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及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_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1:10: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及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新闻事业史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ⅰ度笆懒佳浴贰ⅰ妒タ问薄返龋渲小度笆懒佳浴范院樾闳泻艽笥跋臁?BR>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1930年又主办了托物派刊物《无产者》,后又创办了《火花》、《热潮》两个刊物。

9、范长江

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和新闻事业家,1933年为此平的《晨报》、《世界日?ā泛吞旖虻摹兑媸辣ā纷澹罄闯晌洞蠊ā仿眯屑钦咦迦耍巍缎禄毡ā飞绯ぷ鼙嗉饕鳌吨泄奈鞅苯恰贰ⅰ度闲小返取?BR>

10、马礼逊

第一家近代化中文报刊创办人,英国基督教(新教)派遣到中国来的第一位传教士,1815年在士米怜的协助下,在马六甲创办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曾担任在广州出版的英文《广州纪录报》、中国丛报》等报刊主笔,曾编有《华英字典》、《中文法程》等书,在沟通中英文化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11、郑贯公

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2、徐宝璜

民初著名新闻系学家和教育家,1916年担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校长室秘书,1918年开办新闻班,由徐宝璜、邵飘萍担任导师,并担任过平民大学新闻系主任,所著的《新闻学纲要》是我国最早新闻学著作之一,当时的新闻界称他为“新闻学教育第一位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13、苏报案

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14、癸丑报灾

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专制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宁教仁,解散国民党,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史称“癸丑报灾”。

15、早期《大公报》

1902年创办于天津,创办人英华。早期《大公报》的主要政治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早期《大公报》以“敢言”报风严肃和“替劳苦大众说话”而风重于时。

16、中央通讯社

中国国民党主办的通讯社,1924年4月1日在广州创办。1927年随北代军迁往汉口。1928年迁往南京。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

17、新华日报

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1938 年1月11日在汉口出版。同年10月25日迁往重庆。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闭。主编潘梓年。

18、四大副刊

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

19、新华通讯社

我国的国家通讯社。它的前身是红色中化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20、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我国的国家广播电台。它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在延安创办。1949年12月5日,由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中央人了广播电台。

21、中央日报

中国国民党中央机关报1926年在广筹办。1927年2月至汉口发行。1928年出版上海《中央日报》,1929年出版南京《中央日报》,1949年迁台湾至今出版。

22、红色中华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的机关通讯。1931上11月7日在江本瑞金创办。1937年1月25日改名为新华通讯社。1950年3月成为统一集中的国家通讯社。

23、万国公报

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屠钐崮Υ窗熘鞅啵饕谌菰诮蹋笤黾诱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BR>

24、申报

1872年创刊于上海,由美查创办,创刊时聘请中国人主笔,标榜要为中国兴利除弊,对清末基层官吏有所揭露,政治上持亲英立场,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大的中文日报。

25、时务报

1896年创办人梁启超,以宣传维新思想的变法主张实现自上而下的改革为其宗旨,是维新派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报刊。

26、循环日报

1874年1月5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27、中国日报

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办的第一个机关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报纸,主办人陈少白。

28、民报

孙中山亲自主持创办的同盟会最重要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创刊于东京,为大型政论型月刊,以“三民主义”为其宣传中心,前身是留日学生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主编胡汉民、章太炎。

29、新青年

原名《青年杂志》,1915 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1916年更名为《新青年》,1918年迁到北京,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合办,1919年又随陈独秀迁到上海,1920年5月改组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成为党的理论刊物,1922年休刊,1923年在广州复刊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报,后来又由瞿秋白主编。30、每周评论

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31、向导周报

中国共产党第一中央政治机关报,1922年9月在上海创刊,1927年终刊,主编先是蔡和森,后是瞿秋白,始终把宣传党的纲领和政策放在首要地位,是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报纸。

32、政治周刊

1925年12月5日创办于广州,先后由毛泽东和沈雁冰任主编,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办的机关报,是宣传反军阀和揭露国民党右派,团结左派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思武器发挥了极大作用。问答题:

1、对兴中会时期的革命报刊应如何评价?

