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题+答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八上历史第四单元试题”。
第四单元知识小问答
第一课
1.周朝统治者确立的礼乐制度具体包括哪些制度?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的礼乐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作用:维护周朝的社会秩序,巩固周朝的统治。
2.“春秋五霸”指的是什么?春秋五霸的首霸是谁?他被确认为霸主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春秋五霸有两种说法,一种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
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最早称霸的是_齐桓公
标志性事件是_葵丘_会盟
3.“战国七雄”指的是什么?战国时各国掀起变法图强运动,具体有哪些变法?(举三例)
答:战国七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
魏国李悝变法;吴起楚国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
4.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最终的影响是什么?
答:内容:①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奖励农耕;③奖励军功; ④建立县制,国家直接任命官吏官吏
最终影响:使秦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文化发展上出现什么局面?为什么能出现这样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百家争鸣局面。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代,文化教育逐步扩展,形成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②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带来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6.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谁?他的主要思想主张体现在哪里?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是谁?他的主张以及主要言论是什么?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
答: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即爱人和“克己复礼”。
孟子主张:仁政言论:“民贵”、“君轻”;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儒家影响: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原因: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大力推崇儒学教育
7.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的主要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答: 道家:老子 主张“无为”;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墨家: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孙武著作《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8.写出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方面的时代特征
答:经济:开始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变法图强。
军事:各诸侯之间展开激烈的争霸,战争频繁
思想:百家争鸣,思想文化大解放
9.秦朝的创建者是谁?都城是哪里?秦始皇为了巩固国家政权,采取了哪些一统措施?(措施中要求列出秦朝行政简表)
答:秦始皇嬴政都城:咸阳
秦一统措施:政治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交通上:大修弛道,统一车轨,排除路障;
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军事上: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
10.试分析秦一统措施中,对维系后世的中华民族一统有重要影响的措施具体有哪些?说说理由。答:统一文字 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一统奠定文化纽带。
中央集权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的一统奠定制度基础。
11.“焚书坑儒”的影响是什么?
答:一方面统一了思想,巩固了政权;另一方面却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第二课
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什么?领导人是谁?
答:秦末农民起义。领导人:陈胜、吴广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统治者都精心治国,分别出现了什么局面?
答:西汉初期:“文景之治”东汉初期:“光武中兴”
3.汉代统治者(包括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实现了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汉一统措施中,对后来维系中华民族一统格局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上: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消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同时加强监察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思想文化上: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崇儒学教育,统一了思想
边疆治理上:汉武帝武力反击匈奴,开疆拓土,此后汉设立西域都护府,加强边疆治理等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崇儒学教育的措施对后来维系中华民族的一统格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汉武帝为推行儒学,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影响是什么?
答:在长安设立太学,学生经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
影响: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5.在汉代,西域指的是什么地方?汉武帝曾经派谁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为了加强西域的管理。汉政府采取什么措施?
答:玉门关、阳关以西地方,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区。
张骞
意义:①开通了丝绸之路。②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③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6.“三国”指的是那三国,他们建立的时间、地点、创建者分别是什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是什么?
答:三国:魏国 220年 曹丕洛阳;蜀国 221年 刘备成都;吴国孙权222年建业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是赤壁之战
7.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局面,在这其中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最典型的例子是什么?为了学习汉族,他们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有什么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
措施:改用汉姓;说汉话;穿汉服;提倡同汉族人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意义: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8.唐太宗实行新政,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新的治国风范
(1)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2)重视君民关系:发展农业,轻徭薄赋
(3)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2.革新体制
(4)沿袭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5)完善科举制
9.唐朝前期,统治者励精图治,最终使中华民族走向鼎盛,请写出走向盛世的三个治国局面?(要求写出名称以及在位帝王)
答:唐太宗的“贞观之治”——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唐玄宗的“开元盛世”
10.唐最强盛出现在什么时候?盛世气象体现在哪里?唐朝由盛转衰体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答:唐玄宗前期
盛世气象体现:农业:粮食丰收,出现先进生产工具:筒车、曲辕犁;手工业兴盛:如丝织技术高超;陶瓷:唐三彩等;城市、商业繁荣:出现长安等大都市,商业繁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中西融通、胡汉交融、开放自由,人的精神面貌:自信、包容、开放
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1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作者是谁?
