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书法校本培训笔记_王力春书法课笔记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2:06: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王静 书法校本培训笔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王力春书法课笔记”。

时间:2014年10月27日 主题:硬笔书法 主讲人:王静 内容:

硬笔书法

第一章 钢笔字概述 第一节 钢笔字的特点

一篇漂亮的钢笔字,同样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钢笔字教学的普及与提高,广大钢笔书法教育者、爱好者在教学和书写实践中,对钢笔字的笔法、结构、章法及书体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楷、行、草、隶、篆五体俱全的钢笔书法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形态、神情、风韵、意境和气势之美,形成了结构严谨、笔画呼应、骨力开张、筋脉相连之妙,增强了钢笔书法艺术的感染力,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许,使钢笔字由单纯的实用型向艺术型迈进了一大步。书法,就是写字的技法。“书”有写字的意思;“法”就是方法、技法、法则,也就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高级艺术形式。

钢笔书法,就是用钢笔表现汉字的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其“线条书写”即用钢笔表现汉字的各种笔画的方法,其“造型”即汉字的结构和章法。因此。钢笔书法跟毛笔书法一样。由三个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组成,即:线条(笔画)、结构、章法,称为书法的三要素。

所谓线条(笔画),指汉字的第一笔画留在纸上的痕迹。同一笔画,不同水平的书写者写出来的面貌形象是大不相同的。

所谓结构,是指正确、巧妙地组织笔画,使每个汉字的所有笔画按规律布局合理,达到美观的要求。

所谓章法,是指篇章布局的方法,也就是使一幅书法作品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它着重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协调、呼应、连贯、疏密与辉映,利用黑白的分布、字形的大小、字距的远近、字态的正奇等于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合理而巧妙地布局下,形成一篇既和谐美观又辉映成趣的艺术作品。它能引发人们的美感。

写得一手正确、清楚、流畅、美观的好字。不但对工作和学习很有益处,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第二节 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

写字姿势:身直、头正、臂开、足安。身坐端正。两肩摆平,腰背自然伸直,并略向前倾,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头正、微向前倾,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一尺左右;两臂自然向左右张开,小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握笔,使笔杆略斜偏向右侧,不是在鼻粱正前方,笔尖却落在鼻梁正前方;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

执笔: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动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正确的钢笔执笔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钢笔的执笔方法是“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大拇指指肚、食指指肚下侧和中指第一节上侧捏住笔杆,食指略靠下,拇指略靠上,拇指前端离笔尖2.5一3厘米。无名指与小指一起自然弯曲并抵住中指,五个手指要依靠紧密,协调用力,小指前端不接触手心,小指第一、二关节处和手掌下侧接触纸面。笔杆的上部要斜靠在食指根与手掌相接处,而不要靠在虎口上。笔杆与纸面大约成45。夹角,笔杆不要垂直或左倾(见图2一2)。执笔不要过紧,否则书写不能自如;也不能过松,否则不能用力指端。

最常见的不正确的执笔方法是: l.食指弯曲钩向掌心,大拇指压住食指第一关节。这样的执笔,书写时笔杆难以移动自如,也无法写出笔画的轻重,表现不出笔画的刚健与韵味。

2.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与掌心紧贴在一起,掌不虚,手指在书写时难以灵活自如。

3.无名指弯曲指向掌心,小指前端右侧接触纸面,作为全部的支撑点,这样写字十分不稳,容易左右摆动,字难写端正。

4.笔杆角度不当,把钢笔竖直来写。这样钢笔尖就失去了弹性,写不出轻重协调的笔画,而且容易划破纸张。5.把笔尖反背写。这常常是因开始时笔尖太粗或出水太快造成的,后来养成了习惯。有的用笔尖侧部写,仅一瓣笔尖落纸。反背写,侧着写,弹性差,不仅写不出轻重的笔画,而且很容易划破纸张,影响写字的心情。

