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导学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语文都江堰导学案”。
《都江堰》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探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价值,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2.理解文章的深刻立意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提炼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搜集材料,培养学生探究式阅读的能力。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理解文章深刻的立意,使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达到创造。课型:新授 教学方法:
1.通过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整体结构。2.采用启发、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余秋雨(1946—),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后历任该校讲师、教授,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曾分别获得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率先在国内以专著对世界上14个国家戏剧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平行比较研究,又率先系统地以观众心理学研究了戏剧的审美生命,以文化人类学研究了中国戏剧文化。主编有《外国现代艺术大辞典》。1987年由国家科委、文化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三、背景回放
都江堰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在四川都江堰市西北岷江中游,创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留存的罪古老的生态水利工程。它以无坝饮水为主要特征,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跳进,根据江河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分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建造十分巧妙。它所运用的水利工程学,成为人类历史上水利工程的创举,至今还使人不得不赞叹建造者的独具匠心,因此也吸引了许许多多后人的驻足观赏,使人不得不钦佩人类尤其是中华文化中科学家的聪明和智慧。2000年11月都江堰与青城山被联合果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但是,人们研究都江堰的建造史时,却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原来,这座奇观的建造者竟然是当时的一位蜀郡太守。余秋雨在四川青城山时与都江堰不期而遇,被深深地震撼了,写下了这篇名文。
四、为加点的字注音并注意划横线的字形
屏障旷野惊悸.邈.远颓.壁残垣.废弛汩汩..庇.护濡.养 灌溉突兀.雕塑.修缮.卑处一隅.炫耀履.历震颤.喧嚣.
障碍强悍遴.选浚.理雍容大度长锸玉玺.铁戟.圭臬..
韬略笨拙.澄.澈淤.泥精神焕.发颈.项祭奠.坍.塌繁衍.
竹篾.针砭.山麓.傩.戏众目睽睽..祈.求钹磬..三年五载.
怦.然心动虔.诚膜.拜
五、总体感知(独立探究)
1、概括文章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1)第一部分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为什么这样说?
(2)第二部分的水有怎样的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第三部分不再写堰,转为写人,是否背离了主题?
(4)卒章显志,本文的第四部分有这样的特点吗?
2、文章题为《都江堰》,却多次提到长城,为什么这样写?
六、深入研究(合作讨论)
1、“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具体指什么样的走向?跟文章有什么关系?
2、“长锸”指什么?“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又指什么?它们之间的反复辩论的含义是什么?
3、“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请你替诸公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小结
七、迁移练习
仿照《都江堰》的构思特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历史反思随笔。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都江堰》导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年级 高二 编号 RJB-XSW-02 课题 《都江堰》 集体备课时间 2011-3-21参备人 高二语文组全体成员 主备编制人质检人审核人编制时间 2011-3-12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识......
都江堰学案. 山东淄博一中 李太永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二、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三、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
大城小学高效课堂语文导学案【年级】五年级【课题】习作【周次】第八周【课时】第三课时【主备人】程北玲【初审人】【复审人】【使用日期】 2012年4月18日【教材版本及册数......
导学案分配情况:王桂香《藤野先生》《敬畏自然》《好嘴杨巴》《诗词曲五首》田春艳《我的母亲》《罗布泊,消失的仙湖》《送东阳马生序》《俗世奇人》赵桂杰《我的第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