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_柏拉图哲学思想概括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41: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柏拉图哲学思想概括”。

敬文法哲学研习会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专业:法学理论

学生姓名:岳岚培 高寒梅 郭甜甜

指导教师:孙文恺教授 完成时间:2014年11月21日

前言.....................................................................................................................1

一、辨证学............................................................................................................2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2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2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3

二、格致学............................................................................................................3

(一)宇宙的形成........................................................................................3 1.开辟..................................................................................................3 2.质素..................................................................................................4 3.灵魂..................................................................................................4

(二)宇宙的分类........................................................................................4

三、伦理学............................................................................................................5

(一)个人伦理............................................................................................5

(二)社会伦理............................................................................................5 1.国家起源.............................................................................................5 2.哲学王的统治.....................................................................................6 3.社会等级.............................................................................................6 4.公有制.................................................................................................7 5.教育理论.............................................................................................7 结语........................................................................................................................8

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

摘要:柏拉图的思想是西方文化的奠基,在西方哲学的各个学派中,很难找到没有吸收过他的著作的学派。其思想理论涉及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等诸多方面,本文试图从内容上以其辩证学、格致学、伦理学三个方面为主线对柏拉图的主要思想进行梳理,以期对柏拉图的主要理论学形成初步认识。

关键词:柏拉图

意典

格致

伦理

前言

柏拉图的著作均采用对话体,这种写作方式承载了其丰富的哲学思想。关于柏拉图思想的分类,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是以时间分,另两种是以内容分。具体地讲,前者以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将柏拉图的对话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早期对话中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申辩篇》、《优息弗罗篇》、《克力同篇》、《查米德斯篇》、《伊翁篇》、《高尔吉亚篇》、《拉凯斯篇》、《门内科索斯篇》、《普罗泰戈拉篇》、《吕雪思篇》、《优息德谟斯篇》、《大希庇阿斯篇》。中期对话有《米诺篇》、《斐多篇》、《克拉底鲁篇》、《会饮篇》、《理想国》、《斐得罗篇》、《巴门尼德篇》。晚期对话有《智者篇》、《泰阿泰德篇》、《蒂迈欧篇》、《克里底亚篇》、《政治家篇》、《斐利布篇》和《法篇》。”①这种对话分期,学者们是大致同意的。但不同时期是否意味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者们持不同观点。有的认为,不同分期,其哲学思想截然不同。有的认为,柏拉图思想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内容分的有三分法和八分法,三分法由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任诺苦辣提斯首先接受。“所分的是

(一)辨证学或名学(Dialectic or Logic);

(二)格致学(Physics);

(三)伦理学(Ethics)。”②八分法则分为:认识论、理念论、辨证法、自然哲学、社会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哲学、灵魂论、至善论。③两种分法都有道理,相比而言,第二种分类更为得当。原因在于第一种分法,非细致研究柏拉图每一篇对话不能进行;而且分歧较大,比较不同时期思想的变化更是艰难。而第三种分法所分小 ①② 余纪元:《讲演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页。③ 参见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类可以归入三分法的大类中去,不如三分法精炼。本文遂采用第二种分类总结概括柏拉图的主要思想。

一、辨证学

“辨证学就是意典学,其中所论都是关于意典的问题,如意典的成立、意典的性质、意典的种类等等,所以也叫做意典论。意典的观念贯穿柏氏学说的全部,是他学说的中心,也是他学说的一把总钥匙,所以辨证学既别称为意典学,复亦①称为名学。”辩证法一词有四层含义:“1.寻常的问答或对话——这是它的原义;2.说话的技术——这是希腊一般学者,如辩士们的用法;3.用对话求知识的技术,引伸为哲学的别称——这是柏氏广义的用法;4.知识基本的工作,哲学盘石——意典——的探讨,哲学内部最基本的一门——这是柏氏狭义的用法。”②对话的原义一层层变化至哲学内部的基石,原因就在于,柏拉图认为思想就是对己说话。“意典非他,只是一类事物(A genus or species of things)的共同性质。”③