答:有三大贡献:

1、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议论上的准备。

2、对当时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作了初步批判,使一些原来支持保皇派的人转而支持革命派。

3、宣传了资产阶级的论理道德观念,批判了“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也有三个缺点:

1、缺乏统一指挥,各唱各的调。

2、过分强调了汉满民族间的矛盾,不利于民族团结。

3、宣传内容没有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脱离了劳动群众。

2、为裁此滴夜糯ㄖ讲谔拼?BR> 答:

1、根据是:A、唐人孙樵的《经纬集》中有“读形杂报”的记载。B、英国伦敦图书收有我国唐代手抄报《归义军进奏院状》的实物。

2、唐代具务了产生报纸的客观条件:A、唐代的藩镇割据局面使各个地方势力迫切需要了解朝廷的动态,(唐代已经具备了发行报纸的物质条件。B、由于实行科举制度,知识分子关心仕途信息。

3、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何贡献?

答:

1、冲破了封建统治者的言禁,掀起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迫使光绪皇帝下诏书允许和鼓励民间办报。

2、开政治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业和报人的社会地位,以后政治家办报成了我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创造了报章新文体,影响了一代文风。

4、陈独秀在编辑新青年的过程中有何贡献?

答:

1、制定办刊的方针。

2、提出了开展思想斗争的原则。

3、组织写作者队伍。

4、既当主编又当记者,勤奋写作。

5、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怎样发展而来的?

答:

1、1946年5月15日在邯郸创刊,当时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2、1948年6月15日与《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局机关报》。

3、1949年3月15日移至北平出版。

4、1949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改组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一直至今天。

6、瞿秋白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贡献?

答:

1、五四时期,他创办了《新社会》旬刊。

2、1920年,以特派员的身份赴苏俄采访,在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道苏俄革命和建设的实况,并写下《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报衙文学作品。

3、1923年回国后,主编《向导》、《新青年》季刊和《前锋》月刊。

4、1925年主编《热血日报》。

5、1927年主编《布尔塞维克》周刊。

6、1931年到1932年参加并指导中国新闻学研?炕岬幕疃椭泄笠硇挛偶钦吡说某锉腹ぷ鳌?、1932年担任中国工农通讯社的领导工作。

8、1934年担任《红色中华》报社长、编委。

7、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

1、在思想政治上肃清了五明错误思想的影响。

2、在组织上加强了党对报纸的领导,加强了报社的领导力量。

3、在办报方针上依群众路线,号召“全党办报”。

4、在作风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5、在新闻理论上,强调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

8、廖承志对我国新闻事业作出哪些?

答:

1、1929年领导出版中国海员总会的《中国海员》合刊,创办《赤光》。

2、1936年担任红中社外交编译工作。

3、1937年创办《解放》周刊,并负责编辑《斗争》杂志。

4、1941年4月在香港创办《华商报》。

5、1946年7月至1949年3月任新华社社长。

6、1947年7月在山西领导建立第三个“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7、还任过《解放日报》社长,8、1949年6月任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处长。

9、为什么说《共产党》月刊是我国的第一份无产阶级的刊物?

答:

1、这里是与改组后的《新青年》比较而言的。

2、区别在于改组后的《新青年》仍保持着过去的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合作的形式,并刊登他们的文章,以反映他们的思潮,登载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介绍苏俄革命和建设的文章还不占主要地位。

3、《共产党》周刊专门并着重宣传共产党知识布尔什维克的建党经验及列宁的有关学说。

4、编辑人员是由共产党发起组的成员担任。

10、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有四点:

一、他们先是披着宗教的外衣,后来又披着商业的外衣在中国办报,实际上是在为资本主义国家侵略中国和维护这些国家的在华利益摇旗呐喊。

二、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大多数是中国通,他们的中文都很好,有的还能讲流利的奥、闽、沪等方言,有的能翻译中国的古文和古典小说,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风土人情都非常熟悉,这些都为他们办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有些在中国办报的个国人直接参与了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有的干预中国维新运动,有的出面干涉租界的诉讼等。

四、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口味,他们所办的报纸大多聘请中国人当主笔或编辑工作,按照中国读者的习惯的书册或直行排字,尽使报刊中国化,在宣传上大唱古俭经,标榜“替中国人讲话”,以搏得中国读者的好感。

??

1、应该怎样评价在中国办报的外国人及其所办的报刊?

答:

1、办报的外国人不都是文化特务政治间谍。

2、所办报刊也有对中国人民友好的。(所办报刊有:美国人鲍威尔父子的《密勒比评论报》、美查的《申报》等。)

3、4、所办报刊也在中国传播了知识。

4、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培养了人才。

12、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它的发行有何意义?

