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米勒叙事模式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典叙事模式”。
赫塔·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分析
一选题的意义
小说的叙事模式因作家而异,前人对米勒的研究即使有涉及结构和叙事的研究也是夹杂在思想和主题的小部分分析,本选题试图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赫塔·米勒迄今写过的所有小说,1982处女作小说《低地》,1986年中篇小说集《人是世上的大野鸡》,1992年小说《狐狸那时已是猎人》,1994年长篇小说《心兽》,1997年长篇小说《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和2009年《呼吸秋千》的研读分析,从叙事文本,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多方面总结出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从结构角度深入小说之“形”,将小说涉及的内容思想暂搁一边,帮助读者理解,给予作家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见解
从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逐渐对这位德国女作家的作品产生研究兴趣,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论文。
1从作家的创伤经历,身份认同对创作产生的影响来写,例如苏州大学硕士生黄悦的《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广西民族大学周梅芬的《赫塔 ·米 勒身份认同书 写中的“双重
焦虑 ”》,扬州大学王慧的《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都是结合作家自身的经历,身份和心理,探讨由此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2对米勒作品内容层面的分析,如 北京大学罗炜的《暴戾和沦丧的村庄——评赫塔·米勒处女作《低地》,李红《论米勒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精神》,阐释米勒作品传达的人民独立自由,反对暴政专制的思想。分析作家的写作观念,胡巍《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这篇论文讲述了赫塔?米勒创作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是政治、语言、家园。首先,该文认为米勒是一位有着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其次,文章认为米勒指出了作家的使命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虚构的世界,而是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世界。4对米勒作品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代表作韩江红的《洼地里飞出凄美的歌——评赫塔·米勒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修辞风格》,分析米勒作品中独特的段落的建构,复杂的语言的运用,意象的扭曲式表达以及心理状态的衍生式通感令人叹为观止,作者认为德国文坛具有跨文化跨体制写作背景的作家并不在少数,米勒最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根本还在于她的艺术成就。
此外还有与国内作家的对比,从意识形态层面对米勒的批评,但没有就米勒小说专门进行叙事学的分析。而国外的关于赫塔米勒的评论也是谈政治内涵的多,谈艺术成就的少。德国总理默克尔称米勒“缘于极权、压迫、恐惧的生活经历的伟大文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米勒在德国找到了故乡”。德国总统科勒说:“为了抗拒遗忘而写作,提醒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在东欧剧变二十年后的今天,米勒的获奖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具体分析的论文因为语言和数据库的限制,资料搜集还不足。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
米勒小说有一以贯之的阴郁美,而这种美正是通过她独特的叙事模式建构起来的。
1细节化的纵聚合式隐喻。低地中反复出现的黑色连衣裙,白色碎花,以及各种动植物,蝴蝶,牛,老鼠,玉米,隐喻着村庄中人们暴虐麻木的生活状态,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中野鸡,墙,猫头鹰,干巴巴的田蛙都隐喻着罗马尼亚专制政府统治下人的软弱和无能为力,丰富的细节和单方出现的喻体,使米勒的小说有充足的揣摩空间。
2模糊的叙事时间和片段化的跳脱叙事。一反有头有尾情节发展的模式,让人摸不着头,感觉不到结束,狐狸的开头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结尾猫坐在门旁边,在吃一块肥猪皮。侏儒透过大门朝院子里望去。
灰尘在无缘无故地飞舞。门发出咯吱的声响。
心兽开头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结尾当我拎着箱子走到街上,那心情就像是要立刻反身回去关上橱门。窗户大开着。橱门也许关上了。米勒的小说有点偏向意识流,不是线性的展开,而是围绕主人公的心理呈点状的辐射,卫星事件与核心事件界限不明,给人一种跳脱之感。如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以主人公“我”乘电车去接受传讯为线索,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串联起“我”的半生经历和周围人的生存状态:“我”被迫接受秘密警察无休止的询问,女友莉莉因为与一名退休军官一起偷渡国境而被枪杀,丈夫保罗靠整日酗酒来缓解精神压力等等。
3经历体的内在叙事视角,六部小说5篇都是第一人陈叙事,只有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是第三人陈叙事,但是叙事声音采取的是隐蔽的叙述者,用一般直接引语保留主人公本来的想法,例:每天,温迪施在坑地一路颠簸时,他都在想:“尽头到了。”避免了叙述者的介入,所以如果用第一人称改写毫无问题,米勒把一个大时代背景的历史交由一个经历者的视角来还原,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真实展示那个时期民众的生活,但因此也缺乏宏观高屋建瓴的把握,读者在阅读其小说时必须先了解时代背景。
4叙事客体的主体化,小说中的主体一般都是人物和事件,但是米勒小说中对于物体和风景的叙述占有相当的篇幅,比如呼吸秋千中,章节依次为收拾行装,麦德草,水泥,鱼龙混杂的一群人,木头和棉花,土豆人,细致描写了麦德草的外形和功用,水泥、煤、沙等工具,描写和叙事交织。四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德]赫塔·米勒:《低地》,续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2.[德]赫塔·米勒:《人是世界上的大野鸡》,陈民、安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3.[德]赫塔·米勒:《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刘海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4.[德]赫塔·米勒:《心兽》,钟慧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5.[德]赫塔·米勒:《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沈锡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6.[德]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余杨、吴文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7罗刚:《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二、期刊
1.黄悦,《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与其文学创作》,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2.周梅芬:《赫塔·米勒身份认同书写中的“双重焦虑”》,广西民族大学,2012 年
3.王慧:《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5月 4.罗炜:《暴戾和沦丧的村庄——评赫塔·米勒处女作《低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1卷第6期,2011年11月
5.李红:《论米勒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求索,2013年8月
6..胡蔚:《政治·语言·家园——米勒的文学观》,《探索与争鸣》,2010 年第 1 期。
7.韩江红:《洼地里飞出凄美的歌——评米勒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修辞风格》,《外国文 学》,2010 年第 11 期。
赫塔·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分析一选题的意义小说的叙事模式因作家而异,前人对米勒的研究即使有涉及结构和叙事的研究也是夹杂在思想和主题的小部分分析, 本选题试图在吸取前人......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米勒老爹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米勒老爹读后感《米勒老爹》讲述的是一个老头儿的故事,人称“米勒老爹”。他吝啬的出名,难以和人妥协,是个人见人厌的人。正是这位人人讨厌的米勒老爹,干出了一件值得人们歌颂的......
出(临)场诗学——周星驰电影的英雄叙事模式及幽默模式对周星驰英雄电影的界定:主演、编导、制作、参与完成。1、呼唤英雄2、英雄就在身边3、英雄在沉默4、英雄在成长5、英雄在......
塔脚下相遇叙事作文漆黑的夜空中挂着一轮银白的圆月,这一天,我和爹妈在塔脚玩耍,山上 凉 风吹过,山下人山人海的街道,正当我被美景迷惑时,我看见塔脚下有两个十三四岁的女孩,手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