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_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10:03:3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

性别文化必然体现在教材中。一般来说, 教材的性别文化往往反映着社会文化的主流, 对学生的社会角色认同与归属影响极大。许多学者对此都进行过研究,教材中隐含的性别信息,展现的文化传统和性别文化理念发人深思。

据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男女作者比例分别为83.33%和,16.67%,教材一共选编了 65 篇文章,其中女性作者只有3 人。仅仅出现的三位女性作家分别是第一册《别了,“不列颠尼亚”》中的周婷、《飞向太空的航程》中的白瑞雪以及第五册中的李清照。

同时,教科书中的很多篇课文是由男性作者在写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和生活经验等等,相比较女性作者笔下的女主角,女性作者描摹的情感经历更加细腻和贴近女性的生活,但教科书中几乎没有女性作者出现,女性真实的感觉被淹没,而男性作者也带着对女性有色眼镜的看法去写课本中的人物,这些对女性都是不公平的。在李清照的笔下,女人内心的悲凉,用女人细腻的情感去描摹,读完整首词,放佛感同身受。但是,由男人代言的琵琶女的同样心境的悲凉,我们能看到的只是她一生的缩影,却无法真正去体会她内心的苦。再有,白居易与琵琶女是同构的关系,白居易写琵琶女是为了衬托自己仕途的不幸,可以说,琵琶女身世坎坷的悲痛被白居易仕途的不顺所掩盖。

综上所述,这套教材中男女作家的比例悬殊,女性作家不能够替自身说话,同时,男性作家用他们自身的感受去写男人的世界,也同样用他们的视角去写女性的感受,所有的话语权都笼罩在男性话语权之下,女性作家在这套教材中几乎处于失语的状态。教材中应适当增加女性作者数量。

不仅如此,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人物角色的设置方面也存在显而易见的性格偏见。据统计,在所有的人物角色数量中,女性角色占据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而男性占据三分之二。在男女主角的分配上,五册书中女性作为主角也少于男性主角。

可见,这套教材中男性角色占据着明显的优势,而女性角色处于下风。课本中的内容

也同样的表现出了对女性角色的省略和忽视以及强调学生们对男性角色价值观和经验的认同,使女性成为男性的衬托。女学生无法了解自身,不能正视女性经验,不能形成健康的两性观念和人格。

第三、课本中女性角色身份主要集中在家庭领域,包括氓之妻、刘兰芝、林黛玉、祥林嫂、窦娥、李清照、翠翠。而在社会领域中的女性主要是劳苦大众,而且,这些女性主角几乎全部生活在古代,现代女性形象没有。

由此得出结论:在这套课本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将女性定位在家庭领域,并且在家庭领域中,教材中的女性全部生活在古代,没有现代女性的楷模。同时,女性在社会领域中能够选择的角色类型单一且处于社会的底层,男性在社会领域中的身份类型多元并几乎没有在家庭领域中的典范。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偏见问题对高中生影响

语文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看书看报,无不例外要用到语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而作为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教材,更是对他的使用者和学习者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科书的最终目标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我们前文的论述中已经看出,现在语文教材的选文中存在着性别偏

见问题,即语文教材中重视男性的话语权而忽视女性,那么,教材在人文性的教育方面就会出现偏差,不能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性别角色选择,社会性别的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是对于高中生性别角色塑造重要的一环。确实,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一个人成长的环境,高中生大部分时间又都是在学校度过,高中时期也是青少年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变过程,语文教材中树立的性别角色形象是青少年模仿的对象,语文教科书在微观上对高中生的性别观念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青少年的性格培养有重要的影响。

1、对女学生的影响。

(1)对女学生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的学习中习得的,尤其是榜样的力量,教科书中人物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传递出的语言和行为特征等都对学

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材中的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是单一的,没有经济实力的同时也是没有社会地位。这样看来,教科书中的女人在社会中是不能立足的。高中女生在课本中这些内容的影响下,会缺乏对职业选择的认识,对于职业的选择有限,从而,让高中女生失去了很多可供选择职业的机会,也失去了某些原有的天赋。国内外已经进行的很多研究表明:男女学生对文理科目的不同偏爱主要“并不来自于在一种特定知识方面男女间的生物赋性不同,而是来自长期不变的社会期望,这种期望存在着性别上的差异”。

