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赛课”。
——小学体育课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体育的课堂是享受运动的课堂,是促进健康的课堂,是追求快乐的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为学生健康幸福的一生奠定基础,是体育教学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通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现四个“化”,即美化课堂心理环境,优化教学内容设置,细化课堂组织教法,强化有效课堂小结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心理 健康 体育教学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过:“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世界卫生组织在对健康下定义时,也明确把精力充沛、充满活力、思维敏捷、心胸宽广等心理健康内容作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我们身边的学生中目前普遍存在着焦虑、无自信心、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缺乏意志力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将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体育运动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因其娱乐性、竞争性、集体性等特点可以使人消除不良情绪,缓解心理焦虑。所谓“养乎吾身,乐乎吾心”。因此,我们应利用体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品质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促进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为学生健康幸福的一生奠定基础。
一、美化课堂心理环境
1、设计科学合理、新颖美观的乐学环境。
为了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好地吸引学生,学校在选购体育器材的时候,要选择外形美观、色彩鲜艳、高品质的运动器材,激发学生运动的渴望。体育教师在课前应根据授课内容,提前设计布置好场地,并预先摆放好器材,使运动的场地整洁、美观、富有吸引力,让学生一到运动场地,就感到心情舒畅,从而调动学生运动的热情。
2、营造平等和谐、教学相长的乐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用真诚的微笑鼓励学生,用友善的目光温暖学生,用亲切的语言肯定学生,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还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其友好、合作、团结等品质,使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信任、探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3、创设兴趣盎然、内化协调的乐学情境。
教师要悉心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场地器材,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练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将 “越过障碍”改为“运送弹药”这一情境游戏,将练习内容故事
化、游戏化,将练习过程中的跨越体操垫、钻过栏架、跑过体操凳等故事化为跨越“小河”、钻过“铁丝网”、跑过“独木桥”等,最后运送“弹药”至“前线”,再配以红旗、激烈的枪炮声、音乐等,让学生在战争的情境中参与练习。身临其境式的练习能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公平竞争的意识,使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在练习中得到最大的展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置
1、教学内容新颖活泼。
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合理运用心理游戏,能够使学生学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有助于克服不良的个性品质。如在五年级体育实践课“障碍接力跑”的激趣热身阶段采用“诺亚方舟”进行随机分组,有利于学生养成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采用 “绕着地球跑”,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在学练技能阶段,采用“星际大战”、“警察抓小偷”、“流星雨”、“解开千千结”等游戏,可以凝聚集体的向心力,培养学生敏锐的反应能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在整理评价阶段进行“造反运动”、“快乐动物园”等心理游戏,可以让学生更轻松地消除运动疲劳,在快乐的氛围中结束课程。心理游戏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团结一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更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2、教学内容难易适当。
在选定教材的内容时,要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原有技术水平提高的可能性,做到难度适当。如在我校的校本课程体艺2+1中的排球垫球教学中,对于初学的学生设置的要求不能太高,只要肘关节伸直,垫上一个两个就是优秀,这样就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学生“愉悦” 的情感体验;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让太极拳、踏板操等新颖的项目走进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也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堂上除了安排篮球、健美操等集体项目外,还可安排一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特长的项目,如乒乓球、田径单项等,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3、教学内容组织灵活。
新课标明确提出:“体育活动是提高学生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手段”。而体育教学课堂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主要场所,再加上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又有其特殊的一面,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如用舞蹈、健身操、游戏等活动来代替常规的集合后的跑步热身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游戏、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给学生多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开展单杠、双杠等一些有危险的技术练习时,要及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特别关注那些身体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较差、有焦虑害怕情绪而不敢练习的学生,切忌用指责、批评和否定性的语言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而要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如“我保护你”“你能行的”“勇敢些”等,使学生增强练习的自信心和勇气,同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如
“好样的”“有进步”“你真棒”等,帮助他们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使他们体验到练习的乐趣。另外,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对部分学生提出适当的练习要求,制定弹性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练习,达到自己期望的学习目标,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三、细化课堂组织教法
1、注重浓厚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良好心理定势的产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的最大动力。因此,在体育课的激趣热身部分,可采用音乐舞蹈、游戏、多媒体视听等多种方法导入替代传统的教师先讲解示范,再组织学生练习的老方法;通过目标设置法、价值追求法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锻炼、健身的动机,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如我执教的《家乡的桥》一课,从身边的独木桥谈到家乡现代化建设的钱江九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模仿心中的桥,积极地参与到如何让身体上拱成“桥”的实践体验中去。在浓厚的兴趣面前,我们的学生是那么的信心满满,迫不及待地自己去锻炼,那么幸福地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2、注重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良好心理体验的发展。
体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探索的课堂。如体育实践课“叠罗汉”一课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习,鼓励他们去自己探索尝试,合作完成叠罗汉练习。让我高兴的是,学生不仅给我惊喜而且是对他们能力深深地赞叹:有在两人“1、2、3”口令的配合下,一人跪撑,另一人在其背上成跪撑举腿,并同时抬头亮相,真是精美好看啊。同学们还表演了三人的,先让两人并立,成跪撑,另一人两脚踏在两人背上,两手侧平举,成功亮相。同学们还邀请老师一起来参加,有些开始还胆小的女生也能来尝试了。我给学生都照了相,在调整评价阶段的六七分钟里,我们一起围坐在草坪上,看着我们探索创造的镜头,谈论着一起合作努力的心得,脸上洋溢着成功快乐的笑容。
所以我深有体会,体育教学要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启迪精神,陶冶个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受。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用“学生的思维”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要把握学生特有的情感世界,尊重学生的抉择,充分理解、信任、关怀每一个学生,为他们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从而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积极地得到发展。
四、强化有效课堂小结
1、加强师生交流。
调整评价阶段我们可以进行轻松的趣味游戏,在欢乐中放松紧张的身心;通过自主讨论的方法探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在真诚的交流中巩固知识;采用暗示的方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进行积极评价,在愉悦中享受运动的喜悦。再如上面讲到的“叠罗汉”一课中,师生围坐在一起,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更多的是让师生平等和谐的去谈心去交流,很真诚很有效,师生围坐在一起,“坐”出了一个平等,“坐”出了一个真诚,“坐”出了一个加强师生交流的平台。
2、注重多元评价。
积极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更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在每节课的调整评价阶段都要好好利用,多进行自我评价,能较好地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保持良好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从而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因素。多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增进感情,促进友谊,形成互学互助、相互激励、积极进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而教师评价,能及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坚持探索科学合理的方法,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一定会更加浓郁,课堂气氛一定会更加和谐,身心一定会更加健康。
参考文献:
萧山区《体育与保健新课程标准》2009
殷恒婵《体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王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2011 杨偲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集》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1
《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开 题 报 告一、问题的提出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自身条件,是人类最关心、最珍惜的基本需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
“德育课堂渗透研究”实验计划2007--2008学年度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摘要】现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增强自身的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成绩,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高校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冀家沟学校谷建旗当代小学生处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发生巨大变革德时代,面临诸多矛盾、冲突,加上他们生理、心理发展以及学习生活德特殊性(独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