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吴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民法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让课外阅读之花在课堂中盛开吴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由汪潮教授主编,本书的第十一章指出: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持续认知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学习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对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素养及健康个性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书的第十一章先阐释了课外阅读的价值,接着介绍了课外阅读课的类型,课外阅读课有5种类型,①读物推荐课②读书方法指导课③读书心得交流评论课④读书笔记⑤班级读书会,然后本章节还详细写了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出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应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要阅读完整的书②应制定固定的阅读时间③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最后本章节提出如何建设“书香校园”及如何开展阅读展示的建议。
我仔细阅读本章节后,我感觉受益匪浅,这一章节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本章节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我的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反思我以往的教学,只是一味的抓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几乎不了解,孩子们每天只学习语文书上的课文,个别学生会在家里看看作文书,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内容空洞、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这与他们的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是不无关系的。所以认真研读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十一章后我觉得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开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还有利于学习和巩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知识,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扎实,学得活泼,更是新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本身的要求。
为了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可以采取以下采取措施:
一、让课外阅读形成常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书籍能满足学生好奇和探索的天性,让他们拥有更多快乐的时光,引领他们走进美好的想象空间,从中吸取新的知识,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激活学生读书的欲望,尽最大限度地使人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1.故事或问题引趣。把一篇篇幅较大的读物缩成一个故事讲出来,或提出一个与原著有关的问题引出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去探究原著。
2.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专门开辟了课外阅读天地,让学生轮流写出自己读课外书的所感,或者写出每日名言。
3.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每个学生捐两本书,选出图书管理员,订立图书借阅制度,读完后再捐。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阅读各种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他们的视野。4.教师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与学生自主选择。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阅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又不是孤立的,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周恩来》;学习《赤壁之战》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读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书,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无聊,甚至不健康的书刊,使学生真正在课外阅读中受益。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较弱。而如今的课外读物是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小学生阅读。“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说话”。因此,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有利他们身心健康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使心灵也得到润泽。
二、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课外阅读课与课堂教学不同,首先它突破了空间的局限,从课内走向课外,其次,在学习方式上,学生由被动接受教师讲解,变成了个性化的自主活动,另外,课外阅读课还可以自主设定阅读目标,相信学生也会喜欢这种类型的课。本章节中还例举了方建兰老师的读书方法指导课例,这一课例让我耳目一新,原因是我从来没有上过这种类型的课,另外我觉得上好课外阅读课意义深远,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阅读方法是完成阅读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把好的阅读材料推荐给了学生,还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我想从以下三方面尝试:
1.做到多读、多思相结合。
朱熹曾提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也就是说,读书要一边读,一边想,想作者之所想,与作者在思想上沟通,在感情上共鸣。一味地强调多读,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没有用的。
2.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他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善问”是会学的一种具体表现。每一位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善于发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高质量、高层次的问题。如:①从文章线索发问②从题目发问③从人物性格发问④从写作角度发问⑤从比较入手发问,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思维清晰有条理,提高归纳能力,得到新的认识,得出新的观点。
3.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
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动化的行为,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将会长期影响其行为。在指导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要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如认真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用眼卫生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会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
喜悦,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学会读书,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学生会终身受益。
总之,独立阅读能力是人们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即使在信息传播方式迅速发展的现代和将来,阅读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让课外阅读之花在课堂中盛开。
网址:www.daodoc.com让催眠走进我们的生活——徐云老师催眠课程学习体会作者:吴 琰2016年5月,我走进了联合同济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徐云老师的催眠师课程,开始了为期......
网址:www.daodoc.com让催眠走进我们的生活——徐云老师催眠课程学习体会作者:吴 琰2016年5月,我走进了联合同济心理咨询师培训中心,我有幸参加了徐云老师的催眠师课程,开始了为期......
太平之下不太平王琰《太平风物》,在这么和谐的名字下,里边的内容却是直面现实惨淡的人生,证明的也是中国人传统中超强的稳定部分。每一篇的开头都会介绍一种农具,它自古以来的用......
政治经济学(专题)读书报告姓名: 吴文杰学号:716129242005 年级: 16春学习中心:紫金港中心 —————————————————————————————课程考核方式:考查,网上递......
读书体会之《感悟父爱》总有一个人把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那就是父爱。都说母爱如山,那父爱呢?父亲的爱就不是高山了吗?父爱总像那柔柔的轻曲,慢慢地淌过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