(一)意典的性质与意义

柏拉图认为,意典具有以下性质:普遍性、纯一性、永久性、独立性、实在性、目的性。意典是普遍的性质;这个性质是纯的单一的;因为普遍而抽象、抽象的自然没有形体、没有形体就不占空间和时间,所以就永久;意典没有变化当然不受外物影响,因而独立;意典是客观的、实在的;一切事物都有完满的理想(Ideal),这个理想便是它们的目的,就是意典。

“柏氏的意典有三重意义:1.本体上的(ontological);2.目的上的(teleological);3.逻辑上的(logical)。从本体方面说,意典是宇宙的真‘有’(Real being)事物的真如(Thing in itself)。......就其性质论,意典乃是变中之常、动中之静、暂中之久、多中之

一、散中之总、杂中之纯。宇宙一切变动不居的事物,不论属于自然界或人事界,都有个模型(Pattern)存于不变有常的本体界里面。这些模型就是一切事物之所趋向,因此也叫做它们的目的。意典是模型,所以就是这目的。”④宇宙现象本是杂乱的,意典给予它们秩序,意典是思想的利器,逻辑是思想的方式,所以意典也有逻辑的含义。“人类之所以认识意典,由于思想的抽象作用,把事物的内蕴抽出而成概念,然后再把概念实在化而成意典。”⑤

(二)意典界与事物界

“柏氏每提意典,都是多数的——他不说Ideal而说Ideals。”⑥他的意典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31-32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59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68页。⑤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1页。

是无限的、普遍的、所有事物都具有的。意典与事物本身的关系并不是平行的,意典超乎事物之上。意典们自成世界,自成体系,系统配合,意典之间呈金字塔形,顶部是终极意典——目的。越往上越单纯,越往上越绝对。“柏氏又把意典(特别是最高的意典——‘好’)当作动因(efficient cause),世上一切东西的存在(existence)与内蕴(eence)都是它们所赋予的。......非但如此,他还以为意典有理性、有智慧、有生命、有动作。”①

(三)晚年辨证学方面的变迁

柏拉图到晚年的时候把意典的范围缩小,只承认自然界有意典,人事界没有。“柏氏吸收毕达哥拉派的数的原理,而成意典上一与多的原理。再进一步,简直就把意典等于数,且说:最高意典——‘好’——是一,其他意典是由一所产生的数,某事某物是某数,某事某物的变迁是某数的变迁等等。”②

二、格致学

柏拉图的格致学就是他的宇宙论,这其中包括,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下的飞禽走兽,以及一切的动植庶品。但是,这些具体的东西都只是意典的副本,只是为了完成哲学系统的缘故,不得不拉进来凑热闹,因此在这方面没什么特殊的贡献。

(一)宇宙的形成“据柏氏看,这个世界是意典界的表现——意典界是本体,它是现象。它是意典和质素,或是理性和必然性的混合品,因为它是上帝用质素作材料所造成的;上帝是最高意典,是理性的大全,它创世的时候,把自己的模样拍在白纸一般、一尘不染的质素上面,但是不得不以质素做底子,所以质素成为必然性。既有理性,生命自然也跟着来,有生命必有灵魂。”③

1.开辟

“基督教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无中生有,至于柏氏的上帝之创世,乃是整理的办法:质素本来在那里,不过只是一团糟,秩序以及其他一切都没有,上帝把自己的模样拍上去,给它一个秩序,经过好多手续,才成这样一个世界。”④上帝创世的第一步,把理性布满宇宙——要把意典的模样拍在质素上面,所以造出灵魂;第二步:混混沌沌的质素里面起一个分合的作用,其中各部分按类汇成四种元素:

(一)火;

(二)气;

(三)水;

(四)土。这四种元素的由来,是理性最初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77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77页。

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2—103页。的作用,宇宙最早的秩序。第三步,从这四种元素之中,产生日月星辰。①

2.质素

柏氏看来,质素不是上帝所造,但是上帝创造宇宙之时,不得不用质素做底子,它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托子;它是无定性的东西,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可美可丑;它绝对不成物,是“非有”(non-being),所以有人把它当做空间来看,至于柏拉图自己是否把质素当做空间,他自己并未说明。

