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_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54: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形成教育。”学生的生活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思想品德知识的意义之源。《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认知实际,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琐事,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联系点,用学生生活中良好的思想状态认识学习教材、深化教材,以求得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之所以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能促使学生的有效学习,很难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就书本论书本,就知识而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生活。所以,只有最大程度地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取得真正的效果。为此,我不断地探索积累、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寻找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途径,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一节成功的课,新课的导入是关键。前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地、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首要的就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为他们所熟知的日常生活入手,即新课导入生活化。以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中的《爱在屋檐下》这一课为例,我在上课前先让学生欣赏《爸爸妈妈》MTV,让他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体会孝敬父母的感受,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反思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行为。并让他们各自谈谈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来评评谁最孝敬父母。经过动员,学生学习兴趣马上提高了,纷纷述说自己在家中是如何孝敬父母,惟恐自己落后。就这样,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带着浓浓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

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

教学需要一个过程,而整个过程的组织形式不能生活化,教学的效果定会大打折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里,在平等、友爱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大胆地探索。教学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差异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但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深受学生喜爱,也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责任,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跟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总结。再而我们以聊家常的形式探讨:“你现在扮演了哪些角色?又有哪些责任?今后又将扮演哪些角色?你的责任又会是什么?”学生也对我提了类似的问题,然后我们共同总结。整课堂师生始终是在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敲门砖,教学过程中不可居高临下,搞教师权威,而应该不拘束地、不死板地进行探讨和引导。课堂的组织形式也应当灵活、生活化,使学生放得开,不觉得是在教室中、在老师的监视和强迫下学习。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主要是教材,但教材只是凭借的材料和工具,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

第一次上《丰富多样的情绪》这节课,我所设计的有关情绪体验的情境都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第一遍教学下来就感觉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缺乏一定的激情,教学效果平平,好像还缺了点什么?下课后我与同行、学生及时进行了探讨,在交流和反思中,我意识到: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激起学生丰富情感体验的源头也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问题是伴随学生成长的首要问题,但除此之外,学生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体育娱乐、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等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没有关注到初中学生生活的扩展性和生活经验的丰富性,而是主观地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完全等同于学生的生活,将学生生活的片段等同于生活的全部,这不仅遮蔽了学生生活的丰富性,造成学生的情绪体验的单调性,也使整个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无异于隔靴搔痒。想到这些,我立即着手修改原来的教学目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生活身心发展特点和关注取向,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生活实际中寻找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环节,完善教学细节。

在九年级《认清基本国情》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特意去找了一些相关视频资料,自己进行剪辑并加入大量的生活实例,丰富教学的内容。把学生从死板地文字概念中带到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更为深刻和直观地去了解我们的国情,并引导他们学会去分析和评价现实世界。

四、教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活动的生活化。

美国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 I hear,I forget; I see,I remember;I do,I undenrstand.”(听到的,过眼烟云;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体验更深。)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践,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思想品德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因此,在课前或课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我在讲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这一新课之前,我首先布置学生做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自己所认识的人中有多少曾在商品交易中上当受骗,而受骗后怎样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学生通过实际调查采访,使他们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方面要求执法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样处理教材,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了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又发展了新的情感、能力和觉悟。

五、课外生活积极互动

课外生活积极互动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补充。

学生毕竟是学生,在成长和学习的过程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看待学生不能只看到坏的一面,应当多看到好的一面。每个学生都有没被人发现的潜力,一旦潜力被挖掘出来,定会有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课外生活中应多激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除了要多激励学生外,沟通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激励和有目的性的沟通,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落实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所以,课外生活的积极互动,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必要补充。结束语: 人的品行是在生活中养成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思想品德课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与生活分离,失去生活的依托和保证,教学就容易流于虚空。生活化教学,不仅是思想品德新课程的要求,更是德育魅力产生的源头。总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只有让学生贴近生活、真诚对话、亲历体验,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驱动力。真心实意地去感受、表达和实践,从而达成最好的教学教育目标!

