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_金属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3:01: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金属纳米粒子研究进展”。

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从金属纳米材料这一金属材料重要分支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中重点讲述了强行塑性变形及胶束法制备纳米材料,并分析了金属纳米材料的现状及对今后的展望。

关键字:晶粒细化;强烈塑性变形;胶束法;块状纳米材料

引言: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金属、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

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金属材料的服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国科学家积极投身于金属材料领域,向金属材料的性能极限不断逼近,充分利用其为人类服务。

一种崭新的技术的实现,往往需要新材料的支持。例如,人们早就知道喷气式航空发动机比螺旋桨航空发动机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没有合适的材料能承受喷射出燃气的高温,是这种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直到1942年制成了耐热合金,才使喷气式发动机的制造得以实现。

1金属纳米材料的提出

从目前看,提高金属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向着金属结构的极端状态发展:一方面认为金属晶界是薄弱环节,力求减少甚至消除晶界,因此发展出了单晶与非晶态合金;另一方面使多晶体的晶粒细化到纳米级(一般

[3]粉末冶金法以及热喷涂法等。

金属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金属材料。若按维数,纳米材料的基本单元可分为(类:一是零维。指在空间三维尺度均在纳米尺度,如纳米粉体、原子团簇等;二是一维。指在空间有两维处于纳米尺度,如纳米丝、纳米棒、纳米管等;三是二维。指在三维空间中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如超薄膜、多层膜及超晶格等。超微颗粒的表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在空气中金属颗粒会迅速氧化而燃烧。利用表面活性,金属超微颗粒可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效催化剂和贮气材料以及低熔点材料[4]。金属纳米颗粒表现出许多块体材料所不具备的优越性质,可用于催化、光催化、燃料电池、化学传感、非线性光学和信息存储等领域。

以金金属具体来说,与块状金不同,金纳米粒子的价带和导带是分开的。当金粒子尺寸足够小时,会产生量子尺寸效应,引起金纳米粒子向绝缘体转化,并形成不同能级间的驻电子波。若其能级间隔超出一定的范围并发生单电子跃迁时,将表现出特殊的光学和电子学特性,这些性质在晶体管、光控开关、传感器方面都有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因为金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生物传感器、光化学与电化学催化、光电子器件等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几年来,基于金纳米粒子在发生吸附后其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会发生红移这一性质,对担载金纳米粒子的DNA及糖类分子进行研究,发现其在免疫、标定、示踪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金纳米粒子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催化氧化反应中有着很高的催化活性,而担载金纳米粒子后,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极大提高[5]。

2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

如今,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已趋于多样化发展,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其中基本的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及其他方法,物理法大致包括粉碎法和构筑法,化学法由气相反应法和液相法。物料的基本粉碎方式是压碎、剪碎、冲击粉碎和磨碎。常借助的外力有机械力、流能力、化学能、声能、热能等。一般的粉碎作用力都是几种力的组合,如球磨机和振动磨是磨碎和冲击粉碎的组合;雷蒙磨是压碎、剪碎和磨碎的组合;气流磨是冲击、磨碎与剪碎的组合。构筑法是由小极限原子或分子的集合体人工合成超微粒子。

气相法制备金属纳米微粒,主要有气相冷凝法、活性氢—熔融金属反应法、溅射法、流动液面上真空蒸镀法、通电加热蒸发法、混合等离子法、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法、爆炸丝法、化学气相凝聚法和燃烧火焰—化学气相凝聚法。

液相法制备金属纳米微粒,主要有沉淀法、喷雾法、水热法、溶剂挥 发分解法、溶胶—凝胶法、辐射化学合成法。此外还包括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微波等离子体、低压火焰燃烧、电化学沉积、溶液的热分解和沉淀等。