比如,在文理分科时,大多数女生都选择了学习文科专业,因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同样认为复杂的理科专业不适合女生,由于高中生还没有对社会形成一定的认识,在这时往往都会遵照家长和老师的意见,最后很多女生被迫选择学习文科。其实,女生选择学习文科还是理科,家长要多方面分析综合比较自己的孩子更适合哪一科,并不是要按照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传统去给孩子们定位。这些家长和老师们的意见代表的就是我国传统文化根深的性别偏见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存在我国文化的血液中,只能逐渐地一点点改变,改变就是要从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偏见现象这样的细微之处做起

(2)最重要的影响是造成女生性格上的软弱,性格能够决定命运,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女生性格的软弱又能够决定她们怎样的命运。教科书中不但对女性形成了性别刻板印象,而且还弱化女性在教科书中出现的数量,无论是女作者的数量还是课文中女性角色的数量,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女高中生的性格造成了影响。

比如,女生在生活中少言寡语,在课堂上保持沉默,很少主动回答问题等等,这样性格的形成有些原因是女生天生性格就中静大于动的成分,但也有部分原因是课本中无形之中传递了这样的观念,逐渐地形成了她们性格中的一部分。如果女生是这样软弱的性格,就会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在与别人的相处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在婚姻中顺从,在工作中受人摆布,她们就不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教科书中的女性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原因除了社会因素的束缚外,还有就是自身的不觉醒,她们普遍在课本中沉默,这种不觉醒导致教科书中人物发生了悲剧,我们分析课本时,看到了这样的悲剧,但是,我们却在实际生活中同样允许了学生们学习这样的课本,允许了同样悲剧在实际生活中再一次的发生。课本中出现的很少的反抗女性最终也是悲惨命运的下场,这样的情况是社会束缚的原因,如果在课本中增加一些反抗命运成功的例子,也许对于想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女学生来说,可以说是一种

潜在的鼓励。

2、对男学生的影响。

(1)教科书中传递的男性必须勇敢、坚强的观念以及教科书中的一系列成功男士形象,给男生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比如,班级中有的男生们处处想法设法要强于别人,以至于对

同伴大打出手,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还有一些男孩子中性化倾向或者偏向女性气质,这样的男孩子就会被同龄人歧视和嘲笑。还有些男生们愿意埋头苦学,这样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这样的男生性格偏于安静、听话和懂事,但他们同样会得到嘲笑,因为无论是社会这个大背景,还是教科书中传递出的观念,安静、听话和懂事似乎只应该属于女生,男生如果是这样的性格,同样是没有男子汉气质。教育,在男生中普遍失落,班级中成绩前茅的是女生,高考状元大部分是女生等等,男孩在教育中失落的现象有很多的原因,但教材中传递出的性别偏见无疑是其中原因之一,对男生们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因此, 现行语文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合理性别化的构建。

(一)加强教材编写的性别平等意识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 教材编写者应该克服自身的性别刻板印象, 超越自身内隐的性别定势, 充分发挥教材作为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 强调社会性别平等意识。选文时多采用女性观点, 公平地呈现两性的活动和贡献,强调性别尊重的态度。(二)坚持公平、多元的选文原则

一种理想的教材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呢? 概括而言, 最基本的特征是: 公平、多元。公平就是不再以某种固定的性别模式去规定男性应该怎样,女性应该怎样, 而承认两性的平等;不要总将女性局限在家庭和社会的低层, 应更多关注女性走入社会, 成为社会资源的平等享有者、社会财富的共同创造者。多元则是承认个体的差异, 提供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并给予个体选择的自由。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整理8篇)由网友“小刘222710473”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中语文教材文化常识,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篇1:高中语文教材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一、《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深明大义捍卫国家,义无反顾奔赴敌营。胸有成竹、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步步深入。二、《勾践灭吴》1、勾践:忍辱负重,善于......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目录第一册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单元导语……………………………………………… (1)活动指引……………………………………………… (2)参考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1、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2、句式一致;3、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例句:蜀道,你的天梯......

高考备考: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材料]

2018高考备考: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代文化常识大全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性别文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