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届九年级语文三模试题_初三巴彦淖尔语文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4:34: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届九年级语文三模试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三巴彦淖尔语文试题”。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三模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题卷1-4页,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校补(jiào)

炽痛(chì)

筵席(yán)

耳濡目染(rú).... B.谮害(zèn)

胆怯(qiè)

虫豸(zhī)

断壁残垣(yuán).. C.蓬蒿(hāo)

广袤(mào)

教诲(huǐ)

脍炙人口(kuài). D.魁梧(wú)

顷刻(qīng)

联袂(mèi)

风驰电掣(chè).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能妄自菲薄他人,否则,同学们不愿意和我们交往。.... B.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得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C.他装着镇定自若、胸无城府的样子关掉扩音机。.... D.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从东部到中西部,每一片土地都生.机盎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由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及时部署,使旱区中小学的缺水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B.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他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文学名著.C.世博会上,中国馆“智慧的长河”展区中最引人注目的展品是“动”版的“清明上河图”.D.杜鹃花盛开的大明山,是吸引游人来观赏的好季节.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在雨林区,砍伐树木,新建牧场的做法也很普遍。

②人们都不会想到,雨林的土壤居然又薄又脆弱,几场大雨可冲走所有的表土。

③用不了几年时间牧场主就放弃原来的牧场,去寻找新的牧场。

④据估计,需毁掉6平方米的巴西雨林方可换得100克汉堡包。

⑤然而这种做法效率极低。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④①⑤ C、①⑤④②③ D、①⑤②③④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3分)A.《观舞记》——冰心——现代——散文 B.《醉翁亭记》——欧阳修——唐代——游记 C.《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散文诗 D.《变脸》——魏明伦——当代——戏剧 6.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怂yǒng xiāo蚀 险象dié生 7.综合性学习(6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分析材料,探究思考。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观看影视、漫画来代替阅读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有很多话,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2分)

(2)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

(3)有人说,现在已进入了“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你喜欢图画阅读还是文本阅读?说说理由。(2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5分)

(一)古诗文积累(8分)8.默写(8分)

(1)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2),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

(4)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5),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送东阳马生序》中揭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的句子:。

(二)古诗歌阅读(4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第9—10题。如梦令•春思

[北宋]苏轼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 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9.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10.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2分)

(三)文言文阅读(13分)

柳宗元传

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释】①例移:古代官员按惯例调任。②得播州:今贵州遵义,当时为偏远荒凉的地方。③质:抵押。④没:没收。⑤营护:料理,护送。

1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吾与/禹锡执友 B.裴度/亦奏其事 C.宗元革其/乡法 D.请以柳州/授禹锡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禹锡终易连州

(2)及妻子还于京师

...

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6分)(1)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2)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14.选文体现了柳宗元为友、为官、为师三个方面什么样的特点?试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为友:(2)为官:(3)为师:

三、现代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15——19题(14分)

我把自己扶起来 马德

①高考发榜的那天,晓静哭了整整一个晚上。

②第二天,她站在了班主任李老师面前,劈脸问:“老师,我是不是没有考大学的命?”她的话冷冷的,弥漫着绝望之后的悲凉。李老师的心一惊。是的,这是晓静第二次高考了。晓静虽说是个女生,但更多的时候,表现得像个男孩子。她说,她得像个男人,这样好让母亲有主心骨。晓静的父亲前些年去东北做买卖,结果一去不复返,在那边另成了一个家,撇下了晓静娘儿俩。开始,母亲要死要活地闹。晓静说,妈,这个世界离开谁都能活,没有他,咱们一样能活得好。一个柔弱的女孩子,担起了一个家。晓静学习刻苦,成绩也不错,也许,她太过紧张了,连续两年高考,她的成绩都低得令人难以置信。