答:宋朝小报盛行的原因是:

1、封建王朝内忧外患交加,无暇顾及。

2、人民群众关心抗金斗争时局。宋朝小报发行的意义是:

1、冲破了封建王朝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2、开始使报纸成为商品。

3、使报业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经营的事业。

13、《时报》在报刊业务上做过哪些改革?

答:

1、在报纸上首创“时评”专栏。

2、首创报纸周刊。

3、编排“务求醒目”

4、首创一张报纸分为一版、二版、三版、四版两面印刷的这种形式。

14、梁启超提出的四项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

答:四项办报原则是:

1、宗旨定而高。他认为报纸的最高宗旨是“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

二、思想新而正。他认为报纸宣传的思想“不可不新”。

三、材料富而当。

15、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短暂繁荣的原因是什么?

答:

1、旧法律的废驰与新法律的保护。

2、南方各省新政权支持的原因。

3、民国以后成立的形形色色政党,一部分资本家纷纷办报来宣传自已,希图在新政权中捞到好处和借机发财。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开展过哪些活动?

答:举办新闻班,聘请徐宝璜为教授主讲新闻学,聘请邵飘萍讲采访学,开始了大学新闻学教育,创办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新闻学研究刊物《新闻周刊》,出版了第一本新闻学著作是徐宝璜的《新闻学大意》,第一本新闻采访专著是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

17、《新青年》是怎样的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

1、《新青年》分为三人阶段来分析它:(1、1915年-1918年是急进的民主主义刊物。

2、1918年-1921年是社会主义刊物。

3、从1921年-1926年是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

2、它的?谌菔牵海?、提倡民主反对封建。

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早期地宣传提倡了科学民主是反对封建主义的前期的亲文化运动的堡垒,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的战斗堡垒,它所全力进行的反对封建主义思想斗争,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扫清道路的作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在五四运动中的宣传又为五四运动指出了方向。

18、《每周评论》是怎样一份刊物?它在五四运动中的功绩是什么?

答:《每周评论》是报导和评论事实的刊物,它的宣传内容:

1、大力宣传十月革命,反映了世界革命交潮。

2、在中国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3、揭露和攻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4、报导了劳工生活,使人们了解工人阶级生活状况。《每周评论》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工人运动相结合和《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的重要报刊之一,在五四运动的思想准备方面起了极大作用。

19、五四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有哪些重大的突破性改革?

答:1: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

2、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得到了广泛运用。

3、副刊有了很大?、中国记者走向世界。

5、开始了新闻学研究。20、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答:六刊一报:《教育与职业》1922年、《生活》1926年、《大众生活》1935年、《生活星期刊》1936年、《抗战》三月刊上海、《全民抗战》三月刊重庆、《生活日报》1936年香港。邹韬奋永远地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做人民的喉舌,强烈的事业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对读者来信十分重视,总是用“全副精神”答复,他还教育编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交待要清楚,选择要精当,他在选择原稿时,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对刊物的内容和格式坚持统一的观点,此外他的严肃的工作作风还表现在不许刊物上有错别字,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1、《新华日报》是怎样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

答:

1、坚持合法斗争和不合法斗争相结合。

2、有理有利有节有所为有所斥为。

3、违检混检暴检。

22、反“客里空”是怎么回事?

答: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连载了萧之翻译的苏联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里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里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个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在我们新闻阵营中肃清“客里空”,《晋绥日报》的反“客里空”运动在人民新闻事业设过程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A、汉

B、唐

C、宋

D、明

2、在我国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是()

A、《中国丛报》

B、《广州周报》

C、《广州记录报》

D、《蜜蜂华报》

3、最终发展成为英美诸国在华总的言论机关的是()

A、《上海新报》

B、《字林西报》

C、《申报》

D、《新闻报》

4、《申报》创刊于()

A、1882年4月

B、1893年2月

C、1868年9月

D、1872年4月

5、维新派最重要的机关报,也是这一时期宣传维新变法最具影响力的报刊《时务报》创刊人是()A、黄遵宪

B、梁启超

C、康有为

D、唐才常

6、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报刊政论家的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王韬

D、严复

7、《新民丛报》的宗旨是()A、“开民智”、“造新民”

B、“主持清议,开发民智”

