉山的小学四年级彝族小女孩写的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妈妈病了,去镇上,......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写大凉山的诗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2015大凉山水果品牌推荐会方案大凉山水果品牌推荐会第 1 页2015大凉山水果品牌推荐会方案一、会议概要:主办方:凉山州政府承办方:恒泽农业会议主题:大凉山水果品牌推荐会会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