2.1块体材料制备

金属纳米块体材料制备加工技术:两种大块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6]-[8]。第一种是由小至大,即两步过程,先由机械球磨法、射频溅射、溶胶—凝胶法、惰性气体冷凝法等工艺制成纳米颗粒,再由激光压缩、原位加压、热等静压或热压制成大块金属纳米材料。凡能获得纳米粉末的方法一般都会通过后续加工得到大块金属纳米材料。第二种方法为由大变小,是将外部能量引入或作用于母体材料,使其产生相或结构转变,直接制备出块体纳米材料。诸如,非晶材料晶化、快速凝固、高能机械球磨、严重塑性形变、滑动磨损、高能粒子辐照和火花蚀刻等。使大块非晶变成大块纳米晶材料或利用各种沉积技术获得大块金属纳米材料。

大块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工艺简单,产量大及适应范围宽,能获得样品界面清洁且无微孔的大尺寸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其发展方向是直接晶化法。实际上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块状纳米晶样品制备仍以非晶晶化法和机械合金化法为主[4]。现在需要克服的是机械合金化中微孔隙的大量产生,亦应注意其带来的杂质和应力的影响。今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重点将是高压高温固相淬火,脉冲电流及深过冷直接晶化法和与之相关的复合块状纳米材料制备及研究工作。

2.2 强烈塑性变形法(SPD技术)

强烈塑性变形法(SPD技术)是在不改变金属材料结构相变与成分的前提下,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很大的剪切应力而引入高密度位错,并经过位错增殖、运动、重排和湮灭等一系列过程,将平均晶粒尺寸细化到1μm以下,获得由均匀等轴晶组成、大角度晶界占多数的超细晶粒金属材料的一种工艺方法[9]。SPD是一种致力材料纳米化的方法,其特点是利用剧烈塑性变形的方式,在较低温度下(一般

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采用SPD技术制备金属纳米/超细晶材料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不管是何种SPD法制备纳米材料,目前,还处在工艺可行性分析及材料局部纳米化的实验探索阶段,存在诸如成形效率低、变形过程中出现疲劳裂纹、工件尺寸小、显微组织不均匀、材料纳米化不彻底等问题,对SPD制备纳米/超细晶金属材料的成形机理没有统一的定论。

2.3胶束法

胶束法是控制金属纳米颗粒形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10]。胶束以一小部分增溶的疏水物质或亲水物质形式存在。如果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进一步增大,增溶程度会相应提高。胶束尺寸可增大到一定的范围,此时胶束尺寸比表面活性剂的单分子层厚度要大很多,这是因为内池中的水或者油的量增大的缘故。如果表面活性剂的浓度进一步增大,胶束则会被破坏而形成各种形状,这也为合成不同形状的纳米粒子提供了可能。合成各种形貌的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还包括高温分解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等。其中,高温分解法是在高温下分解前驱体;水热法是一种在高温高压下从过饱和水溶液中进行结晶的方法;气相沉积法是将前驱体用气体带入反应器中,在高温衬底上反应分解形成晶体。这3种方法均可以得到纯度高、粒径可控的纳米粒子,但是制备工艺相对复杂,设备比较昂贵。电化学方法中可采用石墨、硅等作阴极材料,在水相中还原制备不同金属纳米颗粒,也可采用模板电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管、纳米线等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设备简单,但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合成方面的应用。

2.4双模板法制纳米点阵[11]

采用先后自组装、沉积和溶解的方法,制成2种模板,然后在其中空球模板中电化学沉积得到纳米粒子点阵,溶去另外一种模板后得到纳米粒子点阵。这是目前获得粒子均匀排列有序纳米粒子点阵的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是如何控制粒子的大小和获得较窄且均匀的粒度分布。

