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题研究 搭建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立足课题研究 搭建发展平台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齐河四中
马红燕
教科研工作是学校教育质量上新台阶、新水平的重要条件,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校以“以人为本,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宗旨,为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全面发作有益的实践与助推,促使学校教科研向纵深发展。一年来,在县教科所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校教科研工作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具体总结如下:
一、搭建发展平台,以学习与反思促提高
1、为教师提供教育理论丛书,引导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认真撰写读后感,写心得体会,每学期要求教师必需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力争发表或获奖。
2、每周印发理论学习材料,让老师们及时了解教科研前沿信息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老师们学习。学习的基础上,鼓励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积极撰写教学反思,以此促教学观念更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3、及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采取多元的学习方法,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个别研讨相结合,提高实效。
二、立足课题研究,以物化成果促研究深化
1、以“提高课堂效率”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围绕教育教学为核心,强化“以教科研为先导的”意识,深入展开课题研究。我校省十一五课题《初中当堂达标教学操作体系的建构与应用》顺利结题,张玉梅、吴德华、肖花三位老师的三个市级课题也已顺利结题,李霞等八位教师的县级课题顺利结题。
2、《初中当堂达标教学操作体系的建构与应用》课题实施几年来,我校学生的个性、素质得到了全面、充分的发展与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并形成了我校课堂教学的特色:自主合作探究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136全员育人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3、实施课题带动策略。鼓励教师从日常教学的难点、热点、困惑点、精彩点确定研究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现在全校每位教师人手一个小课题。
4、课题研究进行网络化管理:教科室将对全校各级各类课题进行网络化管理,把课题研究的相关材料上网,课题组成员在网上进行课题研究交流。
三、开展各类活动,以活动丰富科研内涵
1、实施名师锻造工程。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名师”的培养要做足“研”的文章。每周每备课组推选出一名骨干教师进行示范课活动,包科领导及本组成员全员参与,通过课后“骨干教师交流”和“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促进“校内名师”进一步成长,发挥“校内名师”的示范作用,实现“名师”效应。
2、向集体备课要效率。我们向各备课组提出了关注课堂,结合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各备课组活动规范有序。各备课组以“示范课”为主要内容,加强共同协作与探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保证每位教师都能深入参与活动。各备课组采取“互助式教研”方式,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上示范课的老师注重反思,积累优秀案例。
3、强化管理,向常规要效率。
教科室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长会议和“课堂教学”研究小组会议,交流各组的教研状况,倾听各组教师的建议和心声,查漏补缺。包学科领导必须按时参加所承包学科的集体备课及名师锻造工程。力求管理上的严密与规范。
4、推门听课,向常态化课堂要效率。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严格落实中层领导推门听课制度,及时了解课堂教学动态的同时,帮助教师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召开第四届教科研论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道弘教育”专家到校作报告,外出学习教师汇报学习心得,引领教师向科研型教师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6、求真务实,组织各课题组开展课题研究论文评比活动和“课题研究先进个人”评比活动。
四、以宣传促推广,注重交流
本学年,我们努力发挥教科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兄弟学校、向社会各界介绍我校教科研工作动态,宣传教科研工作成果,1、在校园网上的教科研专栏,汇集课题研究资料,报道我校的教科研动态、亮点。
2、积极鼓励教师推广经验总结与科研成果,激励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成果的参评率、获奖率和发表率,努力使每位教师会总结教育教学成果,我校有23位教师教科研成果获奖,全校教师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3、编辑印刷了2012—2013学年两期校本培训专辑。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年,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年度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奖励,并与评优、选模、晋职称挂钩。新学年工作计划:
1、每周印发理论学习材料,老师们成立教师专业成长学习笔记,写出读后感。
2、以“357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为抓手,规范基本课堂教学流程,向课堂要效率。
3、强化集体备课,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要求每次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切实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能力。包科领导、教研组长切实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做好自己教研组下各备课组的考勤和监督工作。
4、实施名师锻造工程。践行357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力争每学科在一学年内个打造出一名校级名师。
5、开展各种推门听课活动。校委会成员、包科领导、教导处、教科室人员随时推门听课,向常态化课堂要效率。
6、实施“青蓝工程”。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尽快让年轻教师成长起来。
7、加强课题研究管理工作。力争每个教研组承担一个县级课题、每个备课组承担一个校级课题,以课题研究促教学,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向专业化、学术性教师发展。
8、召开第五届教科研论坛。
9、完善星级教师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从多方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及教科研能力 回顾过去,我们颇感收获;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在当今全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思想在闪烁,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涌现,多元的教育模式在碰撞。“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我们必须“宁静致远,勤学善思厚底蕴” 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用我们的热情、毅力和智慧全身心地投入教育科研,使我们的校园时时处处“春色满园”!
搭建“三同教研”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华北油田供应学校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
搭建平台,促进师生发展——南安市数学学会2008年工作总结2008年,我会在南安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正确领导下,在泉州市数学学会、泉州市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的精心指导下,在理事会的组......
立足校本研究 促进教师发展我校认真总结几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经验,结合学校发展的实际,制定了校本研究实施方案,动员全体教师像参与课改一样,以饱满的热......
五.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促进专业全面提升(一)开展“高端培训”,提升队伍素质从2008年8月起,我区正式启动了大规模的“高端培训”项目,依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华东师大继续教育学院、......
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市中区君山路小学素质教育论坛材料【内容提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温家宝前总理此番话启示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