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7古诗词忆江南”。
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及新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 诵古词。
2、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 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第一板块
赏歌导入新课 播放《忆江南》
1、简介江南。自古以来,江南,就以她的美丽和富饶,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 人墨客。他们游历江南,写下了大量歌咏江南的诗词。但是,流 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还数白居易的这首只有 27 个字的《忆江 南》。那么,这首《忆江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居易眼中的江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简介作者---白居易
第二板块
读通词句 读出词中美景 感受节奏美
1、初读诗词,说一说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
2、介绍“词”与“词牌名”。
3、再读诗词,读准字音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停顿。
4、指名读。
5、教师指导读“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品读词句 感受风景美
1、“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忆景
2、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仿佛了什么)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 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男女生合作读。
3、如此景致,作者是听别人说的呢?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 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旧曾谙”
4、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难怪诗人要由衷的赞叹 “江南好”。读着“江南好”三个字,我们还会情不自禁想起哪些关于写江 南的诗句来呢? 道不完的江南美景,诵不完的江南诗词,但是白居易却只用了三 个字道尽了江南好。
5、学生齐读一、二句。
第三板块
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白居易任刺史满三年,就要离开杭州了。三年 来,他带领百姓筑起了一道美丽的湖堤,疏通了六井清澈的泉水; 留下了 200 首杰出的诗篇,结交了许许多多的好友。离别的那一 天,杭州人扶老携幼,提着酒壶,洒泪而别,白居易落泪了…… 离开杭州之后,白居易又在苏州做过几年官,晚年居于洛阳。公 元 838 年,离开杭州整整 13 年的大诗人,已经 67 岁了,他在洛 阳香山脚下,深情地遥望江南。他多想重回杭州啊!但因路途遥 远,交通不便,终未成行。他只能将一腔思念,托付于 《忆江南》。直到去世,他魂牵梦绕的杭州,他亲自命名的西湖,再也没有能 够旧地重游。——节选自王 体悟景中深情 旭烽《走读西湖》
3、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 记?
4、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 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
5、学生齐背全词。
第四板块 课外拓展赏词 1.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好景之后,又以 “能不忆江南” 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但这一句 “能不忆江南?” 却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2.课件出示:
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 头。何日再重游?
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 蓉。早晚复相逢。
板书设计: 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敕勒歌
一、教学要求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 然的感情。
二、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 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 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示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 爱。“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 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 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 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局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沛表达了 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 VCD 光盘(或 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 识字教学。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 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写字教学。庐: 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掌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 “户”字的末笔要写成竖撇。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 勒人唱的歌。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阴山:阴山山脉,大局部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笼盖:笼罩、遮住、盖住。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茫茫:辽远,没有边沿。本课的词语,大多数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 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 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四)朗读、背诵指导 在指导读的过程中,结合看插图投影、看录像、听音乐等,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意境。朗读指导可参考示例如下: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指导朗读这首民歌时,教师要多示范,必要时可领读难句。只要在教学中采取各种形式多读,就会熟读成诵。
(五)练习提示
课后1、2 题,应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课后第 3 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读词语,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有不同的含义。应联系事物特点去体会。天苍苍:形容天空蓝蓝的。松柏苍苍:形容松柏翠绿翠绿的。青丝苍苍:形容头发白白的。野茫茫:形容原野没有边沿。大海茫茫:形容大海没有边沿。云雾茫茫:形容云雾浓厚,看不清楚。
7、古诗词二首《忆江南》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孙燕燕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
忆江南古诗词解析小升初语文试卷(古诗词解析):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1.谙:熟悉。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3.......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忆江南古诗词解析,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忆江南古诗词解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苦于找不到......
7 古诗词两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词。 3.能结合自己的感悟说说古诗词要表达的情感。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