C、“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D、倡新学、开民智、育人才、图富强、鼓吹变法

8、辛亥革命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报刊是()A、《中国女报》

B、《中国日报》 C、《神州日报》

D、《大江报》

9、1905年11月,在东京创刊的同盟会的第一个机关报是()A、《大公报》

B、《时报》

C、《大江报》

D、《民报》

10、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新闻出版的专门法规是()A、《报章应守法规》

B、《报馆暂行条规》

C、《大清报律》

D、《大清印刷物专律》

11、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A、黄远生

B、邵飘萍

C、刘少少

D、徐凌霄

12、创办并长期担任《新青年》主编的是()A、胡适

B、陈独秀

C、李大钊

D、蔡元培

13、五四时期,毛泽东办了()这一革命学生报刊

A、《天津学生联合会报》

B、《新湖南》

C、《湘江评论》

D、《少年中国》

14、最早以《劳动歌》为题译载了《国际歌》歌词的是()A、《劳动界》

B、《劳动音》

C、《劳动者》

D、《劳动与妇女》

15、连续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和其他作家的大量作品的是(A、《觉悟》

B、《学灯》

C、《晨报》副刊

D、《京报》副刊))

1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于()A、1919·

4B、1918·10 C、1920·1

2D、1919·12

17、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专业刊物是()A、《东方杂志》

B、《北京大学月刊》

C、《实际应用新闻学》

D、《新闻周刊》

18、第一个中央机关报《向导》是在()创刊的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浙江

1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报刊()A、《劳动周刊》

B、《工人周刊》

C、《真报》

D、《中国青年》

20、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月报是()A、《政治周报》

B、《热血月报》

C、《中国军人》

D、《真报》

21、1926·9新征公司《大公报》继刊,由()任总编辑

A、吴鼎昌

B、胡政之

C、张友鸾

D、张季鸾

22、中国境内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创办的时间是()

A、1920

B、1922

C、192

3D、1924

23、中央广播电台1928年8月在()开始播音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浙江

24、新华通讯社的前身是()

A、红色中华社

B、红色中华通讯社

C、中央通讯社

D、国闻通讯社

25、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机关报是()

A、《红色中华》

B、《红星报》 C、《斗争》

D、《青年实话》

26、1937年8月,邹韬奋创办了(),大力宣传全面抗战

A、《生活日报》

B、《生活》周刊

C、《抗战》三日刊

D、《全民抗战》

27《新华日报》创刊于()

A、1939

B、1941

C、1937

D、1938

28、《文汇报》的创办人是爱国人士()

A、邹韬奋

B、史量才

C、成舍我D、严宝礼29、1947·6()发表了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部分情节,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

A、《文萃》 B、《新民报》

C、《晋绥日报》

D、《译报》

30、1948年4月2日()接见《晋绥日报》编辑人员,并发表重要讲话

A、陈毅 B、周恩来

C、毛泽东 D、刘少奇

二、多项选择题(10%)

1、从1906年到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报刊出版法律有()A、《大清印刷物专律》

B、《报章应守规则》

C、《大清报律》

D、《大清律例》

E、《报纸条例》

2、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报纸有()A、《世界晚报》

B、《立报》

C、《民生报》

D、《世界日报》 E、《世界画报》

3、下列属于传教士办的报刊有()A、《遐迩贯珍》

B、《六合丛谈》

C、《中外杂志》

D、《字林西报》

E、《子子刺报》

4、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限制新闻出版,而挑起的一系列事件有()A、羊枣事件 B、较场口事件

C、下关事件 D、新生事件

E、“诚言”事件

5、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主要报刊有()A、《观察》 B、《新路》

C、《大公报》 D、《文萃》

E、《大学评论》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局面的终结,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2、历史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创刊于1815年的()。

3、1895年11月中,强学会成立后,将《万国公报》改名为

。4、20世纪初,革命派和保皇派报刊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在《新民丛报》和()之间展开。

5、1909年至1910年两年内,()在上海相继创办了《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民国以后,被人简称为“坚三民”。

6、()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

7、《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创刊于广州,()担任首任主编。

8、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创办人是()。

9、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的第一张机关报是()。

10、上海三报于()年停刊,国民党新闻事业在大陆瓦解。

四、名词解释(15%)

1、苏报案

2、癸丑报灾

3、邵飘萍

4、四大副刊

5、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15%)

1、《民报》和《新民丛报》论战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2、五四时期新闻报刊业务有哪些新发展?