3.灵魂

在柏拉图这里什么是灵魂?笔者认为,灵魂是介于意典界与事物界之间的东西,“有了灵魂,意典的模样才能拍在质素上面,造物主宰才能把宇宙理性化。”②灵魂是上帝所造,包括三种要素:

(一)意典的内蕴——不变、不可分、纯一的要素,所以叫做同;

(二)四种元素——火、气、水、土——的内蕴——常变、可分、杂多的要素,所以叫做异;

(三)这两种要素合起来所成的同异的混合体。最后,把同、异、同异的混合体三者合一而成灵魂。③

(二)宇宙的分类

在柏拉图那里,“宇宙是个活的东西,而且在被造品之中时最完全的。因此这宇宙里面,各种生物都有,总括起来,可分为两类:

(一)长生的(immortal)

(二)非长生的(mortal)。长生的是天体——日月星辰之类,非长生的是地球的万物。”

其中,第一类是长生的天体,在柏拉图看来,“宇宙成个球形,里面的个体——诸星——也是圆的。地球居中,串在宇宙的轴上。环绕地球的有日、月和五个行星:金、木、水、火、土。日月和五行星外面,有个恒星天,它是宇宙的外重。行星个个单独绕地而行;恒星却不能单独行动,集合起来成个团体的绕地运动,换句话说,整个的恒星天顺着地球而动。除开绕地的运动之外,两种星同时自传;地球不但不移动,而且不自转。恒星天转到一周,便是一昼夜;月球绕地一周,成一个月;日球绕地一周,便是一年。”④

第二类是非长生的生物,柏拉图最关注的是人类。人类主要包括灵魂与身体这两个部分。灵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理性,是辨别是非善恶的良知;情感,是一种原动力;嗜欲,是饮食男女等等身体上的要求。理性在头部,情感在胸部,嗜欲在下部。理性管思想,情感管动作,嗜欲管感觉。正确的知识属于理性,空泛的意见属于情感,无常的感觉属于嗜欲。灵魂的三部分与生物的三阶段草木,禽兽,人类相对应。⑤

①②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3-104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7页。③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8-109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09—110页。

⑤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13—114页。

三、伦理学

柏氏的伦理学是关于宇宙间恒久不变的原理在人事界如何表现以及人生目的的确立、理想的追求的学说。“柏氏的伦理学分为个人伦理与社会伦理两部分;其实他的社会伦理就是政治学,因为伦理学以人为对象,政治学也是以人为对象,从个人方面研究人,是伦理学本身——狭义的伦理学,从社会方面研究人,便成政治学——广义的伦理学。”①

(一)个人伦理

希腊学者将人生目的或理想叫做“好”,个人伦理即关于怎样将这“好”表现在各人的生活之中,这方面的研究属于道德论的范围,由行为动机、行为目的和行为方法三个部分构成。1.行为动机:“个人意志所定的行为规则,就是行为动机;个人的行为动机能成大家所共守的律令(就是能出于“善意”),便是动机等于目的。可是这目的乃是大家所共同趣求的目的——伦理上的最高理想。”②其伦理学的着眼点在于改良动机,使动机与目的相同且合乎伦理上的最高理想。2.行为目的:柏氏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人生目的在于“好”,就是指幸福(happine)。“幸福的内容固然是理性,但是此外还要加上其他部分。所谓其他部分便是享乐,不过必须无条件地受理性的支配。理性为主,享乐为辅,前者有绝对的宰制之权,后者有绝对的服从的义务。” ③ 3.行为方法:方法是“德”,这里的“德”并非道德,而是某件东西的功能,在个人伦理中即指“调和”两个字。“苏氏主张德等于知(Virtue=Knowledge),那么在他,德就是知,知就是德,除知之外便无德可言,因此他所谓德只是一个。„„柏氏主张德不只一个„„智慧、勇敢、节制、公道合称为四大德(four primary virtue)。”

(二)社会伦理

柏氏的社会伦理即其政治论,他把国家看作是一个放大的人,“人的灵 魂有三部分:理性、情感嗜欲;国家的分子也有三等:治者之于国家等于理性之于个人,兵士之于国家等于情感之于个人,平民之于国家等于嗜欲之于个人”。④所以智慧、勇敢、节制分别是治者,兵士和平民的德。

