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经济文化科技民生十大新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经济十大新闻人物”。
2012年国内十大经济新闻
1、营改增在上海试点,范围扩至11省市
1月1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营改增)试点在上海启动。8月1日起至年底,试点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和宁波、厦门、深圳11省市。结构性减税有序推进。
2、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
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在武汉主持召开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提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重要位置。新的政策信号表明宏观调控侧重点出现重大变化。
3、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
3月28日,国务院决定设立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体系,使金融服务明显改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金融环境明显优化,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经验。11月23日,《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出台。
12月25日,福建省金融办、省政府新闻办、泉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日前已获国务院批准通过,泉州成为继温州、珠三角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4、央行加大利率汇率市场化步伐
4月14日,央行宣布自4月16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五扩大至百分之一。这是继2007年浮动幅度由千分之三扩大至千分之五后,央行再度扩大汇率浮动幅度,汇率市场化再进一步。
6月7日,央行宣布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0.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并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是央行3年半来首次降息,而存贷款利率上下限的调整,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关键一步。
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全国启动
5月7日,人社部、财政部宣布自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计划年底前完成。包括职工养老、新农保、城镇居民养老在内的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意味着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在今年初步形成。
6、赛维LDK200亿债务压顶,光伏行业遭遇寒流
7月12日,江西省新余市政府关于将赛维LDK向华融信托偿还信托贷款的缺口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议案审议通过,由此将光伏巨头赛维LDK的200亿元巨额债务问题推向台面。
遭遇“寒流”的光伏企业不止赛维LDK一家。美国投资机构8月初发布报告称,在中国最大10家太阳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债务累计达1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13.94亿元),表明整个行业已接近破产边缘。12月初的数据显示,国内多晶硅企业90%处于停产状态。
7、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
8月14日,社科院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称,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达6.91亿,城镇化率达51.27%,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
8、十八大提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到中心位置
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把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升到中心位置,并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摇;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加强民生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9、电商“光棍节”单日销售额超300亿
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淘宝网和天猫的支付宝总销售额达191亿元,20余家主要电商实现单日整体销售额超300亿元,同比翻番。
今年以来,电商的崛起和厮杀夺人眼球,电商模式对传统零售业的影响逐渐显现。12月3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截至11月30日,淘宝网和天猫今年的总交易额已突破1万亿元。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表示,网商时代将从1万亿元向10万亿元挺进。
10、“塑化剂”事件曝光
11月19日,酒鬼酒被曝塑化剂超标260%,白酒行业集体遭遇“黑天鹅事件”,白酒股市值一日“蒸发”324亿元。随后,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品牌纷纷卷入塑化剂**。
备受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4月15日以来,媒体连续报道了医药企业“毒胶囊”事件;公安部4月19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密排查、严厉打击“毒胶囊”犯罪。
2012年国内文化十大新闻
一、“天价玉凳”引发文物造假关注
1月底,一套拍出2.2亿元的稀世“国宝”——含坐凳的“汉代青黄玉龙凤纹化妆台”,被网民揭穿为“赝品”,并怀疑其拍卖天价是拍卖公司和鉴定专家联手操作的结果。此事件引发公众对文物造假、文物拍卖、文物鉴定等相关问题的讨论,对虚火极大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打了一针冷静剂。
二、文化改革发展“十二五”纲要发布
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三、中美达成电影协议
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中国每年将增加进口14部美国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关于电影方面的磋商从未停歇。协议的签署不仅是中国庄重履行承诺的坦荡之举,更标志着中国在文化上的自信心趋强。
四、国家博物馆扩建后正式开馆
3月1日,改扩建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后正式开馆。新的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展厅48个,藏品120余万件,成为目前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广场的东侧,前身为1959年建成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2003年在其基础上正式组建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五、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70周年
5月23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创造性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党领导文艺事业的经典文献。70年来,在《讲话》精神指引下,我国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正确政治立场、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六、我国连续十年“申遗”成功
6月29日、7月1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自然遗产项目澄江化石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成为唯一连续十年“申遗”成功的国家,世界遗产总数达43项,居世界第三位。
七、农家书屋工程提前完成9月27日,在天津举行的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总结大会宣布,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任务。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实施的文化惠民五大重点工程之一,2007年纳入党和政府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开。
