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警报》 荻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神探荻仁杰”。
《跑警报》改自汪曾祺同名散文
旁白1:在1939至1940间,昆明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昆明警报之多,有时甚至一天两次。一有警报,别无他法,西南联大的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
场景一
历史教授:同学们,昨天的课被警报打断了,今天咱们接着上
(心里嘀咕)授课多年,这门课我背得烂熟,上课前都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只有一个缺点,不记得上次讲到哪里。这女同学笔记详尽,一句不落,待我问问。
(问女同学)我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 女同学A:(打开笔记夹声,翻书,停顿,严肃地):老师您最后说的是: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
旁白1 :由此可见昆明警报之多
场景二
旁白2:警报有三种,一曰“预行警报”。联大有一个姓侯的同学,原系航校学生,因为反应迟钝,被淘汰下来,读了联大的哲学心理系。
此人对于航空旧情不忘,对“警报”特别敏感(课堂上,老师讲课声,(柏拉图etc.)同学笔记翻书声,桌椅剧烈碰撞声,跑步声)
侯同学(扯起嗓子大声喊叫):现在有预行警报,五华山挂了三个红球,大家快跑!
同学B(小跑着嘀咕):奇怪了,侯同学在教室里,正在听讲,怎么会“感觉”到五华山挂了红球呢?我们的教室门窗并不正对五华山呀
同学C:管这个干嘛,快跑
场景三
旁白1:跑警报是谈恋爱的机会。联大同学跑警报时,成双作对的很多。
空袭警报响中
女:这里,张同学
男1:嗨(小跑声,喘气声)今天我带的吃食是宝珠梨,咱们快走吧
旁白2:跑警报说不上是同生死,共患难,但隐隐约约有那么一点危险感,这一点危险使两方的关系更加亲近了。从这点来说,跑警报是颇为罗曼蒂克的。有恋爱,就有三角,有失恋。跑警报的“对儿”并非总是固定的,有时一方被另一方“甩”了,两人“吹”了,“对儿”就要重新组合。警报声再次响起
男1:小曼这里!今天我带了煮栗子(激动 停顿)这位„„是?
女:王同学,咱们快走
男1:(心碎声)哀声吟诵“人生几何 恋爱三角”
场景四
旁白2: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
同学D:(自述)作为一个哲学系的研究生,我有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
(一群人跑过声,伴随金属落地声,长长的慢速脚步衣料摩擦声)
同学D:这个,哈哈(解出数学题的激动)看,逻辑推理就是有此妙用
场景五
旁白1: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
女同学:他们都跑警报去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我可以敞开来洗,要多少水
有多少水
(开始洗,水流声)
(一群人跑过,一男同学用一个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
男同学:我爱吃莲子,把那漱口缸往锅炉火口上一放,文火慢慢炖着。等警报解除了,我的冰糖莲子也烂了
(炸弹乒乒乓乓爆炸,冰糖莲子在缸里沸腾,同学淡定地哼着小调)
旁白2: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来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但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
旁白1:日本人派飞机来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不过是吓唬吓唬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大停顿)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旁白1&2: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澎湃)
《跑警报》改自汪曾祺同名散文 旁白1:在1939至1940间,昆明几乎说不上有空防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昆明警报之多,有时甚至一天两次。一有警报,别无他法,西南联......
各位同学们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讲咱们语文课的最后一篇课文《跑警报》好的 ,现在就让咱们先来了解了解汪曾祺汪曾祺,男,江苏高邮人 属于地主成分。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汪曾祺散文《跑警报》,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汪曾祺散文《跑警报》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多年,已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记得。每回上......
汪曾祺《跑警报》读后感无论从哪个角度说,汪曾祺的都称得上是一篇奇文!一篇优秀的散文,必然深深打上作者的烙印。我们能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的人生经历、爱憎好恶、气质秉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