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法名词解释_思修名词解释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10:0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思法名词解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2.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3.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4.爱情的概念: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

5.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6.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以及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7.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两种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方式:一种是协议离婚,二是诉讼离婚。

8.无效婚姻:是指欠缺法律生效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味道法定婚龄的。

9.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意识平等原则,二是自愿原则,三是公平原则,四是诚实信用原则,五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10.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11.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民法通则》规定法人成立的法律要件有四项: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的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分四类: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

12.民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

13.代理可分为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

14.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

15.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16.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时权利,当时效期间内不行时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之权利的制度。

17.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是1年,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下四种性质的案件,其诉讼时效为1年,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手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为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

18.刑法是通知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通知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医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19.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共同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侵害的,属于正当

防卫,不负刑事责任。20.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犯财产罪,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21.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 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不哦多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22.累犯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情况。23.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简答: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活动范围的广泛性;活动内容的公开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秩序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3.社会公德特点: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健康进行网络交往;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6.职业活动中的道德和法律共同特征:鲜明的职业性;明确的规范性;调节的有限性 7.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大学生职业道德: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活动中的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9.我国的就业形势:我国人口基数大,需要就业的人员多,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就业机制有待完善;就业观念有待更新。10.正确的择业观: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11.正确的创业观: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12.恋爱中的道德: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 13.大学生的恋爱: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14.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15.结婚的法定条件分为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必备条件: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必须达到法定婚龄;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条件: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16.民事法律行为应具备的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17.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过错。18.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19.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罪行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20.共同犯罪包括:主犯,从犯,教唆犯,胁从犯。21.刑罚体系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22.十大犯罪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

立法法名词解释

1 立法目的:立法主体为实现并满足立法参与人的利益和需要,而为立法活动设定的动机和目标。立法:是指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思修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

思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

思修名词解释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

思修名词解释

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仰、和传统习惯来维系,是人们的心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2、法律是有国家制定和认可并靠国家......

下载思法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思法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