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的化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
信息技术在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深化教育改革,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走进课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经受到很多教师的喜欢,它对克服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时还促进了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变革,推动着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使命。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一门学科,比其他学科更具复杂性、微观性和抽象性,使得化学教学可以而且必须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更好地向学生诠释其中的奥妙,以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的。将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引入化学课堂中,把一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微观反应、电子转移、化学键断裂的过程等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得以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更新学法,真正体现学习的研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创造有利条件。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我们化学组全体教师都投入到现代教学手段应用的研究活动中,收集素材,赶做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就“乙醛”一节课,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计算机媒体应用的一点体会。
一、有机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课题选择
1、模拟有机物的空间结构
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特别在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时,学生存在着学习障碍,学生对有机物的空间结构缺乏想象力,借助模型讲解,学生难以真正理解,牢固树立空间结构的概念。若利用计算机的三维图形功能,则可轻易解决化学模型的不足。在教学中我们是借助一些优秀的软件来达到应有的效果,如Flash6.0、3Dmarx,它在绘制化学分子结构模型时有很大的功能,且使用简单,它可将二维平面结构转换为三维立体结构。例如乙醛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可制作出任意旋转的三维分子结构,从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清楚的观察到有机物三维立体结构的外观,而三维分子结构上的各种原子任创作者选择不同的颜色,不但将有机物的结构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还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枯燥的分子变得活灵活现,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模拟化学实验
一方面,对于药品太贵,装置复杂,反应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不易控制或者现象模糊的化学实验可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对于一些反应速度太快太慢的化学反应,现象不易观察,可在模拟实验中适当放慢或加快反应,并可反复操作。我们在乙醛的课件中模拟了乙醛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以及和溴水反应的实验。此实验虽然能演示,但并不属于课堂演示实验内容,也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通过模拟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有了直观的了解,并促使他们思考。如:乙醛和溴水到底发生了什么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加成反应,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乙醛的还原性,学生也由此认识到碳氧双键和碳碳双键的性质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另一方面,可用计算机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后果。错误的操作有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例如:Cl2和CH4若置于强光下直接照射的错误操作;将水加入浓硫酸中以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在乙醛的教学中,例如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如果错误的操作为在稀氨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会有什么现象,能否制得银氨溶液。以让学生正确掌握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3、模拟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与无机物的性质、反应类型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接受起来会有一些困难,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乙醛”课件,用比例模型、球棍模型、结构式、电子式分别模拟了乙醛和氢气的加成反应,乙醛的催化氧化,乙醛和银氨溶液以及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历程,计算机屏幕上以鲜艳的色彩,生动形象地显示了乙醇与各物质间反应的全过程,以生动的动画效果模拟出醛基中C=O双键、C—H键的断裂情况和新键的形成情况。逼真的动画效果、与视觉效果的融洽,使学生耳、目、手、脑并用,真正理解有机化学中的反应历程,为以后学习和掌握其它有机反应类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4、增大课堂教学密度
计算机具有分层呈现,内容呈现快捷的特点。本节课内容较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部分重点和难点,又可以节省在习题训练、课外资料阅读等各方面所需的时间,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多媒体。四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根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知识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主动施教的知识灌输者;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中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不能以多媒体简单的代替教师的传授,仍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只有处理好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定位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看来,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多媒体课件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工具,凡是能够用普通媒体如模型、挂图等实现的就无须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应该处理好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媒体教学的关系,粉笔和黑板仍然是我们老师的主要教学工具,我们应该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点睛之笔。
2、课堂演示的普通化学实验绝不能以录像或动画代替。实验媒体是任何其他媒体所取代不了的,它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实验是最直接、最生动的媒体,化学教师不能舍本逐末,放弃垂手可做的实验而去用计算机模拟实验。
3、多媒体课件应以小的“积件”为主要形式。多媒体课件做好后,应是适合人人使用,不因教学思路和课堂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冲突。即一个难点对应一个课件,教学思路变了,课堂结构变了,课件仍然可以使用,只有这样的课件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才会被推广。目前市场上许多教学课件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在此。
4、课件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以及板书等统统编织进去,上课时老师只管按鼠标,一路“next”下去,虽然省劲不少,但交互性太少,仍然是“灌输式”,教学效果并不好。特别是学生自学型的习题式课件,更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反馈功能。
三、化学教师如何适应网络环境
一方面,加强自身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如果没有良好的信息意识,认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就差。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使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效应。
另一方面,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教育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实现三个面向目标,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科学的超前意识,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适合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首先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的方法和要领。其次学会CAI课件的开发和使用,学会常用软件如Authorware、Photoshop、Frontpage、Flash等的使用和技巧。同时学习上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习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在对以上几方面的尝试中我们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效果的分析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化学教学,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真正实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媒体在教学中的真正作用。
《信息技术在中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姓名:张晓倩
单 位:天津市汉沽一中
通讯地址:天津市汉沽一中 邮编:300480 电话:022-67117132 电子邮件:xiaoqian327706@tom.com
多媒体技术应用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60分)1、下面关于多媒体技术地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多媒体技术只能处理声音和文字 B.多媒体技术不能处理动画 C.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网络中的多媒体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就为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多媒体的中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严重影响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也为英语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多媒体网络环境可以为我们的英语......
浅谈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古诗教学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独占一席之地。每一册小学教材中都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小学阶段古诗的学习提出......
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地应用,从而为素质教育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新的生机。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