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期末作业_形式与政策课期末作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50:5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期末作业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形式与政策课期末作业”。

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韩淑娟 新闻传播学院 11级新闻学

摘要:公共事务管理的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所体现出的公共性特征使它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这种关联正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把大众传媒建构成社会领域的“公共空间”,是充分发挥我国大众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的有效途径。Abstract: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 for the purpose of safeguarding the public interest,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ociety.In modern society, public characteristic reflects features of ma media itself makes it and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are closely related, this aoci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motive media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activities.The ma media construct the social field “public space”, is the effective way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 media in China i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affairs.关键词:大众传媒 公共事务管理 作用

大众传媒与公共事务的管理部门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上的契合之处以及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与公共事务管理部门的管理活动在信息传播机制、社会整合机制方面存在的互补现象,是两者发生内在联系的关节点,而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正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在政治方面,在当代西方,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媒体与政治关系的一个极端形态正在形成——政治媒体化现象。[1]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媒体脱离了经济上对政府的依附,其自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扩张,通过参与报道政治事件,主导其发生、发展和结局,并通过媒体议程设置引导政府关注等等。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传媒因素能够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根本动因,也决定和影响着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作用的发挥。

预警作用

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而言,大众传媒的预警作用通常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和及时报道,以引起公众的警惕或帮助人们了解突发事件和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公开,是任何负有社会责任的大众传媒所应该葆有的信仰与原则,及时、真实和公开地报道新闻,可以成为社会抵御突发性社会恐慌的预前反应,并且,从效率的角度看,这样的预前反应是成本最小的控制措施。正如一位学者所言:如果一个社会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关涉公众利益,特别是公众的切身利益的负面真实情况被隐瞒住,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很危险,整个国家就仿佛被放在火山口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避免天灾人祸,但是却有可能依靠媒体迅捷的信息传播所产生的预警作用减少灾难带来的损失。

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公共信息是政府和媒体共同的社会责任。为此,政府在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增加公共信息传播的透明度,畅通信息传播渠道;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大众传媒在危机管理中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危机存在的前兆,及早采取预前措施,尽量把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议程设置作用

议程设置理论是在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新闻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新闻传媒选择或突出报道的某些内容会受到受众特别的关注。这一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可以“重构环境”的机构,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式,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但为什么某些潜在问题突然显性化,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并进而直逼决策层;相反,另一些问题却始终寂寞无声,最后不了了之。甚至“部分媒体对官方采取的各种政策基本上是无保留的全盘接受”(2)对比两种迥然相异的情形,我们可以发现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公众舆论和广告领域的著名人士利奥·博加特说,一向是作为开展争鸣和发表不同意见的论坛的大众传播媒介,现在“已经在竞争中逐渐丧失了锐气,并且全面地退到了安全的中间地带,执意走向娱乐领域,而不是启蒙,避免正视美国和全世界面临的紧迫的、也许是压倒一切的问题”(3)。这句话给了今天美国媒体发展趋向一个具体而又准确的概括。麦克切斯尼认为媒体已经成为“一股明显的反民主的力量”,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4)对此,我们却要提起精神警惕这样的事情发生。大众传媒不仅对事件本身进行客观报道,而且会加以评论,以引导公众对事件性质的认知程度,引发公众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不断提高公众对政策问题的认知度,这就使媒介议程转化成了公众议程。而公众议程大多是涉及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因而会呈现社会舆论的“焦点效应”。而“焦点效应”又往往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就会促使政府接受来自公众的愿望和要求,进而对公共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这正是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作用对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

大众传媒不断地向人们提供关于社会上的各种事件的讯息。比如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公共事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消息。保障了公民了解政府和行政机关的各种公共信息的权利,促进了政治民主进程的发展。不仅如此,大众传媒的传播和报道使政治行为公开化,透明化,有利于建设政治文明。

每年两会期间王小丫主持的《小丫跑两会》从农村税费改革,到社保体系建设,从解决看病贵、上学难到改善生态环境,从保护农民工权益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城市空巢老人,让我们亲眼目睹了代表委员们一份份提案议案,党和政府的一份份利国、利民政策的出台。以大众传媒的力量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

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的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各级党委、政府平时的工作就是要通过这些媒介,传达上级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各项建设中去,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有句话叫“舆论先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媒介的宣传达到团结、稳定、鼓劲的作用,达到动员和组织社会大众力量的作用,达到指导工作、推动工作的作用。媒介为什么能有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大众传媒在形成信息环境,形成舆论氛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舆论监督作用

我国党报有自己的舆论监督传统,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受众的参与意识普遍增强,为适应这一新情况,我国新闻传媒开始就改革开放中的许多重大政策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发表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了参照,也提高了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同时,受众对社会领域中不良现象的批评也常常见诸媒介。由于媒介对社会信息具有放大的功能,加之媒介在我国具有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具备的社会公信力,受众意见一旦被媒介刊播,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类似舆论的影响力。