八、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10月11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本土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标志着以莫言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登上了世界文学之巅,更代表着蕴含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文学已走向世界成为一张文化名片。莫言以及莫言的作品迅速在海内外引发关注,掀起了一股“莫言热”。12月10日,莫言在瑞典正式领取了奖项。
九、国务院公报微博开通
11月10日,国务院公报微博开通,成为微博在我国迅猛发展的标志性事件。2012年,微博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微博实际用户数超过3亿,政府机构纷纷进军微博,政务微博已达约8万个,更多主流媒体深耕微博新兴舆论场,将主流声音做大做强。微博上实现的“网民问政”和“政府施政”良性互动,使得微博成为各级政府服务社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
十、丑闻劣迹者被严禁发声出镜
11月28日,因在节目录制中让声名恶俗的“嘉宾”放泼撒野、大吐粗口,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被广电总局叫停。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同日严厉谴责江苏教育电视台罔顾媒体社会责任,为丑恶言行提供展示舞台、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行为,并要求各级各类广播电视媒体从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严禁丑闻劣迹者在视听节目中发声出镜。(责任编辑:王炬鹏)
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1.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获准上市; 2.“神威蓝光”千万亿次计算机成功应用; 3.大亚湾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 4.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5.“蛟龙号”深潜突破7000米; 6.上海交大首次高效人工合成青蒿素; 7.“辽宁舰入列”,歼—15飞机完成航母起降; 8.第十六颗导航卫星发射,北斗系统覆盖亚太全域; 9.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10.“黄金大米”事件引发科研伦理探讨。
2012年12月时事热点:新华社评十大民生新闻
一、多部门重拳治理教育乱收费
2月23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审计署重拳出击,公布了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占坑班”和以跨区域为名收取的“择校费”再度成为重点治理对象。这一措施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着力点予以强化,体现了政府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决心。
二、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3月14日,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规划明确2012年至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群众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
三、安管条例保驾校车“行驶安全”
《校车安全管理条例》4月5日正式公布并施行,条例将校车安全问题纳入法制轨道,确立了保障校车安全的基本制度,为校车行驶画出清晰可辨的“安全线”。8月13日,我国20个部门联发通知要求各地贯彻落实条例要求。10月,公安部发布《关于修改〈机动车登记规定〉的决定》和《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明确公安交管部门参与校车使用许可审查,从校车驾驶人资质、校车车况、路面安全环境等方面为校车安全保驾护航。
四、“毒胶囊”“塑化剂”考验食药安全
今年“毒胶囊”和白酒“塑化剂”事件相继被曝光,食品药品安全不断挑战国人心理底限。6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9月4日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为切实推动解决药品安全领域诚信缺失问题,决定通过建立“黑名单”制度等手段,惩罚失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
五、61年来最强暴雨考验北京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灾害,全市平均降雨量达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为225毫米。这场暴雨给北京带来很大损失:受灾面积达1.6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截至8月6日共发现79人遇难。危急关头干部群众表现出“守望相助”等良好品质,同时应对灾害时所暴露的问题,也引发社会对城市应急管理能力、防汛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六、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
8月2日,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规定今后每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及其连休日期间,在收费公路上行驶的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在首个中秋连国庆的8天长假里,全国免费通行的小客车高达1.89亿辆次。
七、异地高考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8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底前因地制宜出台异地高考具体政策,解决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高考的问题,其后多个省份出台了相关细则。这一制度的出台释放出党和政府在更深层次上推进教育公平的信号。
八、我国汽车召回制度正在升级
10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公布,这意味着我国缺陷汽车召回由部门规章升级为行政法规,将带给车主更多的安全保障。条例对生产者隐瞒产品缺陷、不实施召回等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
九、500万套保障房提前完成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份,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722万套,完成投资10800亿元,基本建成505万套,提前完成年初预定的500万套任务。保障房建设顺利推进,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众受益。
十、首设交通安全日保“道路安全”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2年起,每年的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举措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将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我国道路交通迅速发展,人、车、路矛盾突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大量存在,形势非常严峻。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都在7万左右,受伤人数约3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新华网)
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新华社评出2010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
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新华社评出2011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时间先后为序)一、坚持房地产调控 千万保障房开建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
新华社评出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2014年12月30日 08:19:45 来源: 新华网【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 新华社评出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按事件发生......
2014年国内十大新闻一、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出台多项重大改革举措2014年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一年间,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
国内十大热点1.“曹操墓”未落幕支持者暗示要低调,等候上面的指令就好,反对者拿不出铁证,自身的公信力更是说不清道不明。曹操墓的真假,还是一笔“糊涂账”。2.“3Q”战火仍在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