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勤工俭学 培养学生素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培养自身的素质”。
开展勤工俭学 培养学生素质
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它有助于改进学校教育观念,由单纯应试教育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教育相互渗透,同时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是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加强学生德育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勤工俭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途径。
一、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党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农村从贫穷逐渐走向富裕。饱受知识贫乏的农村人期盼后代人不再是时代的落伍者,而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上大学这唯一的出路上。一部分青少年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轻视体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者的现象。有些人不愿参加社会劳动,连自己的衣服和睡觉的被子不会洗和折叠,农村中小学校更是在升学率、优秀率上拼命做文章。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忽视心身健康教育,使得学生课业负担加重,实践与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让学生到社会中去,到大自然中去,到艰苦朴素的集体中去,学会求知,尝尝艰辛,触摸社会跳动的脉搏,体会人类生存条件,对他们今
后的成长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我们在学生中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等方面的教育,光凭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空洞的理论说教,凭给学生念几篇所谓感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显然已起不到什么太大的作用,热爱劳动、艰苦奋斗、集体主义精神、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劳动习惯,也只有通过学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系列勤工俭学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八荣八耻”的深刻理解和体会也只能让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活动去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勤工俭学劳动教育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能教育和强身健体、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是将理论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桥梁。让学生到工厂听听机器轰鸣,看看师傅发愤图强的拼搏精神,他们的心灵深处会留下难忘的印象;“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每一个小学生横竖都能背诵的诗句,现在又有几个中学生能够正真的理解和体会,所以他们可以随便乱倒饭菜,他们根本不懂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道理,因此让学生到学校农场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体验一次劳动,尝尝劳动的艰辛,听农民讲一下农作物生长过程的说明,他们才懂得成果来之不易;让他们爬山采一次药,使他们懂得不畏艰险的人才能达到顶峰;让他们种一棵树,并确保其根深叶茂的历程,使他们懂得在树下乘凉的快意和成才的欢乐。也就是说让学生从小就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
二、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现在在中小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很差,虽然他们生长在农村,但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一切都是大人包办代替,在小学生中不会做家务、不会洗手绢的大有人在,初中生不会使用铁锹、锄头、的学生不低于60%,更区分不了韭菜和葱,高中生连简单的照明灯头都不会接,这些不能不说与我们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在课堂上和校园内进行一些教育教学活动以外,还有大量社会知识、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在校园内是无法完成的,勤工俭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在课堂上无法掌握的东西。
学生通过勤工俭学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多样,这要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年龄而定。对于初中生而言,组织学生到社会,到基地去学习劳动技术课,激发他们对某种知识的兴趣爱好,并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从而慢慢形成好钻研的习惯。对待小学生,要从爱做家务事教育开始,到劳动实践基地和勤工俭学菜地拔拔草,给小苗松松土,学习移栽小苗等,进而培养他们独立完成某一项劳动任务的能力。总之,要创造环境,让他们学有所获,做有所感,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长期以来,我们单一的教育结构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忽视了占绝大多数的学生。作为农村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人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未来的农村。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未来几年内,我国高等教育将会有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将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就我们的国力来说,其发展速度应该是够快的了,但仍有85%左右的同龄青年上不了大学。而上不了大学的学生多数生活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力量。教育部在云南召开了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现场会,周济部长强调,当前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促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基础。而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之一,它不仅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而且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大有作为。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就是要服务于农村“普九”和“普九”后的巩固和提高,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随着农村一大批寄宿制学校的出现,降低学生寄宿就学经费开支,确保学生有足够营养伙食,这不可能完全靠国家去解决,而是要通过勤工俭学基地的产品和收入改善学生生活,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通过“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资助一批困难学生”的“三个一”工程,有效地服务于农村教育事业。同时,农村学校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时,既培养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实践能力,更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用科技,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活动中他们可能学会很多做事的方法和技能技巧,做人的道理,不仅身心受到教育,良好的品行逐渐形成,而且在劳动实践活动中他
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受到锻炼,各种器官的协调功能得到训练,意志和毅力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磨炼,在勤工俭学活动中他们学到了在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是对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真正促进了学生全方位、全面的发展。
勤工俭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这座大厦中的一条大梁,只有把勤工俭学教育落到实处才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
搞好勤工俭学,发展学生素质阜平县平阳中学王者秀关键词:农村勤工俭学素质教育摘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开展勤工俭学,促进教学发展大学毕业,我来到了一所环境优美、整洁的和谐绿色校园,然而当我被之所陶醉时,才深知和体会到这一切来得并非容易。下东小学坐落在芒市镇大山的脊梁上,建......
开展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禄劝县秀屏中学开展勤工俭学材料开展勤工俭学,培养学生劳动技能、适当补充教育经费的不足、改善办学条件,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
2014年度勤工俭学开展情况 (魏城镇中心校杜町学校)一、基本情况。我校在谋求整体发发展时,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主,勤工俭学为辅”。在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同时,更加注重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