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学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日期:2012-3-12 21:42:00 点击数:13025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中考预测】
1.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近几年中考关注的焦点问题。回顾2011年中考,各地选择控制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切实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等政府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作为背景材料,通过选择、简答、分析说明、实践探究等不同题型考查学生对改善民生的措施、建立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等主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合作意识,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同时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的理解。
2.预测2012年各地中考命题,可能会从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着眼,选取一些典型材料、漫画等,考查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内容。
【背景材料】
材料一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指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
材料二 胡锦涛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材料三 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报告指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材料四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努力实现国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材料五:重庆市委市政府推出“民生十条,共富十二条,以民生为导向推动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模式”,2011年初,重庆率先将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列入全市“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到2015年将其由0.438降至0.35,同时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3.3∶1降至2.5∶1左右,以人均GDP衡量的主城区“一圈”和“两翼”差距从2.2∶1降至2∶1左右。
【命题预测】
1.请列举2011年我国政府为保障改善民生、建设幸福中国所采取的重大措施。答:①出台社会保险法。②“国16条”稳物价,保民生。③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定物价措施。④《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施行。⑤2011年公立医改试点工作安排出台。
2.你的身边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
答: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部分地方上学难。②就业难,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③看病难、看病贵。④房价高、买房难。⑤社会治安不好等。
3.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答: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③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其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④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⑤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等。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答:①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②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④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⑤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⑥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需要。⑦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等。
5.为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建设幸福中国,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回答)答:①政治方面:坚持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等。②经济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等。③文化方面: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等。④社会方面: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等。
6.请你结合教材知识,谈谈党和政府下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幸福中国,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①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②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有利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7.青少年怎样为民生问题的解决作出贡献?
答:①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并将理想的实现与艰苦奋斗相结合。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维护正义,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积极宣传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惠民政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命题预测】
1.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请举例。
答:以权谋私、任人唯亲、假冒伪劣、强买强卖、城乡差距拉大、教育乱收费等。2.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请你向当地政府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①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②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③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使困难群众享受到事实上的法律平等。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
3.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持什么态度?
答:①坚持维护公平,主持公道。②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向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③增强维权意识,用合法手段解决问题。
4.为什么要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答:①公平能够使人稳定地合作。不公平则会使人与人之间信任降低导致彼此关系恶化,合作难以为继;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②公平体现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③社会生活是一种合作活动。良好的合作一定是公平互惠的。④社会的稳定发展都离不开公平。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才可能通过诚实的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
5.列举2011年国家为维护“公平正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至少三项)答:示例:①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抓紧解决“入园难”问题。②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众的基本收入。③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④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等。
6.当前我国的分配领域存在什么问题? 答: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
7.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我国应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坚持这一分配制度有什么意义?在分配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③在分配中,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差距悬殊,体现公平正义。
8.我们青少年学生怎样以实际行动为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出贡献? 答:①公平角度:在家庭中,关心体贴父母、努力学习、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中,尊敬老师、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完成学习任务;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对社会上不公平的现象给予关注、思考和批判;等等。
②正义角度:如果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能够奋起抗争;如果看到不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我们能够声援、救助;在社会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产和公共环境,尊重社会公德;勇于担负我们的社会责任,关心社会、情系祖国、胸怀天下,共同建设人类美好未来;等等。
【典型例题】
例 [2011•乌鲁木齐] 材料一 2011年,“幸福指数”几乎跃居全国“两会”热词之首。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和温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共同闪耀着一个共同主题“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规划和报告中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建立,显示着政府对人民幸福生活的承诺和责任,勾画着更加公正和谐社会的愿景。中国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倾力关注、满溢的“幸福”热度,令全国乃至世界倍加瞩目。
材料二 2011年2月27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2011年实施22项重点民生实事工程,让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居富民、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保障性住房建设、义务教育保障、物价控制……项项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事为了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办民生,就要真正办得百姓需要,自治区、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深入调研、公开征集意见等途径“问计于民”,汇总群众建议,制定出了百姓急需解决的民生实事。
在短短两个月里,一项项便民惠民措施便迅速出台实施。预计2011年,新疆民生建设投入将超过1400亿元。幸福是发展来的,加快发展,以“新疆效率”推进各项民生工程,不断增强百姓的幸福感,成为新疆各级政府的共识。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谈谈中国政府为改善民生实施的行动计划、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对实现公正和谐社会的愿景将起到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政府解决百姓所需为什么要“问计于民”。
【答案】(1)①政府改善民生的一系列行动都是正义的行为。为改善民生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实施的行动计划都属于正义的制度,这对实现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的愿景将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②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有了正义和正义制度,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得到保障,推动社会的进步;正义的制度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为人们获得发展的权利和机会提供支撑,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造福每个社会成员。
(2)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问计于民”是人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体现,有利于政府决策符合人民群众切身利益。②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有依法行使建议、监督的权利。“问计于民”有利于保障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尽到对政府的责任。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特约撰稿人 泉州外国语中学 余慧华【热点聚焦】1.201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上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全体......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保障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公平福建 周锦辉【热点聚焦】材料一:2014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宣布,启动全民参保登记计划。2014年12......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建设主 要 内 容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二、民生的涵义及特性三、妨碍民生改善的主要问题四、历史方位五、应对思路一、民生问题日益凸显民生问题是随......
热点专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 【背景材料】1.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2.今年的政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