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1_我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59: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我国证券业发展历史”。

南 京 财 经 大 学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

金融监管课程试卷

校区XX专业年级 XX 班级

金融XX

学号

XXXX 姓名

XX

中国证券监管发展历史及改革

一: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经历了从多头到统一、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80年代到1992年5月,在国务院的部署下,主要由上海、深圳市两地地方政府管理的阶段。

1981年7月,财政部重新发行国债,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起步。接着,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企业开始以股票、债券的形式集资,如深圳宝安、北京天桥、上海飞乐等。1986年,沈阳市信托投资公司开办窗口交易,代客买卖股票和企业债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静安区营业部开始证券柜台交易,有价证券转让市场恢复。1988年,国务院决定在上海、深圳等七个城市进行国库存券上市交易试点,国库券交易市场的形成。1990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分散的柜台交易迅速转变为场内集中竞价交易。

第二阶段:从1992年5月到1997年底,是由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共同参予管理向集中统一管理的过渡阶段。

1992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证券管理办公室,7月,国务院建立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会议制度,代表国务院行使对证券业的日常管理职能。中央政府参 1

与证券市场的管理,是证券发行与交易规模日益扩大,要求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必然结果,但这种由中央银行代管证券市场的格局没有持续多久。8月10日,百万人拥至深圳争购1992年新股认购表,并发生了震惊全国的“8.10**”。这一“**”,反映了广大投资者对股票的狂热心理,也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到了需要按国际惯例设立专门的机构的时候了。为此,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监会,同时将发行股票的试点由上海、深圳等少数地方推广到全国。这种制度按排,事实上是将国务院证券委代替了国务院证券管理办公会议制度,代表国务院行使对证券业的日常管理职能,将中国证监会替代了中国人民银行证券管理办公室。

与之同时,国务院赋予 中央有关部门部分证券监管的职责,形成了各部门共管的局面。国家计委根据证券委的计划建议编制证券发行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和归口管理证券机构,报证券委备案;财政部归口管理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从事与证券业有关的会计事务的资格由证监会审定;国家体改委负责拟订股份制试点的法规,组织协调有关试点工作,同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中央企业的试点。

第三阶段:从1997年底到现在,初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

1997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形势,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这次会议决定对证券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实行垂直领导,加强对全国证券、期货业的统一监管。1999年7月1日生效的《证券法》第7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全国证券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从而以证券市场基本大法的形式,肯定了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

二、中国证券业现状以及面临问题:

“十一五”期间,中国证券业经过股权分置改革、综合治理,规模和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相比2005年,2010年证券业营业收入从118亿增长到1911亿元。“十一五”期间证券业累计实现净利润3643亿元,扭转 了“十五”期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通过客户保证金第三方存管、净资本管理等方面的措施,证券业的经营风险、业务操作风险已大大降低;特别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净资产与净资本得到大幅充实,自我承担风险能力已大大增强。

证券业经历了“十一五”的大发展之后,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资本效率低下。目前,中国证券业的净资产/GDP的比例达到1.5%,约相当于美国证券业当前水平;而创造的营业收入为GDP 的0.4%,仅相当于美国1980年水平。因为中国证券业不允许有杠杆,创新能力、资本运用水平、效率都比较低。

其次是被动通道服务。目前,证券业获准的业务许可有5项,经纪、承销、自营、资产管理与直投。经纪与承销是最主要的业务,占营业收入的60%-80%。60%-70%的证券公司大部分依赖交易通道佣金贡献,达到7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以上。在目前的商业模式下,证券公司囿于被动的通道服务,无力开拓“蓝海”,在“红海”中进行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所以佣金价(1793.30,2.20,0.12%)格不断下降,最早千分之三的佣金,现在差不多降到千分之一,因为我们没有任何附加值,只能通过降价来吸引客户。

最后是边缘化的证券业。在以“通道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下,证券业的负债杠杆几近于无、产品创新能力低下。目前的商业模式,固然阻断了风险传递,同时也阻碍了市场风险的多主体分散、多时点缓释和多层次管理。在这种商业模式

下,证券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证券业在我国繁荣的金融市场中具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根据统计,我国的居民存款约30万亿,银行理财约7万亿,公募基金不到3万亿,信托也有2500亿,证券公司理财则非常小。

三、证券监管面临问题:

1、证监会监督效力无法充分发挥

一位基金业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内幕交易的多发地带,证监会目前在其中把关甚为严格,竭力做到“洁身自好”。但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兼并重组往往涉及到地方政府、国资委、商务部和发改委等其他部门,证监会在监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干扰。