1.国家起源

柏氏认为国家起源于个人的需要。“对柏拉图而言,探讨国家的产生和人类社会的起源是一回事。”⑤从柏拉图国家起源论的发展与演变来看其早期的《普罗泰戈拉篇》和晚期的《法律篇》、《政治家篇》和《理想国》一起代表了柏拉图早、中、晚三期对国家起源的看法。《理想国》第二卷中提出的“互助论”为柏拉图 ①②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0页。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2页。③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34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5页。⑤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9页。

论国家和社会起源代表性思想。“《理想国》是从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出发,沿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逐渐扩大,一步步地探寻国家的起源的。它把国家分成“必要的”、“健康的”国家和“繁华的”、“奢侈的”国家。国家的产生和最后形成就是在必要的、健康的国家进入繁华的、奢侈的国家过程中完成的。”①柏拉图在后期对话《法篇》中,从更开阔的历史视野,论述了国家的起源与生成,将希腊城邦国家形成的历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大洪水后文明荡然无存,只在高山顶处住有穷苦人,处于未开化的野蛮状态,没有立法,靠习惯与祖制,实行家族或部落的最年长的家长统治;第二阶段,农耕发展,出现城邦共同体,家长统治演变为贵族统治,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第三阶段,“特洛伊建设时代”,在平原与海滨建立许多个本土城邦和殖民城邦,城邦国家体制呈现多样化格局;第四阶段是希腊本土雅典、斯巴达等城邦国家的演变和完善。柏拉图将人类历史看做无尽的变化发展过程,并从经济与政治结合的角度考察城邦国家的产生与演②变。

2.哲学王的统治

柏拉图认为要实现他设计的理想城邦关键是要有“哲学王”来统治城邦,实现贤人治国。他说“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利和聪明才智合而为一”,“否则的话,我亲爱的格劳孔,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赢,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③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并非一定是有哲学头脑的国王。而是有宽泛的喻意,泛指政治与哲学智慧集于一身的统治者。所谓“贤人治者,就是智慧极高、同时力量又大的人,换句话说,就是理论家兼实行家,哲学家兼政治家。治者既是贤人,一切国事便要凭他处理,不可叫他受法律,以及各种制度的拘束,因为法律、制度在他眼里只是一种死的羁阨,非但无用,有时反能误事。”④

3.社会等级

柏拉图借助腓尼基人的传说,在教育理念中划分社会等级“老天铸造他们 到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统治者。在辅助者(军人)的身上加入了白银。在农民以及其他技工身上加入了铁和铜。”⑤社会分为护国阶级和平民阶级,“护国阶级分为两级:

(一)治者(ruler);

(二)兵士(warrior),治者是执政的人,兵士是他们的助手。这两级人和平民共成三层阶级。这三层阶级各有各的职司:平民管中天、做买卖,所以又叫做实业界(industrial order);兵士管对外的国防,对内的治安,这些都是军政方面的事,所以又叫做军界(military order);治者管一切行政上和教育上的事,所以又叫做政治界兼教育界(official order and teaching order)。”⑥柏拉图理论中的社会等级并非固化的等级结构,在等级之间是具有流动性的,其等级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心灵的品质。“虽则父子天赋相承,有时不免金父生银 ①② 王宏文、宋洁人:《柏拉图研究(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6页。

参见姚介厚:《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③《理想国》,473DE。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6页。⑤ 《理想国》,415B。⑥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7页。

子,银父生金子,错综变化,不一而足。”,“如果他们的孩子心灵里混入了一些废铜烂铁,他们决不能稍存姑息,应当把他们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上去,安置于农民工人之间;如果农民工的后辈中间发现其天赋中有金有银者,他们就要重视

①他,把他提升到护卫者或辅助者中间去。”

4.公有制

柏拉图的公有制理论分为“共产”和“公妻”两个部分,这两种均制度只行于治者和士兵两个阶级不行于平民阶级。②柏拉图认为财产和家庭都不利于政治家发挥其才能,妨碍他们全身心地为城邦整体谋利益,“在他看来护卫者的私有