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

《思想品德》七年级教材于去年秋和广大师生见面了,课文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引导初中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帮助同学们认识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它一改生硬、陈旧、传统的说教方式,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笔者在为期一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就如何体现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

一、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操作要求为:课前准备,明确课程学习主要内容、要达成目标重、难点,明确学习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有什么联系点,引导学生回忆或组织参与现实生活;课堂教学,以学生直接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唤起学生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注重知识(技能)迁移、知识(技能)学习的内化,体验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引发运用知识(技能)的欲望。课后拓展,反思课堂学习体验,引导运用知识(技能)参与实践、提高认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走进父母心灵》一课为例,课前我让学生填调查表: 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有下列哪些行为:()

A、爱偷看日记、偷听电话,侵犯隐私;B、不信任我;C、冤枉、爱唠叨 ;D、思想陈旧,老古板 ;E、小题大做,爱用命令的语气 ;F、老爱说,你看别人怎么怎么样。

上课时我让学生分组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然后我用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当我14岁时,我感到父亲是天底下最不通情理的人”引入课题,同学们一下就产生了共鸣。我就让学生用小品等形式表演了与父母发生的各种冲突,大有与父母不能同处天下之势。借助这敏感的共有话题,我将全班8个小组分成两大块,从两个角度去探究“为什么?”,一是从父母的角度,二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通过各小组的热烈讨论,小组再形成综合意见,下面就是来自两个角度的各小组的部分发言

孩子角度:我们长大了,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拥有对自己的事情的决策权;父母这样做我们不能理解;

父母角度:我们上班太忙了,没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想了解孩子现在思想的情况,无奈,只好偷看他的日记了。偷听,寻问打电话,那是孩子太小了,怕他处理不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唠叨,那是每天对他们提个醒,对他放心不下,担心他们结交损友,受到伤害。关于购物,现在孩子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好攀比,希望孩子能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体谅父母的难处„„。

通过合作探究,找出了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转载自本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我又启发学生,“如果将冲突进行到底,将产生什么后果?”学生的发言是“家庭不和谐”“离家出走”、“甚至去自杀”。如何解决与父母的冲突呢?当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给学生讲述几个父母以自己的生命换得子女生命的故事,强化“爱”的情感体验。许多学生听了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此时我又注意及时引导学生结合切身体验谈对父母的感情。其中某班一女生眼含热泪,讲述在一次旅途中出现车祸的刹那间,父亲为保护她而自己受伤时,声泪俱下,表达了一个少年对父亲发自内心的热爱,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有了上面的铺垫,出谋献策,支招,化解“爱的冲突”的方法便不言而喻了。我趁热打铁,布置了课后践行作业,“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主动与父母沟通,化解“爱的冲突”,倾诉自己对父母的爱。这堂课学生通过课前调查准备、课中合作探究,自己去感悟在生活中如何走进父母的心灵,解决生活中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困惑,从中学会了如何用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父母。

二、教学生活化要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法的突出特征,也是生活化教学策略成功实施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经历呢?我想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是对它的最好诠释。即: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操作、去实验、去做事情;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将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余时间还给他们。具体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课后注重实践和同学间的评价,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故事、小品、情景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教和学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非单纯地讲教科书;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例如,我在“善于与人交往”一课中,练习“微笑”交往、“礼貌”交往、不同场合的坐姿训练,学说生活中如何答谢感激的语言训练等,使“学、说、做”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也是取得成功的名片。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练习、表演、比赛、评价,学生获得成功感,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乐学。在此基础上,我又布置了“问卷小调查”,让学生在采访调查中去践行文明交往行为,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学、说、做”,在实践中去发展能力,学会创新,去获得文明交往的成功体验。您可以访问本网(www.daodoc.com)查看更多与本文《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相关的文章。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扩大。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致使很......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之实践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之实践【摘 要】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传统......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文/王海荣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时期,多数中学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依然采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喜爱程度。而在仅依靠课本进行......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论文

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比重也在逐年扩大。然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严重脱离实际生活,致使很多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形同虚设,不仅......

下载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