1992年8月10日,深圳,“1992年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0张。当时“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引发股民对认购“暗箱操作”质疑。当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围攻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深圳市政府当夜紧急协商,决定增发50万张新股认购兑换表,事态才慢慢平息。事后清查结果显示,内部截留私买的抽签表超过10万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这就是著名的股市“810事件”。

就在“810事件”后两个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成立。同年10月底,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1998年4月,二者合并,以证监会为核心的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逐渐形成。

2、屡禁不止,上市公司频繁造假

2008年以来,证监会共调查延边公路、中关村、高淳陶瓷、中山公用等564起案件,其中内幕交易案件227起,占40%,利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信息进行内幕交易的案件不断增多。

2001年8月,银广夏被媒体披露存在巨额造假嫌疑,随后证监会组织专案组进行调查,并确认银广夏及其相关中介机构存在严重的欺诈行为,银广夏被暂停交易;2001年9月10日,银广夏在停牌一个月后,以跌停板的价格复牌。经过史无前例的15个连续跌停板后,才在10月8日止住跌停。股价从停牌前的30.79元/股,跌至6.35元/股,近70亿元的流通市值化为乌有。

银广夏让众多股民经历了一场股价暴跌的惨剧,造假行为对投资者造成的伤害让众多老股民至今记忆犹新。然而,在经历了银广夏事件近十年之后,上市公司造假并没有停歇,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2010年4月1日,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对江苏三友正式立案调查。深交所公告显示,江苏三友隐瞒MB O(管理层收购)长达六年,包括其招股说明书、历年年报、半年报、股改方案等在内,有至少13份重大公告涉嫌造假和虚假陈述。

苏州恒久于今年3月9日公开发行2000万股,并已完成申购的全部过程。公司在上市前夕被发现招股说明书和申报文件中披露的全部5项专利及2项正在申请专利的法律状态与事实不符。6月13日,证监会决定撤销此前关于苏州恒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行政许可。苏州恒久成为立立电子之后创业板首个IPO胎死腹中的例子。

3、乱象纷呈,基金业再掀“捕鼠风暴”

着法律的完善和监管的深入,基金业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越来越多地暴露在投资者的面前。包括券商、创投机构、保荐人、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在内的PE地下产业链正逐步显现。

2000年国庆,一篇名为《基金黑幕》的深度报道,掀开了当时还很神秘的基金业面纱:光鲜外表下,通过“对倒”和“倒仓”来制造虚假成交量、操纵市场等违法 5

操作手段被频频使用。报道称,从1999年8月9日到12月3日的80个交易日中,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多家基金,进行同一只股票的同时增仓、减仓或有增有减所涉及的股票有76只,自身对倒的有7只,基金间双向倒仓的有11只。

《基金黑幕》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向了资本市场,也加速了中国基金业法制建设的进程。然而,由于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丑闻频发,基金行业“乱象”不止,使投资者的信任度不断下降。

2010年9月,证监会通报三起涉嫌“老鼠仓”事件。因涉嫌老鼠仓交易,景顺长城原基金经理涂强被没收违法所得37.95万元,罚款200万元,并终身市场禁入;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刘海被没收违法所得13.47万元,罚款50万元,并3年市场禁入;长城基金原基金经理韩刚则因为获利较大,情节严重,成为首例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被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再加上此前的“老鼠仓”第一人———上投摩根的唐建,以及南方基金的王黎敏和融通基金的张野,基金业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随着法律的完善和监管的深入,越来越多地暴露在投资者的面前。

W IN D统计显示,自2008年12月到2010年12月的两年间,基金市场上的基金数量已经由439只增长到了目前的685只,增长了56%;但其份额却从25741.31亿份下降到了目前的25093.37亿份,不仅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2.5%;而其净资产总规模也始终徘徊在2.5万亿元左右。投资者对于基金业的信心可见一斑。

4、保护不足,中小投资者尚处弱势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董事长陈共炎表示,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属于弱势群体,非常需要保护,而目前还缺少关于投资者保护的统一规划,没有投资者保护法也没有专门的投资者保护制度。

投资者利益高于一切是证券市场的最基本原则,如何使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直接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前途和命运。

1994年1月,上证综指从800点一路下滑,一只名为界龙实业的股票却逆势上扬连拉32根阳线,后来庄家又以连续暴跌的方式出货,无数投资者被套,制造了一起典型的庄股作乱。

“庄家”吕梁,是这个群庄乱舞、规则缺失时代的标签式人物。1998年起,吕梁开设1500个股东账户自我买卖,将养鸡公司“康达尔”摇身变成高科技企业“中科创业”。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和资金加入豪赌,2000年名为“中科系”的庄股之网逐步成形。2001年证监会宣布查处中科创业违规操作案,查出违规资金高达54亿元,“中科系”崩盘。

