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嫂情百姓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百姓故事会”。
七八年秋季,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省重点高校,爸爸妈妈为我忙碌开了,尽家里最好的东西为我准备,那时家里穷呀!可妈妈挺能干,破的旧的东西只要经过妈妈巧手一“变”,又成“新”的了,方圆好几里地的人们都佩服妈妈的能干。特别让我难忘的是妈妈特地为我织了一件橙色的毛衣,那时的毛线是要计划的,特别难买,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妈妈是从哪儿弄来的毛线。毛衣的花纹我还记忆犹新,每十针平针就间隔一根“阿尔巴尼亚”针的筋,立体感很强,妈妈在毛衣的前胸用黑毛线做了两个字——努力!妈妈的草书写得很好,龙飞凤舞刚劲有力。妈妈对我的殷切期望都集中体现在“努力!”两字上。几年的学习,我没有辜负妈妈的期望,“努力”两字已经刻在了我的心里。
读几年书毛衣没有洗过一次,因为我不舍得穿,那时有件毛衣真是件稀罕事。毛衣跟着我读了几年书还是新新的,它又跟着我走上了工作岗位。八四年,丈夫的妹妹从农村考上了大学,全家皆大欢喜。当我知道她没有毛衣的时候,赶紧将自己这件心爱的毛衣拆了,又从有毛衣的同事们那儿弄来了一点毛线重新编织了,照例将妈妈做的“努力”两个字又给缝在了前胸。我真舍不得拆呀!拆的时候还流泪了呢!小姑子个头有一米七,我的个头还不到一米五,毛衣太小她穿不上,必须得重织。那时我们的工资一个月只有三十四元五角,买不起毛线,只好这样做。
那时我毛线针都不会拿,别说织毛衣了,真是逼鸭子上架。我只好临时去学,呵呵!砂粒不是夸自己,学得挺快的(这里顺便说一句,就是从这件毛衣开始,后来我成为了编织高手呢!可惜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相机,没有把我的那些杰作留下来,要不可以出一本编织毛衣的书了)。因为白天要上班,所以只好用了几个通宵迅速将毛衣织好寄给了小姑子。小姑子收到毛衣后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她说会以此为动力,完成好五年的学业。小姑子真的说到做到了,她现在是广东某高校最年轻的正教授。
去年我们见面小姑子还一本正经地说:“嫂子,我的成功还得感谢那件绣有‘努力’二字的‘温暖牌’毛衣呢!”小姑子的话是发自内心的,我也有深刻体会,当一个人最关键最无助的时候,如果有人主动来帮助你,那将铭记在心,感恩一辈子。
三年前,儿子乐乐满月的时候,恰好就要过年了,刘根乐呵呵地去城里置办年货。谁知,他这一走,再也没回来。原来,在回来的路上,刘根坐的小客车和一辆大卡车相撞了,当时人就不行了。听到这......
最浓姑嫂情散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散文吧?散文是抒发作文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浓......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最浓姑嫂情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杜新文带着儿子穿过候机大厅,在海关闸口站住。闸口那边就算是出国了,杜新文只能送到这儿。他还有很多话想跟儿子交待,可想了又想,该交待的一路上似乎都说了,他只能弄个欲罢不能的......
小李不到三十岁,头顶就出现了巴掌大小的不毛之地,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小李很焦虑,买了很多药,讨了不少偏方,可效果不明显。一天,小李在办公室和网友聊天。忽然,“当当当”门被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