③观念是城邦溃烂、衰落的根源。”所谓“共产”是指“平民把耕种所得的,抽一部分供给治者和士兵,所余的自己留住;治者和兵士除却消费上所必要的之外,不许储积财产。”④“公妻”则指废除家庭,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改良人种,保证统治阶级成员的“优生”,使他们在体质与精神上永远成为公民中的优秀分子。另一方面,“柏拉图主张取消家庭,将妇女与子女共有作为和统治集团财产共有配套的制度,是为了彻底根除统治集团成员的私有观念,确保城邦国家的团结与统⑤一。”“公妻”制度下小孩从小就过团体生活,不会发生个人观念,而更具有“公有同一事物”的观念。

5.教育理论

卢梭曾认为《理想国》是“以往所写过的关于教育的最好论著。”⑥柏拉图试图通过教育使人民有“德”,但其教育理论同公有制一样是分等级的,仅限于护国者阶级。

(一)教育目的:柏拉图认为“治国的唯一问题就是培养贤治者、好

⑦官吏,治者既贤,官吏既好,国事交他们手里便万无一失。”

(二)教育方式:“知行结合”的教育方式包括科学和伦理学两个方面。

(三)教育阶段:柏拉图所定的教育时期分两大段,第一段是3岁到16岁的预备时期,教育侧重行的方面;第二段是16岁以后进入真正的教育时期,教育侧重在知方面。⑧

(四)教育内容:“柏拉图的教学内容,被后人总结为‘七艺’,即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天文、音乐。”⑨其教育的核心是“理念”,柏拉图把世界区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现象世界是虚假无常的,而理念世界则是真实且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能通过天生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求之于理念世界。

《理想国》,415C。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160页。③ 姚介厚著:《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④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9页。⑤ 姚介厚著:《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⑥ [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⑦ 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61页。⑧ 参见严群:《柏拉图及其思想》,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1-164页。⑨ 刘萍:《试比较孔子与柏拉图的教育观》,载于《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86页。②① 7

结语

柏拉图的思想对后世西方的文明演进、哲学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其辩证法思想即其意典学说对人们在方法论的思考和把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格致学论宇宙论万物,用天文学的专业眼光来看虽无甚价值,但是却代表了人类早期文明的宇宙观同时也是保证了其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伦理学强调伦理是政治的基础,国家体制有其伦理原则,政治通知单 首要任务时配置公民道德,是他开启了一种体制化的伦理研究和伦理型的政治学说,对西方后世的政治学、伦理学有深远影响;他提出的“共产”制度对后世的思想家形成空想共产主义有着深刻的启迪;在教育理念中强调教育对立国的重要作用,所提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对西方教育模式的演进有着深远的影响。黑格尔曾评价“柏拉图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任务之一,他的哲学是有世界历来是地位的创作之一,它从产生起直到以后各个时代,对于文化和精神的发展,曾有过极为重要的影响。”①

①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第152页。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班级:工理学号:姓名:李平1002班 10405200217如果把苏格拉底比作古希腊的孔子的话,那么柏拉图就可以说是古希腊的孟子。由于家庭背景,柏拉图在青少年时期受到良好......

柏拉图的艺术思想

《理想国》中的艺术思想摘要:《理想国》一书中涉及到了柏拉图的文艺思想,阐明了他的艺术观。不同于一般其他专门论述文艺与美学的美学著作,柏拉图并没有全面、系统或是编年体式......

柏拉图的法律思想

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申士猛 09法一 09022114 论柏拉图《法律篇》中的律思想摘要:柏拉图是西方著名的古典大师,在西方的哲学、政治学和法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柏拉......

柏拉图的思想核心

试论柏拉图的理念论摘要:柏拉图作为古希腊政治哲学的代表人物,其思想对欧洲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理念论作为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古希腊哲学思考的传统,充分反映了柏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一、生平及教育活动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出身奴隶贵族家庭,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喜爱文学创作和诗歌。公元前407......

下载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柏拉图主要思想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