对于中国的证券市场,如何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一直是道难题。

四、未来中国证券监管发展方向:

证券行业目前所面临问题以及证券监管存在的种种问题,如果监管政策如不能与时俱进予以调整,可能成为证券业发展的制约。

首先,完善证券监管相关的法律是我们首先要完成的任务。资本市场20年,有纵横股市的枭雄,也有身陷牢狱的“带头大哥”;有意气风发的吸金者,也有高位套牢、忍痛“割肉”的小股民。投资有输赢,但规则不能有黑白,回顾往事,正是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不断博弈中,推动着资本市场监管的不断完善。证券市场尚有体制监管漏洞,但在未来的改革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证券监管法律体系的 7

不断完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将越来越难以逃脱监管和处罚,越来越不敢“以身试法”,中国资本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必将得到更为严格的贯彻

2、“十一五”期间,证券行业延续了危机监管的理念和管制措施。展望“十二五”,证券业监管政策如不能与时俱进予以调整,可能会成为证券业健康发展的制约,坐失成就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证券业的良机。根据“十二五”规划对资本市场提出的要求,为了促进证券业商业模式转型,建议从“重症下猛药”的危机监管恢复到常态监管。

首先,建议调整净资本的扣减比例。净资本管理是被全球证券业监管实践证明最有效的监管方式。我国自2001年开始提出净资本管理,2006年提出《管理办法》,为规范经营、控制风险提供了有效的监测指标。同时还应看到,目前我国的净资本扣减比例,可能是全球最严苛的。如将高盛2009年的资产负债表以同比例扣减,则高盛的净资本为负272亿美元!最需要金融创新的中国,却采用了最苛刻的监管标准,必然压制了金融创新。建议基于VaR(在险价值模型)设定扣减比例。如目前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为100%扣减,建议降低到适当水平。

其次,推动证券业综合经营,允许自主选择对子公司的控股比例。证券公司各项业务间的隔离墙要求,如承销与基金(含资产管理)持仓、分析师研究报告与自营;证券公司对基金管理公司持股49%以及“一参一控”等政策,都有其形成的合理内核与形式,在实践中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同时也产生了削弱综合竞争力、制约证券业做强做大的负效果。建议放宽相关部分限制,以充分的信息披露、备案和辩方举证等监管方式,取其监管精神、弃其固化形式。

再次,鼓励产品创新,宽容试错。目前,相比共同基金2.3万亿元、银行理财产品7万亿元的规模,证券业资产管理规模仅为1274亿元,在居民财富管理领域上处于边缘化境地,创新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创新必然有失败的风险。在不涉及到系统性风险的领域里,建议让市场主体去承受风险,并享受风险收益。最近,证监会调整行业行政许可机制,拟取消审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这将积极推动理财产品创新。

此外,批准上市证券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股票期权。投资银行起源为合伙人制。人力资本化,既是证券业起源状态,也是迄今被证明是有效的治理结构。建议批准上市证券公司实行员工持股、股票期权制度,强化长期激励与约束机制。华尔街投行的贪婪是本轮金融危机的根源,其罪不在于人力资本化机制,而在于长期激励相对短期激励的弱化和失效。参考文献:[1] 陈春光.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银行业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 希拉·赫弗兰(Shelagh Heffeman).现代银行业[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76.[3] 谢平 许国平.路径选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央行职能[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4] 陈春光.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银行业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13-218.[5] 希拉·赫弗兰(Shelagh Heffeman).现代银行业[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276.9

[6] 谢平 许国平.路径选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中行职能[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58.

我国期货市场历史沿革(全文)

简谈我国期货市场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键入文档副标题]2012/5/24期货交易结课论文一、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机制发挥越......

我国医疗保险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公费、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公费医疗制度 公费医疗制度是根据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全国各级人民政府、党派、团体及所属事业单位的......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沿革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沿革2007年5月12日 我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传统的农村社区组织基本上都围绕着生存延续和秩序稳定两大需要组建起来,并因满足这些......

我国的立法体制

三、关于立法体制对立法体制这个概念的界定是以立法权限的划分为核心内容的,本文也立足此核心内容进行。即通过授权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对立法权的具体划分的制度,它涉及到立......

我国证券业市场的SCP分析

我国证券业市场的SCP分析【摘 要】证券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运用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结构-行为-绩效即SCP分析框架对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

下载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证券业监管体制的历史沿革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