互联网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新闻传播的成本,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和传播格局,促进信息更快、更广、更全面地传播。虽然它自身的发展和它与传统媒介的整合仍处在发展变化中,但传统媒介已由开始的如临大敌到目前的和平共处、相互渗透。网络使新闻传播更具活力和张力,也使新闻传播具有了交互性,使受众拥有了发言权和参与感,双向互动促进了广开言路,益于政府决策和对舆情的掌握,及时通过灵活的政策与技巧调控舆论。它推动我国新闻政策走向宽松,让更多的普通人拥有了表达思想与意见的渠道。

近年来,网络传播大大促进了媒介间的协作,媒介之间的融合、交叉拥有正在成为中国新闻业新一轮改革的亮点,政策性的扶持已经有所表现。因为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党和政府以及传统媒介都不能无视民意的存在,尽管有时网络受众的意见会千差万别,但正是这种意见市场的存在,一些观点在相互碰撞中进行着“自我修正”,促使人们对问题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思考。

有效沟通作用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已经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其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功能,通过双向对称传播,使民意得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提高政府服务的针对性。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传媒功能曾经较为单一,更多的是“唯上”,它多依附于政府组织,以政府权威的意志为导向来整合社会,而大众话语往往是虚拟的、被悬置的。具体地说,由于我们单纯强调大众传媒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导致了传媒的泛政治化,舆论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其社会沟通功能被抽除。正如约翰·基恩所说:“在大规模的社会中,不能忽视沟通领域的代表制。因为有些人肯定要代表另一些人进行沟通,即使只有一次。”(5)我们知道,沟通本应是一种真诚的对话,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信息的互换,它需要双方彼此平等、相互宽容,这样才能消除误解,达成共识。“媒体沟通的目的应该是赋予大多数公民权力,让他们既不受制于非民主国家,也不受制于非民主国家的市场力量。媒体应该为所有公民享用,而不是为政治统治者或商人谋取个人所得或利润。”(6)而大众传媒在公共空间层面上可改变过去那种状况,对各方意见都给予相应的关注,并使在交往主体之间所展开的平等交流、对话、求同、合作是出于本能、发自内心的活动。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使各种潜在的社会摩擦与冲突的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和积累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群众集体上访冲击政府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群众没能得到充分的机会和以有效的方式公开表达意见。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则有利于群众意见的公开表达,此外也可为政府工作的不断改进提供相应的服务。

参与和影响政府决策

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的决策过程离不开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后,将一改“拍脑袋决策”为注重通过听政、议政、民意调查、专家咨询、民众参与等行政参与新方式广泛吸纳民意,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形成多个决策方案,供决策者抉择,以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质量和决策水平。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参与作用非常重要:一是在决策形成之前,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可以将不同文化背景、人生抱负、思想性格和能力素质的人聚集在一起,通过公开、公正的讨论,使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为政府决策提供资讯和参考,推动政府形成新的决策。二是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作为公共空间的大众传媒可为社会讨论决策提供一个广阔的社会网络平台,在这里,个人、社会组织和团体就政府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论证,交换意见,并提出各自的政见,供决策者决策时参考。大众传媒通过展开讨论,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意见,集思广益,可以启发和促使决策者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使决策更加合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此外,大众传媒还可对决策产生的过程予以监督。三是在决策的执行过程中,大众传媒可通过对决策的解读,深化公众的理解,提高其参与政策讨论的意愿和能力,同时通过公众群体的反映使错误的决策得以取消,使不完善的决策得以完善。总之,大众传媒是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和推动政府改革的强大动力源。

结语

作为公众的“无冕之王”,老百姓眼中的“第四种权力”。大众传媒工作者要积极承担使命,积极影响社会舆论导向。新闻传播者要用社会责任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律,遵守职业道德,确保新闻传播工作对社会承担责任的落实,只有这样,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传播才能获得社会的信任,人民的欢迎和观众的喜爱,也可以说出老百姓的疾苦,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继而推动我们的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任一国家、任一时代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旨。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信息的枢纽和促进社会整合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大众传媒自身的功能特点以及它作为社会公器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和公共品格,决定了传媒因素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党和政府作为公共权力部门,应懂得善用传媒的力量,充分发挥它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大众传媒作为社会领域的“公共空间”,将更完整地发挥其协调、整合社会的功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推进国家民主进程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1] 唐海江、吴高福:《西方政治媒体化评析》,载《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第17页。

[2] 明安香:《美国传媒与政府关系的角色转变》,载《国际新闻界》,2005第4期,第17页。

[3] 迈克尔·埃默里,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677页。

[4] 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5] 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邰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6] 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邰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4页。

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一、大众传媒与公共制度基本理论(一)大众传媒的含义与社会功能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

公共政策学作业

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为了抑制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国八条”和“国六条”,但正如大家知道的“国八条”基本是失败的,我国房地产价格只在短时间内减缓上涨步......

公共政策作业1

例子:从2011年1月1日起,《苏州市户籍居民城乡一体化户口迁移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新规定对苏州市城乡户籍居民户口迁移政策进行了调整和放宽。其中,有苏州户口、有住房,就可在大市......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全文]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在维护公众利益、推动社会发展这一价值取向上是契合的,大众传媒的传播活动与公共政策制定部门的管理活动在信息传播......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齐市车改的调查研究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

下载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期末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期末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