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利局关于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情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水利局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情况的汇
报
河口区水利局(2012年8月24日)
近年以来,区水利局抢抓实施黄蓝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为我区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行业支撑和保障。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河道治理工程为依托,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 近年来,区水利局把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放在重要位臵,加大生态河道治理、湿地生态保护工作力度,大力实施水系生态综合治理,生态水系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2006年实施了挑河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28.12公里,土方180万立方米,配套建筑物7座,两岸绿化3420亩,投资1918万元。二是2007年实施了马新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1.81公里,土方128万立方米,建筑物5座,投资899万元。三是2008年实施了草桥沟综合治理工程,疏浚干流28公里,支流3.55公里,新建道路8.5公里,投资1411.7万元。四是2009年实施了神仙沟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47.87公里,投资1000万元。五是2011年实施了潮河疏浚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9.95公里,配套建筑物9座,动用土方135.8万立方米,投资2830万元。六是2012年实施马新河综合治理工程,疏浚河道19.6公里,复堤13公里,配套建筑物13座,投资1300万元。七是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工程效益凸显。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拦截地下海水入侵,降低地下水位,促进自然生态修复,按照“水路林一体化,突出综合效益”的理念,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自2006年开始实施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工程。该工程位于我区北部,全长36公里,横贯潮河、马新河、沾利河、草桥沟和挑河五大排河。该工程的实施,盘活了河口区北部百万亩滩涂,极大的带动河道北部盐及盐化工“银色”产业的发展,为河道南部高效生态农业“绿色”产业的崛起提供了可靠保障,以滨海大道绿色生态河为轴线,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海洋经济隆起带。
二、扎实推进田间节水工程,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区水利局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我区共计实施田间节水灌溉工程7项:一是实施了义和镇现代化节水灌溉示范工程,总控制面积0.22万亩,共衬砌中心渠道1条,长1.23公里,衬砌农渠24条,长13.9公里,新建各类建筑物24座,投资183万元;二是义和镇西南片节水灌溉项目,总控制面积1万亩,衬砌支渠1条,长1.56公里,衬砌斗渠2条,长1.9公里,新建各类建筑物28座,总投资120万元;三是六合乡西南片节水灌溉项目工程,总控制面积0.5万亩,渠道衬砌15条,共计6.53公里,新建建筑物提水盘15座、毛门293座,总投资142.05万元。四是义和镇北大片田间节水灌溉工程,工程控制面积1.2万亩,衬砌支渠1条长1.63公里,衬砌斗渠10条,长9.75公里,新建配套建筑物86座,测量水设备11座,总投资452万元。五是东水源灌区南林场片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工程控制面积2000亩,修建并衬砌斗渠,长1360米。衬砌农渠9条4250米,同时新建农门、斗门、量水设施等建筑物119座,维修农门5座,概算投资98.01万元;六是2011年实施义和镇三合片、义和镇王集水库北片、河口街道西五片和新户镇北李片田间节水改造工程,总投资630万元,共动用土方97.8万立方米,衬砌改造各类渠道42.8公里。七是2012年实施仙河镇镇东片田间节水项目,控制面积0.53万亩,投资826万元。
三、抓好水土保持工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水生态及环境建设成绩斐然
一是全区水环境总体规划由北京大学、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二是实施了城区路域绿化和水网生态绿化工程,实施了沾利河绿化、六支渠、东水源、河王渠、挑河等水系绿化,高标准完成水系绿化51公里,城郊绿化31.1公里。三是实施了沾利河流域老鸦片、南李片、薄家片、五村片风沙治理、神仙沟流域未动风沙片和孤东风沙片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9平方公里,耕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实施了北水源疏浚治理工程、孤东-孤北干渠疏浚治理、义太支渠综合治理、六合乡三干疏浚治理工程、义丰干清淤和丰产河清淤工程、义和镇王集水库南片、仙河卫东水源配套工程、河口街道三合片和六合街道一支沟清淤治理工程。工程的实施极大的提高了我区的水土保持能力,增强了农业生产抗御干旱、洪涝的能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五是水景观建设扎实推进。结合城市开发和水文化建设,2007年实施了挑河水系景观和羊栏河水库衬砌景观建设,完成投资2200万元,形成了集水景观、水文化、休闲、旅游多功能为一体的观光风景带;2010年实施了西湖拓宽改造土方工程。整个工程概算投资2000万元,截至目前,湖体开挖土方工程已经完成,景观工程正在扎实推进。
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
先后经历了土坑塘、坑塘衬砌、小康型饮水到城乡饮水一体化四个阶段,我区自2004年按照“标准化建设、多渠道融资、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开始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008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户户通,户户通率100%。共铺设PE管线2802.2公里, 其中铺设主管线51.3公里,支管线261.9公里, 入户管线2489公里,总投资3974.8万元。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供水,水质达到了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012年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智能化管理及村内管网改造工程。工程改造主管线3.7公里,支管线34公里,实施4633户智能化水表改造,投资492万元。
五、引黄蓄水能力不断增强
全区共有小
(一)型水库10座,小
(二)型水库69座,总库容6278万立方米。其中油田小
(一)型以上水库5座,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全区总蓄水能力达到1.8亿立方米,“十一五”期间完成水库除险加固2座,增容改造2座,蓄水能力不断增强。今年,我区1月27日开始引水,6月2日结束,共引蓄黄河水1.5亿立方米,保证了我区的春灌用水需求,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六、防潮减灾工程积极推进
我区沿海防潮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石质海堤,另一类是土质海堤。目前,我区沿海石质海堤主要为孤东海堤,长度为31.5公里,防御标准较高,可达20年一遇;土质海堤主要在我区北部沿海,总长95.2公里,由区政府组织建设或企业自行建设。另外,在我区北部沿海仍有65公里需要建设防潮堤,目前北部沿海防潮堤建设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数模、物模实验报告编制工作;河口采油厂委托胜利油田设计院编制了可研报告,并上报胜利石油管理局规划处;地震安全评价已完成,海域使用论证正与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签订合同,环评报告已与山东环科院签订合同,安评已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评价中心签订合同,防潮堤水土保持方案已委托水利科学研究院编制。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灌区工程配套不完善。近年来,虽然我区连续实施了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但目前多数干、支渠还没有实施衬砌,水利用系数不高,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二是田间灌溉工程缺乏。我区田间节水灌溉面积仅有3.1万亩,田间有灌少排、渠系不配套、大水漫灌粗放低效的灌溉模式仍然突出,严重影响了用水方式转变。由于该项工程投资以市级资金补助为主,且补助标准较低,致使该项工程推进较慢。三是河道防洪减灾能力有待提高。我区骨干河道虽经周期性治理,但与防大洪、抗大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生态河工程,虽然目前河道开挖已完成,但建筑物尚未配套完善,工程的综合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生态环境亟待改善。我区水土流失面积719.5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4%,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为494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68.7%,目前已治理面积27.4平方公里,仅占流失面积3.8%。五是防潮体系不完善。我区北部沿海防潮堤多为土堤,防御标准低,且仍65公里需建设防潮堤,由于工程投资巨大,涉及问题复杂,推进缓慢。防潮体系不完善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八、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报告2007年是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阳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
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当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面临一系列新的重要机遇。从国际上看,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循环经......
2018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
第一课 我的家乡——爽爽的贵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家乡贵阳概貌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贵阳”的情感。2.了解家乡贵阳主要的名片。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
2016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调研报告贯彻落实中共市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大势大局。本人通过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的初步调研,撰写此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