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校布局调整规划”。
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初探
摘 要:中小学的布局调整,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在农村各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是当前基础教育努力实现的目标。近几年,贵阳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的提升,乌当区面临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现有学校的规模和等级不能适应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这对城市的基础教育设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关键词:中小学;规划布局调整;均衡发展;贵阳市乌当区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面临着新形势,城区人口的增加,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区转移的趋势下,城市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城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村中小学也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的同时不断萎缩,而城区中小学教育资源则面临严重负荷。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会上,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均衡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已经越发突出。因此应使义务教育学校规模和等级与今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与区域间差距,实现社会、经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中小学的布局调整现状分析
2.1 盲目规划学校布局
近年来,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适当撤并了一些规模过小的学校,同时新建了一批标准化学校,在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在学校布局过程中也显现出了许多问题,例如城镇学校建设滞后于城镇化建设进程,造成学校规模和班额过大,学生就学机会和条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城镇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出现学校建设缺位或重复的现象。
2.2 农村学校萎缩,城镇学校班额过大
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在布局调整中的不确定性,很多地方不愿改善其办学条件,忽视小规模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师配置,使得一些家长担心小规模学校或教学点不能保障教学质量而陆续将孩子转出,加速了这些学校“自然”消亡。很少有县、市、区提出适当保留教学点的措施。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优化策略
在满足本区域生均指标的前提下,片区内的规划教育资源在总量上应满足适龄人口与用地的平衡;通过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以及每千人学生数等技术指标确定区域办学规模。其次,要逐步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等措施,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招生压力较大的学校,要通过实施学区管理、建立学校联盟、探索集团化办学等措施,合理分流学生,按省定标准确定班额。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
4.1 乌当区教育现状
4.1.1 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乌当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大,表现在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较为密集,而乡镇之间的中小学布局则相对稀疏。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部均衡,表现在中心镇的中学、中心小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多,吸引的农村生源多,大量适龄儿童和少年不能就近就地入学,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其次,表现为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矛盾过于集中。
4.1.2 学校布局及规模存在不合理
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学校的用地和规模将随之调整才能满足城镇化进程的需求,尤其是水田、下坝等地区。2013年,乌当区新天一小学生达1749人,乌当二中2211人,乌当小学602人,乌当区实验小学1512人,这四所学校平均班额达50人,其中乌当区实验小学最高班额达60人。而地处城区及乡镇边缘地带的一些村小因生源稀缺造成不少校产闲置。如培鹅小学全校仅为14人。
4.1.3 办学条件与学校发展的不协调
在乌当区今后一个时期,人口的机械增长较快,使乌当部分地区的学校将面临紧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需求,一些学校用地进行整合调整才能满足学校建设的需要,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需随着学校发展规模的增长来配置;另一方面,在是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不断地涌入城市,村小适龄儿童减少,导致一部分学校生源变少,而另一部分中心镇学校生源覆盖半径变大,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办学条件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适应。
4.2 乌当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策略
4.2.1 需求分析
乌当区2013年全区总人口数376920人,年平均递增1.66%。随着全区总人口的增长,适龄儿童人数也会随之增长,全区中小学校办学规模也相应变大。要适应这种必然发展,便要使办学条件随着人口增长趋势有所改善。
4.2.2 学校办学规模确定
全区现在校学生人数约18122人。预计到2018年,全区总人口为40.60万人,在校学生总人数约为29571人,根据小学、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0?O、25?O,结合增加学生人数,进行学校总用 地面积估算,确定新增用地面积。根据规划新增在校学生人数,结合中小学班额配置标准(其中,中学每班班额约为50人,小学每班班额约为45人),确定学校班级规模。
4.2.3 规划技术标准
关于学生千人指标的设置,主要参考《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办法》:乌当城区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70人/千人,中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45人/千人;高中入学率按85%计;乌当乡镇小学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55人/千人,初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30人/千人;高中入学的千人指标按照20人/千人。
独立设置的小学最小规模12个班,规模不小于600人,地区年招生不足50人,原则上不再设置小学;城区或县政府所在地原则上不再设立12班独立小学,新建小学至少18班以上;独立设置的初中学校一般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应达到18个班,规模不小于900人;完中一般应达到24个班,规模不小于1200人。老城区近期小学不超过50人/班,中学不超过55人/班。结语
总体来说,本文主要以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缩小教育差距,统筹规划学校布局,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目的,通过对当前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现状分析以及乌当区农村中小学存在问题分析,并进行布局调整的策略说明,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当区中小学建设规划,2014-2018.[2] 赵素文.关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思考[J].发展与研究,2009(12).[3] 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05.
本报讯 (记者张磊)王健林在发布会上提出了3+N的计划之后,韦迪在接受采访时回应称:“王董事长提到的这个3+N的设计我听着非常高兴,我们有这个自信,用好社会支持的资金。”同时,也......
索罗乡学区2009-2011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根据《平凉市崆峒区2009—2015......
崇左市大新县2011—2015年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为优化我县学校布局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突出发展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
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一、2002年学校布局及学生、教师数全县共有中小学幼儿园269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职业中学1所,初级中学6所,九年制学校1所,民办初中1所,县重点小学1所,乡镇中心小......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不仅仅是撤并校点,而是在于优化校点布局,调整的目的是要保证孩子就近上学的权利和公平接受教育。布局调整的再审视再出发 《 中国教育报 》 2012 年 8 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