3金属纳米材料的现状分析

纳米技术在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它对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国家安定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无法估量。鉴于纳米技术及纳米材料特别是金属纳米材料在未来科技中的重要地位及产业化的前景一片光明,目前世界上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金属纳米材料,从战略高度部署纳米技术研究,以提高未来10年至20年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雷尔说过:20世纪70年代重视微米研究的国家如今都成为发达国家,现今重视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国家极可能成为下世纪的先进国家。最近美国在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的主持下,提出“国家纳米技术倡议”:纳米技术将对21世纪的经济、国防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与信息及生物技术一样,引导下一个工业革命,应该置其于科技的最优先位置。世界各国制定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战略是:以未来的经济振兴和国家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牵引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组织多学科的科技人员交叉创举,重视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衔接,重视技术集成;重视纳米材料和技术改造传统产品,提高高技术含量,同时部署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在环境、能源和信息等重要领域的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八五”期间,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纳米材料的应用研究自1996年以后在准一维纳米丝纳米电缆的制备等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我国约有1万人从事纳米研究与发展,拥有20多条生产能力在吨级以上的纳米材料粉体生产线。生产的纳米金属与合金的种类有:银、钯、铜、铁、钴、镍、铝、钽、银-铜合金、银-锡合金、铟-锡合金、铜-镍合金、镍-铝合金、镍-铁合金、镍-钴合金[4]。

4结束语及展望

随着金属纳米科技的发展,金属纳米材料的制备已日渐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金属纳米科学也将成为受人瞩目的学科。但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对复杂化学反应过程与机理的探索、金属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上述金属纳米材料化学制备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将会得到不断创新与发展完善并将产生新的突破,它们将极大地推动金属纳米材料的规模制备与广泛实际应用,并最终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今后金属纳米的发展趋势: 1在制备方面,大量的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出现,希望找到产量大、成本低、无污染、尺寸可控的制备方法,为产业化服务。

2实用化研究提到日程上,出现基础研究和应用并行发展的问题,对传统金属材料进行纳米改性,以期获得优良性能。

3日益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纳米结构材料的研究不仅依赖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而且同电子学、生物学、测量学等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GleiterH.Nanocrystalline materials [J].Progre in Materials Science, 1989, 33(4): 223-315.[2]王军丽,史庆南.纳米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方法[J].材料导报, 2005, 19(5): 15-19.[3]杨保健,夏琴香,张 鹏.SPD制备纳米/超细晶金属材料的成形方法[J].锻压技术,2011,36(2):48-51.[4]张代东,王钦清.金属纳米材料的发展动态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12(5):89-91.[5] 姚素薇,邹毅,张卫国.金纳米粒子的特性、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26(3):310-313.[6] 田春霞.金属纳米块体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及应用[J].材料科学与

工程,2001,19(4):127-131.[7] 李景新,黄因慧,沈以赴.纳米材料的加工技术[J].材料科学与工

程,2001,19(4):117-121.[8] 刘建军,王爱民,张海峰.高压原位合成块体纳米镁-锌合金[J].材料研究学报,2001,15(3):299-302.[9] Valiev R Z, Islamgaliev R K, Alexandrov I V.Bulk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from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J].Prog.Mater.Sci., 2000, 45(2): 103-189 [10] 刘惠玉,陈 东,高继宁.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液相合成及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应用[J].化学进展,2006,18(7/8):890-894.[11] 曹立新,屠振密,李宁.电沉积法制备单金属纳米晶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2009,42(6):47-52.

毕业论文 纳米Fe3O4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纳米Fe3O4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摘要:Fe3O4纳米粒子应用广泛,它的合成有球磨法、高温分解法、沉淀法、水热法、微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生物模板合成法、微波水热法......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法制备技术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法制备技术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论文

1引言氧化锆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它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1].氧化锆的高温稳定性和隔热性最适合做陶瓷涂层和高温零部件,他特殊的晶体结构使之成为重要的电子......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论文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论文1引言氧化锆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它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1].氧化锆的高温稳定性和隔热性最适合做陶瓷涂层和高温零部件,......

球形纳米氧化锆的模板法制备技术论文

1引言氧化锆是一种重要的结构和功能材料,它具有非常优异的物理及化学性质[1].氧化锆的高温稳定性和隔热性最适合做陶瓷涂层和高温零部件,他特殊的晶体结构使之成为重要的电子......

下载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属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