③命运,似乎有意跟这个可怜的孩子开玩笑。李老师问:“你信命?”晓静低着头,一言不发。此刻,她正笼罩在宿命的阴影里,无法挣脱。“我也信过命。”李老师的这句话刚出口,晓静猛地抬起头,略带惊疑地看着他。显然。老师的回答有些出乎她的意料。“是的,我也曾信过命,和你一样。”说完,李老师摊开双手,一边给她看,一边说:“你看,我手指的骨节粗吗?”晓静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看看手,又看看老师,满脸疑惑。“老师,这怎么啦?”她问。

④“这里边有一个故事。我讲给你听。”老师收起双手,接着说:“我参加高考那年,和你一样,落榜了,由于家里很穷,人们都劝我别上了,说祖坟上没有那棵草,上破天也没用。村里的一个老先生,人们都很尊敬他。有一天,他抓起我的手,仔细端详了又端详,叹了口气说,你没考大学的命,你就是一个干庄稼活的。说完,他指着我的手,解释说,你看你的手指头,又短又粗的,不像贵人的手,贵人的手指纤长,凤爪似的。为此,我曾经偷偷地留意过那些考上的同学,果然,他们的手指头,都细皮嫩肉,又细又长的,跟老先生说的一样。再看自己的手,不觉自惭形秽,无尽的自卑和绝望在心底翻滚着。那时候,我真的有点认命了。”“那,后来呢?”或许,相同的遭遇激起了晓静的共鸣,她急切地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后来,我还是复读了一年。那一年,我不是为自己复读的,我是为天底下所有和我一样长着短粗手指的人复读的。(A)我忍辱负重,咬着牙坚持了一年。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打破宿命,推翻魔咒。记得高考成绩下来的那一天,有人说我考上了,我没敢相信。直到,我对着成绩单,用我短粗的手指头比画着一点一点认真地看完,才彻底确信。自己考上了。”“好,太好了!''当李老师讲到这里,(B)晓静轻轻地击了一下掌,发自内心地为这一结果叫好。“所以,对于命运,我们可以敬畏,但绝不去迷信。而要破除这宿命,是需要一点不屈不挠、不服输的劲头的。你说呢?”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晓静说。“是,老师,我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晓静说这话的时候,(c)紧紧地握住了自己的拳头。

⑤晓静最后选择了继续复读,她差不多是那所学校唯一一个有勇气复读2年的学生了,走在校园,学生们偶尔也指指点点的,但她从来没有在意过,一如既往,有说有笑的。她成了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命运没有再难为她,第三年,晓静考了630多分,考取了北京的一所有名的高校。报到的那一天,晓静去看望了李老师。晓静说:“老师,过去的这一年,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你说得对,对于命运,可以敬畏,但绝不能迷信。是的,当一个人不再被宿命主宰和左右的时候,天底下,也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住成功的脚步了。”

⑥“另外,还有个秘密,我得向你透露一下。”晓静说完,故意神秘地背起手,有些顽皮地看着李老师。“什么秘密?”李老师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晓静突然从背后抽出手来,摊在李老师面前,老师的脸顿时红了,他惊讶地喊道:“天哪,你的手指居然也……”

⑦ “是的。老师,我和你的手指是一样的。不过,一个道理已在我心中永难磨灭:什么样的手,不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一个人的命运,一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且,在跌倒的时候,我懂得了自己把自己扶起来。” ⑧说完,晓静一脸的骄傲和自豪。15.概述本文的故事梗概。(2分)16.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试作些点评。(2分)17.说说文章第④段划线(A)句的表达效果。(3分)18.文章第④段划线(B)句与(c)句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19.你认为小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从她的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4分)

(二)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21——24题(12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

⑥一旦我们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作者:李苗苗。有删改)

20.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2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22.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23.你和小明一起去游泳,他虽然学过,但已经好几年没下过水了,有些犹豫。请你结合文章相关内容,鼓励他大胆游泳。(3分)

(三)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24——28题(15分)

做人有品位

①生活中,时常听到有这样的评价:某某人很有品位,某某人品位不高,某某人没有品位。做人有品位,实质上是做人讲文明。

②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这种状态,与“野蛮”相对,与“粗俗”相向,与“低趣”相离;这种状态,走向是“文雅”,取向是“善美”,志向是“高尚”。

