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_读四大名著心得体会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41: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读四大名著心得体会”。

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 《西游记》读后感

众所周知,《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翻开了《西游记》,就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我在读这本小说时常常有一种共鸣感,想必这是我内心深处对于中国人的思考和曹雪芹当时的想法有些相同吧!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优麒麟辖,不优凤凰管,又不优人间王位所拘束”,闯龙宫,闹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称王,可以说已经叛逆得无所畏惧了,但最终还是受到了其师傅紧箍咒的压制。孙悟空其实就是封建社会革命者的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叛逆有创意,他始终在追求一种新的生存状态,不受约束,但是他摆脱不了长期累积起来的力量的制约,就像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内摆脱不了封建势力的统治。

总之,我觉得大多数人对于自己的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方面较为安于现状,缺乏一种开拓进取,寻找更大创新的精神。如今是一个远离神话的时代。日常生活过于现实,使充满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话绝非幼稚的产物,它有深邃的哲学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谢林在他的名著《艺术哲学》中说:“神话乃是各种艺术的必要条件的原始质料。《西游记》是中国神话小说的颠峰,也是神话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国的神话文化渐渐没落了,神话不被人重视,连《西游记》也少有人问津,只有孩子们会被孙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们抱有对未来浪漫的、梦幻般的希望。”对于“英雄”这个词有许多不同解释。《辞海》中说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说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胸。我认为,英雄是那些顽强地掌握自己命运,并为崇高理想而奋斗的人。孙悟空无疑是英雄的典型,他为了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不怕与一切进行斗争。正因为这种对抗的差距悬殊,发自内心而拼尽全力的抗争才显得悲壮。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士才能凸现出其英雄本色。

读《西游记》,让我觉得中国人缺少这种甘为英雄的精神,太安分守己,缺乏敢于竞争的精神。

《红楼梦》读后感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三个阶段。如果文学史正是人类情感史的一种反映再现,那么《红楼梦》一书在时代中的位置就更加清晰了。宛若一座拱桥,她正好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由此看来,《红楼梦》一书和我们这个时代的距离也更加鲜明。作品呈现的古典画卷如此全面逼真地保存着过去时代的影响,使我们得以从中品位出古代人和现代人在情感领域巨大而微妙的异同。我们悲喜交加地看到,人类情感史和理性史一样是在向前进化着,尽管进化的轨迹是如此沉重而迟缓,一步一个脚印,前仆后继,包括血和生命的代价,转眼间焦头烂额,各奔东西。

现代人仍能从灰飞烟灭中感受到强烈的力与美,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共鸣的感情中正夹杂着水中望月、雾里看花的疏远与隔膜。这个时代一多半的男人择偶时会选择薛宝钗,至于癫狂情痴的怡红公子,失去他显赫的门第,他在一多半女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文不值。现代人的眼泪肯定越来越少,比过去至少少一条黄河的水份。不知道这意味着情感的荒芜干旱还是精神上的愉悦幸福。人们在情感上变得聪明多变,也更加蒙昧狡猾。他们经常处于言不由衷、情感与理智相悖离的状态,胸怀理想但并不听从理想的召唤。他们有七情六欲,但往往跟情感背道而驰。如果说古典情感时代个人情爱的悲剧来自家族和社会,几无可调,但毕竟是在前进着。

珠泪滚滚冲跨了红楼,雕梁画栋堆满了石头,昔日的富贵温柔埋进了荒坟野冢。幸亏木石前盟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假如成为事实,接踵而来的柴米油盐的家庭生活对宝哥哥和林妹妹而言,不啻于另一场崭新的噩梦,婚后一个爱招惹女人一个爱吃醋,这样下去婚姻能维持多久?其实金玉良缘只不过是张有名无实的过期银票。貌合神离、行尸走肉般的夫妻生活,不是陷入了另一种苦难方式么?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烟般的风花雪月一去不复返了。理想和现实的双重毁灭、精神和肉体都无法取得胜利。恋爱变成病根,女人成了婆姨,男人成了女婿,大观园内一群贵族男女成了世人叹为观止的情爱玩偶。

然而,现代人并不见得会比古人轻松到那里去,相反,他们保存精神之爱的难度更大,阻力不仅来自社会,更主要来自人心本身,它蕴藏的愚蠢和激情似乎仍然大有潜力。斩断了旧问题,繁杂的新问题又在涌现,时代的问号就像一只此起彼伏的九头怪。

人类是万物之灵长,但有时结解决一个难题,却要耗费数千年之久。从《红楼梦》一书到当代文学,这近三百年的时间也许离集体解疑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时间还差很远,人们仍在迷茫,情感的艰难状态仍然是一个悬念。为报答三生石畔神瑛使者的灌溉之恩,下世为人的绛珠仙子决定把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他。这一感人至深的引子,使得书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古典美的哀婉和感伤。华丽唯美的描情绘景、工整严谨的诗词行文,无边的现实主义的写作规范……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作者都将古典文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但是社会的进步,已经彻头彻尾地改变了中国人对感情的态度,速食爱情,闪婚,闪离,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不是恰好证明了物质恋爱超越精神恋爱的社会现实吗?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古人两种高贵的精神品质: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但是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中国人有这样的决心但很缺乏。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多次下达《求贤令》。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现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在左右的人不要考虑出身,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贤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其次感触最多的是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但是作为一个人,他追求的只不过是吃好的喝好的,过自己想过的安乐日子而已。他的表现正好反映了中国人安于平凡的特征,很多老百姓把过上安稳日子视为最大的幸福并安于此,不再有更高的追求。在我看来,这才是近代中国被列强蹂躏践踏的真正原因,闭关锁国的目的不过是为了国人能安居乐业罢了。

再看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而各国国君呢,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魏国智谋的确很强,曹操的用兵堪

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可惜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

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性格上的一些共性的特征。俗语说:人心隔肚皮。既然古人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教训,那肯定是有不少互猜互疑的例子,也有很多阴险的人物,就像曹操和司马懿。然而周瑜的嫉妒心理在中国人身上也不少见,嫉妒邻居的有钱,活活烧死人家的儿子的悲惨事件也有发生过。

以上是中国人的一些缺点,当然,中国人也有令我们感到骄傲的地方,比如抗震救灾中国人的英勇与无私,对同胞的深情厚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等等。我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中国人,但愿大家能在生活中改变一下自己,只要我们都真诚待人,都锐意进取,国家必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眼中的四大名著

我眼中的四大名著纵观中国小说史,四大名著自然首屈一指,无与伦比,其极高的文学造诣令人叹为观止,也让后人大有不可超越之感。我也想了了几语,谈谈自己的看法,也算品读一番。中国古......

我读四大名著之

我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 假期里,我读了《三国演义》,读完后我有许多收获。 《三国演义》讲叙了在三国时期,三个大国:魏国、蜀国、吴国中的明争暗斗,但最终全归于晋国的故事,其......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面镜子

四大名著:中国人的四面镜子明代书商首提“四大奇书”。最近几十年流行起来“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小说能称得上名著的何止这四部?《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孽海花》„„......

中国人眼中的慈善

中国人眼中的慈善机械116班王飞飞学号:201107129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以飞快的速度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开始慢慢的了解到慈善。然而,......

读根鸟谈我眼中的儿童观

读《根鸟》谈我眼中的儿童观常州市新北区百丈中心小学赵晓丽第一次爱不释手地读儿童文学,打心眼里的爱,是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不知道我班哪个学生把杨红缨的《幸福的鸭子》放在......

下载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四大名著,谈我眼中的中国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