第三节 书写工具的选择和使用

一、钢笔

二、墨水

三、纸张

第四节 钢笔字的选帖标准

一、要选择规范、实用和自己喜爱的字帖。

二、要注意选贴的连续性和变化性。

三、关于选贴的“品位”高低问题。第五节 学习钢笔字的方法

一、激发动机,培养意志。

二、循序渐进,规矩练字。

三、临摹结合,掌握规律。

1、要先专一,后博学。

2、要认真读贴。

3、要注意练字的效果。

4、要注意掌握规律。

第六节 钢笔楷书

第一节 钢笔楷书的特点

一、讲究用笔

二、笔画分明

三、结构方整

第二节 笔画的特点与写法

直与弧、弯与折、长与短、粗与细、斜与正。第三节 笔画书写要领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担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出尖;撇、捺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吸的开关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各种笔画的写法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

(二)竖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三)撇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四)捺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五〕点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竖点,实际上是有点的变形,当点在字头居中出现时,人们习惯将点的收笔处与下面笔画连接起来,因此,这种点形态比较直。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六)提 提画写法是,下笔较重,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收笔要出尖。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

(七)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八)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九)戈钩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呆持一定的弧度,大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

(十)卧钩 下笔稍轻,先向有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

(十一)竖弯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十二)竖弯钩 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十三)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

(十四)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如同:

(十五)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十六)横析钩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

(十七)横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横要稍向有上斜一点,撇要出尖,笔写成。如:久、又、友、夕

(十八)撇折 下笔写短撇,个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

(十九)撇点 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有下写长点,收笔较重。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

(二十)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二十一)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

(二十二)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如:与、兮、写

(二十三)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

(二十四)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

(二十五)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

(二十六)横折折折钩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

(二十七)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

(二十八)竖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

第四节 笔顺规则

(一)先横后竖

(二)从上到下

(三)先撇后捺

(四)从左到右

(五)先外后内

(六)先里头后封口

(七)先中间后两边 笔顺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它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字的笔顺同前面笔顺一至,但人们都习惯这样写,不算倒笔画,也可称为“特殊笔顺”。如“上、心、山、边、母”等字。

第五节 独体字结构形式与要求

一、独体字结构分类

(一)以横画为主笔的字

(二)以竖画为主笔的字

(三)以撇、捺画为主笔的字

(四)以钩画为主笔的字

(五)重横的字

(六)重竖的字

(七)重撇的字

(八)重点的字

(九)字形偏小

(十)字形偏大

(十一)字形正方

(十二)字形偏长

(十三)字形偏扁

(十四)字斜形

二、独体字的结构要求

(一)横平竖直、重心平稳

(二)撇捺伸展,保持平衡

(三)横竖有序,疏密匀称

(四)写好主笔,把握重心

(五)笔画响应,字形生动

书法培训笔记

书法培训笔记1.写字和书法的区别:写字是为了应用,书法是提高修养,培养兴趣。2.书法一词专对汉字适用。3.在中国,历来官方对书法高度重视。现在,我国的一些书法家的书法艺术水平已......

校本培训笔记

校本培训笔记培训题目:教师快速成长的要决-思想 主讲人: 欧阳利华培训时间:2011年9月25日上午 9: 00-12:00(一)、教育思想是一种教育生产力教育思想是指教师业易形成的对教育对象及......

书法培训学习笔记

书法培训学习笔记这次有机会参加了天津市书法教育市级骨干教师研修会,非常荣幸,从中也受益颇多。从2013年1月9日开始的四次培训,我既聆听了书技高超、理论深厚的书法大家的深入......

书法培训 校本授课

[键入文字] “翰墨兵团·书香团场”书法培训——校本授课二师塔什店中学 岳晓岚2017年7月13日-7月22日,我参加了在阿拉尔市举办的为期10天的兵团南疆书法师资培训。对于书法,......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笔记

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笔记(共10篇)由网友“StiTch”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笔记,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篇1:校本培训学习心得笔记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

下载王静 书法校本培训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静 书法校本培训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