答:《史记》司马迁
12.科举制创立于哪一朝代?其选官标准是什么?这种制度有何作用?
答:创立于隋朝;
通过考试选拨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
作用: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人才。
14.玄奘和鉴真的共同功绩是什么?不同贡献是什么?
答:共同功绩是传播佛教
不同贡献是:玄奘到印度求取佛经,将印度的佛教文化等带回中国。
鉴真将中国的佛教、医学、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15.“书圣”是谁?擅长人物画和人物故事画的画家是谁?“颜体”的创立人是谁?
答:书圣是:东晋王羲之
擅长人物画的画家:东晋顾恺之
擅长人物故事画的画家:唐朝阎立本
“颜体”的创立人是:唐朝颜真卿
16.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这条通道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答:长安价值: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也是连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7.大运河的“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四段运河”、“五大水系”分别指什么?大运河在当时的历史意义体现在哪里?
答:“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涿郡 余杭“四段运河”: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意义:①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②维护了国家政局的稳定
第三课
1.两宋与哪些民族的什么政权并立?这种多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实现了哪两种文化的融合?而具体实现民族文化融合的途径是什么?
答:北宋与党项的西夏政权以及契丹的辽政权并立;
南宋与女真的金政权以及党项的西夏政权并立。
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融合途径:在战争、议和中实现融合。
2.奠定北宋与辽和平局面出现的基础是什么?南宋时期的抗金民族英雄是谁?
答:“澶渊之盟”岳飞
3.两宋时期,传统城市出现了新的气象,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新气象?
答:新的气象现在:①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
②城市商业活动更自由:夜市、早市出现;草市、墟市出现。
③出现广告、商标、纸币等商业元素。
④出现“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
⑤出现治安、消防等专业的城市管理机构
原因:①南方相对和平,南宋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②先进生产工具秧马的应用以及优良作物品种占城稻的推广,促进农业迅速发展;
③手工业发达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什么?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商标是什么时代发现的什么商标? 答:北宋的交子
宋代的济南刘家功夫针
5.宋开始,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场所是什么?
答:瓦子
6.宋代文人的特点是什么?宋代的文人画喜欢画哪四种景物?
答:特点: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景物:梅兰竹菊
7.元代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谁?他的什么剧目最为著名?
答:关汉卿 《窦娥冤》
8.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体现在哪里?它们分别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是什么?
答:①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等生产、生活中;
②印刷术出现了活字印刷术和转轮排字盘;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
④棉纺织技术日益推广和进步。
影响: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巨大转折点,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指南针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能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印刷术的影响:降低了书籍的成本,大大促进了书籍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棉纺织技术的影响: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合适的衣料,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
9.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在地方设立了什么制度,同时建立完善的什么系统?
答:行省制度、驿站系统。
10.元朝时,威尼斯人谁来到了中国,并写成了什么书,引起了西方人对中华文明的极大兴趣?
答: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记》
11.元朝时我国的哪个港口是社会开放、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重要港口?体现在哪些方面?(举出两点)答:泉州港
体现:泉州有多种宗教遗址,还有外国人的墓碑等
12.宋元时期,中国出现的“海上丝绸之路”叫什么?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试举出两点)此时中国的哪样商品取代丝绸成为了中华文明的象征?
答:“陶瓷之路”
原因:宋元手工业的发达,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造船技术的提高
陶瓷
1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起于何时,成于何时?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说出两点)
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唐朝后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因素:北方人民南迁,为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江南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利于农业生产。
14.促成宋朝文化繁荣的因素有哪些?
答:宋朝文化繁荣的因素:
政治上:宋代采用崇文抑武的政策,为宋代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济上:宋代商品经济繁荣,为文化的繁荣奠定经济物质基础;
文化教育上:宋代科举制的完善和普遍设立学校,为文化繁荣奠定基础; 技术上:印刷术的改进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技术基础。
八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八上历史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第四单元复习班级1、在观察较小的生物时我们往往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楚。2、校园里比较高大的植物有香樟树、法国梧桐、广玉兰等,会开花的植物有杜鹃花、茶花、桂花等;冬季落叶......
八年级历史上册1、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外来侵略有: ( 1840—1842年鸦片战争 )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 ) ( 1894~1895年甲午 中日战争 ) (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 )、2、英国......
八上历史第三单元1.(2013)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