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_关于学生自信心培养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21:3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关于学生自信心培养”。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字体 大 中 小】作者:龙正辉2010-01-07来源:校长参考

第 1 页学习自信心是学生心理活动中最为基本的内在品质,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并决定着学生的发展。孙中山就曾说过:“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终有成功之日;心信其不可行,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成效之期”。可见,具有足够的学习自信心既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又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容乐观,还有待提高。在小学方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习障碍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春风在2004年北京举行的学习障碍国际研讨会上,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从2001年到2004年,通过对中国、美国、加拿大三国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特点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和加拿大被调查的儿童学习自信心明显高于中国被调查儿童,分别是57%和49%,而仅有33%的中国儿童对学习有自信心。在中学方面,我国教育心理学者易莲英在1989年的一项关于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中发现,成绩优良组的51名中学生中,充满自信的有28人,占55%,而成绩差的40名中学生中,只有4人有自信,占10%,90%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的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高,尤其在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更低。造成当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

1.自卑心理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来自偏远山村和贫穷家庭,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乡巴佬”,是穷光蛋,总觉得什么都比不上别人;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料,被人瞧不起,抱怨自己的脑袋笨,致使自信心丧失,破罐子破摔。他们的这种自卑心理反映在学习上就是厌学和畏缩不前,学习效果差,丧失学习自信心。

2.不恰当的归因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总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农村中小学生的不足就被无限地放大,他们把自己学习的失败全部归因为自身能力或智力的低下,而没有考虑自己努力的程度和学习策略的运用。他们这种对自己学业失败不恰当的归因,最终导致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没了兴趣和信心。

3.失败的移情心理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结构是多维和开放的,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表现为每一个个体智力结构的差异性和个体化。也就是说,一个天才的数学家到了文学领域就可能变成一个“文盲”。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他们认知能力、努力程度及其学习策略等多方面的差异,在某个学科上学习成绩不理想。此时,他们便将学习的失败扩散、迁移到所学的其他学科上去,以至于对那些可能通过努力就能学好的学科也没了信心和勇气。

4.教师和家长守旧的教育观念与单一的教育方式

体罚或变相体罚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校和学生家庭较为普遍。从历史传承下来的这种“棍棒”教育观念在一些教师和家长的脑海里仍旧根深蒂固,他们推崇“棍棒底下出孝子,讽、骂之中出成绩”的教育信条。在学校,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或没能做对作业,经常招来老师的教鞭、罚站和热嘲冷讽;在家里,只要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或不理想,就会招到家长的不理解和羞辱,总是以不让他们上学相威胁。学生的自尊心遭到扼杀,他们对学习心存的一点自信心在教师与家长的打骂中丧失殆尽。

5.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差,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获得很大的发展,教育“数”量是上去了,但是教学“质”量却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农村,教学质量更是令人担忧。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是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和经验交互作用,并顺应和同化的过程中展开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习自信心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等相关能力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就很难与要学的新知识发生联系,这样学习起来不仅吃力,而且效果不佳。一份调查研究发现,69.77%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影响到在课堂上学习的自信心。

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对策与建议

自信心作为人的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与活动结果的成败是相对应的。正如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自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也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实现我国人才战略强国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笔者就怎样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出自己的些许建议与对策,希望对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们有所帮助。

1.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克服自卑心理

所谓自我暗示,就是指个体在进行某种活动之前能使自己处于一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活动。积极的自我暗示是治疗学生自卑心理的一副良药,是学生取得学习成功的前提基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置一些积极的催人奋进的暗示语,以此来为自己打气。例如“我能行”“我会成功的”“我不比别人差”等等。《让孩子喊出:我能行!》的作者卢勒的亲身经历证实了自信心的重要价值。他谈到:“我发现,‘我能行’三个字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让那些平时在父母身边‘软弱无能’的孩子变得十分能干。”

学生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说出自己的暗示语,准确感受自己的状态,并伴随一些积极的体态语,比如紧握拳头挥舞两下,充分感受自己的力量,如果做得好,就多给自己鼓励和奖赏。这样,学生学习自信心就会得到强化和增强,他们的自卑心理就会消除。

2.引导学生对所受的挫折做出恰当的归因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行为结果寻求某种解释。维纳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学生将学习的成功归结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们就会感到满意,信心十足;如果学生将他们学业的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他们就会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面前退缩不前,逐渐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其实,许多农村中小学生学习的失败是由于自己学习策略的不当或努力不够造成的。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积极、恰当的归因,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持一种积极的态度,胜不骄,败不馁。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归因训练,让他们养成积极的归因风格。积极而恰当的归因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养成。

3.进行成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农村中小学校,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够理想,他们都遭遇过挫折和失败,对学习缺乏自信。对于此类学生,教师更要关怀备至,善于发现和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协助学生制定与他们自己能力相符的学习目标,为他们的学习成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引导他们“向后看”,让他们从已经取得的成功中得到鼓舞,增强信心。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哪怕只是一丁点儿的成功,对于使他们获得学习自信心也是弥足珍贵的。当他们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后,就会为他们以后取得更大的成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成功——自信——再成功——再自信„„”无限循环的呈螺旋式上升的互动过程。

4.家校协作,教师与家长需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自信心与家长和教师的影响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和学生家长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并且以“每一个学生”为本,而不是只以“某一个或某一群学生为本”。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对“教书育人”做出最好的诠释。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就曾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讽中有爱迪生。”其次,家长要理解、善待孩子,并成为孩子的“良父(母)益友”。另外,家长还应该与学校通力协作,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要自觉、积极地接受教育学、心理学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此来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水平。通过教师与家长的有效协作,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来助推学生学业成功的获得,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养成。

5.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

在农村中小学,如果说尖子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那么,更有必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悉心培养,造就一个“万紫千红才是春”的喜人局面。教师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推进,采取分层教学法,既要使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并且吃得好”,又要使成绩差的学生“吃得了”。比如,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要提供各种参加竞赛、提高能力的机会,鼓励冒尖;对学习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将他们列为未来的“希

望之星”,并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予以他们格外的关注和鼓励,使他们的学习得以“步步高升”。这种人性化的分层次教学不但可以保证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高,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习不理想的学生获得自信。

学习自信心是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学习走向成功的关键。在农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精神的崩溃和自信的丧失,只要他们养成并保持着学习自信心,就有希望,就有进步的立足点。因此,注重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是教师的责任,而且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校长参考》2009年09期

培养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培养自信心】1、不要无缘无故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2、勇于表现自己的特长3、振奋精神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失败4、试着坐在人群的中心位置5、别人跟你讲话时眼......

农村幼儿园男孩自信心培养工作总结

农村幼儿园男孩自信心培养工作总结时光飞逝,如梭之日,辛苦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好好地做个梳理并写一份工......

农村学生自信心培养小论文

浅谈农村孩子自信心的培养济源市承留镇实验小学冯姣姣李艳玲摘要: 自信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 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动......

自信心培养_方案

《自信心培养——天生我才必有用》——班会设计方案【教学目的】:让学生认识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者的表现,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教......

自信心的培养

自 信 心 的 培 养李 戈[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顽强的自信常常会产生奇迹。[关键词]成功 体验价值潜......

下载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中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