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脚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治疗治脚气”。
治脚气
(1)枯矾、黄柏、五倍子、乌贼骨,任选一种研末备用,洗净脚后撒于患处。适用于糜烂型脚气。
(2)苦参、白藓皮、马齿苋、车前草各30克,苍术、黄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对水疱型脚气或有感染时应用有良好效果。
(3)白凤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选-种,放入半斤醋内,浸泡一天后,于每晚临睡前泡脚20分钟。连续治疗7天,对角化型脚气有良效。
但患者要注意,选择脚气偏方泡脚,如果药物刺激性强,或者含有酒精的,不要用来泡已经有明显糜烂的脚,也不要用来擦脸上和阴部这些皮肤薄的地方,否则容易损伤皮肤,导致溃烂。
中药治脚气效果非常好,但要自己煮,比较麻烦,而且见效较慢,西药相对来说比较方便,见效快。
(白凤仙:凤仙花该药名最早见于《救荒本草》。它是凤仙花科中最大一个属—凤仙花属的植物凤仙 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瓣。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山区 ,少数产于北温带 ,在中国主要产于西南地区。在各个地方及不同本草书中的名字各异 ,如《本草纲目》称“好女儿花”,《江西民间草药》称“金童花”,《草木
便方》称“指甲花”等。凤仙花性寒、味甘微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定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偏废 ,腰腿疼痛 ,妇女经闭腹痛 ,产后瘀血未尽 ,跌打损伤 ,痈疽 ,鹅掌风 ,灰指甲等。到目前为止对凤仙花的主要研究在临床运用、药理、化学成分等几个方面。现将国内外学者对凤仙花的研究综述如下。1 临床应用王庭兆报道取白凤仙花鲜品适量 ,捣烂外敷患部 ,范围稍大于患面 ,厚度约 0.5 cm,外用油皮纸包裹 ,换药 1次 /周。治疗鹅掌风 3例 ,皆 1个疗程痊愈 [1 ]。胡素贤等报道白凤仙花适量浸入米醋内备用。用药时将米醋处理过的白凤仙花外敷 ,并加塑料薄膜包裹灰甲 ,治愈顽固性足癣伴灰趾甲 31例 ,临床治愈 87.1% ,好转12.9% [2 ];邱桂仙报道凤仙花全草、大蒜、白矾各适量)(皂角:【炮制】用时捣碎。【性状】【鉴别】同药材。
【性味与归经】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用法与用量】1~1.5g,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取嚏或研末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忌服。【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药名】皂荚
【别名】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乌犀。
【汉语拼音】zao jia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Fruit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归经】肺;大肠经
【功效】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
【科属分类】豆科、皂荚属。
【主治】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沟旁、住宅附近。
【采收和储藏】栽培5-6年后即结果,秋季果实成熟变黑时采摘,晒干。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四川、贵州等地。
【功效分类】止咳药;祛痰药;祛湿药
【性味】辛;咸;温;有毒
1.皂甙的一般特性
含皂甙的植物颇多,至少有50个不同科的400种植物含有之。它能降低表面张力。其溶液(1:10000)振摇时,则溶液
中每个气泡的表面皆可被皂甙包围而形成一薄膜,故泡沫持久不灭。同样,遇油类物质亦可借皂甙薄膜而形成乳剂。它能改变细胞表面的通透件,而成为一般原浆毒。对胆甾醇有特别的亲和力,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作用于血细胞表面的类脂质),胆甾醇可对抗其溶血作用。
2.祛痰作用
含皂甙类的药物,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的促进呼吸道粘液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恶心性祛痰药)。在猫身上,皂荚确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较桔梗、前胡为差,持续时间较短。
3.抗菌作用
在试管中,皂荚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中对某些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美国皂角中所含之三刺皂荚碱(Triacanthin)有罂粟碱样作用,可治疗高血压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胆囊炎等。煎剂1g/kg给猫灌胃,能增加呼吸道粘液分泌,有祛痰作用。0.25%煎剂对离体大鼠子宫有兴奋作用。1:3水浸剂对堇色毛癣菌、星形奴卡菌有抑制作用。[1] 毒性
对鱼类的毒性很强,高等动物对它一般很少吸收,故主要为对局部粘膜的刺激作用,使分泌增加等。但如服用剂量过大或胃肠粘膜有损伤或注射给药,均可产生全身毒性,血细胞溶解;特别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先痉挛,后麻痹,呼吸中枢麻痹即导致
死亡。国内曾报告有服皂荚煎剂(200g加老醋1杯)中毒死亡者。大量皂荚中所含之皂甙不仅刺激胃肠粘膜,10分钟后即呕吐,以后有腹泻;而且腐蚀胃粘膜,发生吸收中毒。[1] 鉴别)
(花椒:【性味】辛,温。①《纲目》:辛,温,无毒。②《医林纂要》:辛咸,温。
③《四川中药志》:性温,味辛,有小毒。
【功用主治-皂角刺的功效】搜风,拔毒,消肿,排脓。治痈肿,疮毒,疠风,癣疮,胎衣不下。
①《本草图经》:米醋熬嫩刺针作浓煎,以敷疮癣。②杨士瀛:能引诸药上行,治上焦病。
③《本草衍义补遗》:治痈疽已溃,能引至溃处。④《纲目》: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⑤《本草崇原》:去风化痰,败毒攻毒。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⑥《四川中药志》:治风热疮疹,并能通乳。⑦《药材学》:治扁桃体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外用:醋煎涂,研末撒或调敷。
【宜忌】《本草经疏):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选方】①治痈疽恶毒,外发内发,欲破未破,在四肢肩背肚腹之外者,则痛极大肿,在胸膈腰胁肚腹肠胃之内者,则痛极大胀:皂荚刺飞尖一两,乳香、没药、当归、川芎、甘草各二钱,白芷、花粉、金银花各五钱。水、酒各二碗,煎一碗半。
毒在上,食后服;毒在中半饱服;毒在下空心服。未成可消,已成即溃。)
脚气 脚气1、紫皮蒜治脚气:视患处大小,取紫皮蒜和食盐适量,共放入蒜缸中捣成泥。用温水洗脚后,把蒜泥糊到患处,外用纱布包好,糊2个小时即可。注:皮肤敏感者,糊的时间可短些,多糊几次,......
生姜片放鞋里可以治脚气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那么临床上常见的手足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学习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写总结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思考和提炼。总结是一种对过去经验的梳理和归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总结范文,供......
生姜片放鞋里可以治脚气手足癣是发生于掌、跖与指、趾间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致病菌主要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那么临床上常见的手足癣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我给爸爸治脚气450字作文爸爸得了脚气。他整只脚经常脱皮,有的地方还出血。我经常帮他上药,他看到我这么关心,便半开玩笑地说:“如果你真想帮我,就把我的脚气治好吧!”我一口就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