③人来源于动物界,无疑又高于动物界。高就高在人有思想、有文字、有理智。故西人早有“人是社会动物”、“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第一重要的”之说。但,是动物就有其遗传性。人类既然源于动物界,动物的“兽性”痕迹,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说法,“永远不能完全摆脱”。所以,《列子・皇帝》中有“夏桀、殷纣、鲁桓、楚穆,状貌七窍,皆同于人,而有禽兽之心”的记载,《金莲记》中有“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的记录。这“人面兽心”、“衣冠禽兽”两组词,不仅可以说是对此类人物的准确描述、有力鞭挞,而且也是在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做人,就要思思想想,时时处处用理智之水防“野性”的复燃,从而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④做人有品位,道德居其先。道德,不是抽象的空洞物,而是实在的具体物。古人称德有其五,取名“五德”,且文武有别。文者,其“盛德”为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倡导的“夫子温、良、恭、俭、让”;武者,其“德备”为孙子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推崇的“将者,智、信、仁、勇、严”。无论是文是武,只有“五德”俱全,才可能做到精、神、魂、魄、意五气朝元。毕竟,眼不见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有了“五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会落地生根、生机盎然。

⑤做人有品位,善美最动人。毫无疑问,在生活中,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善,是情的集大成者,不仅表现在智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而且表现在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美,是善的孪生妹,不仅表现在举止优雅,谈吐文明,而且表现在乐于成人之美,善于推己及人。善与美,根在“真”。无真难以善,更难以美。假感情、假许愿、假数据等,无论做得如何炉火纯青、美妙动人,甚至千遍万遍、千呼万唤,也难以动人之心,获其喝彩。

⑥做人有品位,不在声高气粗,而在细微行动;不在抛头露面,而在埋头做事;不在自我表扬,而在群众口碑。一句话,品位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表演出来的。至此,忽然想起《晋书・宋纤传》中那个隐居不仕的宋纤。当时的太守马岌曾多次造访他而均不得见。马岌感叹道:“名可闻而身不可见,德可仰而形不可睹,吾而今而后知先生人中之龙也”。“人中龙”,这是何等贴切的比喻,同时,也正是做人有品位、品位高且纯的一种表现,这样的人越多,越会使人深切地感到:“见龙在田,天下文明”。24.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25.作者认为做人有品位,其“品味”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26.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分)27.文章第⑥段举例论证了“品位是实干出来的,而不是表演出来的”的观点,请再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28.有人认为第②段与做人有品位无关,应删去。你认为呢?(3分)

四、作文(60分)29.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题目: 何以解忧,惟有_______(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位年轻人在湖边散步,碰到了几位钓鱼的老人。年轻人一开始饶有兴趣地在那里观看,可是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了,便对一位老人说:“一整天都呆在一个地方钓鱼不觉得枯燥吗?” 那位老人说:“如果你喜欢,自然会找到钓鱼的乐趣。”年轻人又问:“如果钓了一天,看到别人满载而归,自己却一无所获,你难受吗?” 老人们纷纷表示:“我们是一起来钓鱼的,他们钓到对我来说也很高兴,再说我想只要坚持,我也能钓到鱼。”

年轻人豁然开朗,钓鱼是这样,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叙述故事,也可以展开议论,还可以……。

要求:①根据材料,选好角度,自拟题目。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三模语文试卷

2018年春九年级三模语文试题注意1.本试卷分这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广西桂平市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3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届九年级二模语文答案

2014届九年级二模语文答案一、选择题(1—10) A C B D A B A B C D二、诗文默写(11----16)略(17)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阅读题(一)文言文答案:19. D20. A......

届惠州三模语文试题之作文分析

2013届惠州三模语文试题之作文分析 仁化中学高三语文组黄方源、付文平一、题型分析惠三模作文沿袭了惠二模的命题形式,依然紧扣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型设计。采用提示语加要......

安徽省安庆市届高三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题

2013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 (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面对感性的思考人类需要并积累了三种基本知识:一是科技知识,它的目的是提......

下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届九年级语文三模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届九年级语文三模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