3、简述《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20%)

1、试论近代在华外报对我国的影响?

2、反“客里空”运动及其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D3、B

4、D5、B6、C

7、A8、B9、A

10、D11、B12、B

13、C14、C15、C

16、B17、D18、C

19、A20、B21、D

22、B23、C24、B

25、C26、C27、D

28、D29、C3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E

3、ABC4、ABC

5、ABCE

三、填空题

1、小报

2、《察世俗每月统计考》

3、《中外纪闻》

4、《民报》

5、于佑任

6、黄远生

7、毛泽东

8、E·G·奥斯邦

9、《新华日报》

10、1947年

四、名词解释 1、1900年《苏报》由陈范当馆主,开始具有进步的政治倾向,爱国学社成立后,《苏报》与该社联手,这时,《苏报》成为革命组织爱国学社的言论机关。《苏报》在章士钊主持下,革命言论达到最激烈程度。引起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的惊恐与忌恨。派人包围《苏报》馆和爱国学社。后邹容被迫害致死。章太炎出狱后,东渡日本,担任同盟会的《民报》主编。

2、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国民党系统报刊连续报道真相,声讨袁世凯。袁世凯乘机对新闻出版事业进行摧残。到1913年,辛亥革命前后发展起来的500多种报刊,只剩130种。这一年是癸丑年,故称“癸丑报灾”。

3、笔名阿平,素昧平生,浙江金华人。作为《申报》特派员,先后撰写了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大型日报《京报》。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个全才。著有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

4、到五四时期,报纸副刊改变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知识、新思想的园地。在这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四大副刊”:北京《晨报》副刊、《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重视报纸副刊,是我国现代新闻史的重要特点。五四时期“四大副刊”的重大改革,为办好新式副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5、“时务文体”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维新运动前,报刊上流行的仍是一种八股文和桐城派古文相结合的混合文体。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利用报刊极力倡导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政论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载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

五、简答题 1、1革命还是改良2建立民国还是实现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2、1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得到广泛运用2副刊一改先前的消闲性质,成为介绍新文艺、新思想、新知识的园地3报刊政论的内容与形式均有发展4新闻学术研究与新闻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3、《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军事委员会的机关报。内容十分丰富,有社论、要闻专电、消息、前线通讯、战绩、捷报和国内外时事。并设有17个专栏,图文并茂、通俗生动。被称为“战士的良友”。担负着党报和军报的双重任务。

六、论述题

(1)

1、在政治上,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为殖民主义政策作辩护。

2、在经济上,行情、船期、广告是其主要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中华民族经济的发展。

3、在文化思想上,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有一定启蒙作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封建守旧观念是一个巨大冲击。

4、在新闻观念与报刊业务方面有更直接的影响。A、报刊观念方面B、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的设置方面。C、物质技术方面

(2)

1、“客里空”是《前线》中的一位爱吹牛拍马、瞎编乱造的战地记者。1947·6·15《晋绥日报》发表剧本中相关内容,并借用“客里空”作为一切不真实的和弄虚作假的新闻工作作风的代名词。随后,解放区兴起反“客里空”运动,号召解放区报纸开展自我批评。通过反“客里空”运动,解放区报纸通讯社都认真检查工作,新闻业务有很大改进,更加重视和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2、当前,尤其要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3、当前的一些新闻失实表现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

中国新闻事业史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露布:起始于汉魏,是一种在帛制的旗子上书写文字,通报四方的传播媒体,内容主要是传递军事捷报。公开性,时效性强,传播面广,是报纸诞生前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传播媒体之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选择10分(10题) 名词解释10分(2题) 简答 40分(4题)论述40(2题) 选择1、到唐代已出现新闻、编辑、等名词。2、唐朝时我国最早由报纸的朝代。——敦煌进奏院3、明......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中国新闻事业史》主要知识点一、常识掌握部分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2、我国唐朝出现古代报纸一是有文献为考,对唐代“开元杂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 讲义

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 主编学习新闻事业史的目的和意义新闻: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1、新闻理论:新闻理论研究始于17世纪末的德国,当时有人以报纸工作为研究对象撰写学位论......

下载《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及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新闻事业史》名词解释及中国新闻事业史纲要及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