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_乡产业发展情况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56:2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乡产业发展情况”。

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

尊敬的调研组领导:

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清平乡检查指导产业发展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将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清平乡位于陇川县东北部,陇川坝头,南宛河上游,清平乡距县城(章凤)44公里,总面积196.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18米、最低海拔950米,森林覆盖率为62.4%,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9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3.4度,最冷月平均气温11.2度,全年无霜期289天,全年日照数23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753毫米。

清平乡是一个集山区、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农业乡。全乡辖9个村委会、55个自然村、62个村民小组,共2615户11073人,以景颇族、傣族、傈僳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8905人,占全乡总人口的80.42%。现有耕地面积29487亩,其中水田11866亩。2010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423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46元,人均口粮369公斤。

清平乡基本发展思路。我们将按照县委提出的 “产业立县、项目支撑、科教优先、和谐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以麻栗坝水库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抓教育、强素质,抓综治、树新风,靠科技、增效益,近抓蔗畜、林竹并举,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大力推进绿色经济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优化良性发展,构建绿色环保的经济框架,努力开创清平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局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坚固的基础。

二 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地震及自然旱灾,麻栗坝水库建设等困难和问题的严峻考验,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筹推进保增长、重民生、促稳定、强党建、创和谐等各项工作,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农村经济新格局,力促全乡经济走上稳步、良性的发展轨道,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开创了清平科学发展新局面。2010年,全乡实现生产总值3989万元,较2005年的2337万元年均增14.14%,农民人均纯收入2023元,较2005年的859元年均递增27.1%,“十一五”规划如期超额完成。

1.甘蔗产业实现“三个确保”。甘蔗产业是清平的主导产业,是清平的主要经济命脉,因麻栗坝水库建设,淹没面积近9000余亩,其中甘蔗6564亩,水田2300多亩,滩土140多亩,使我乡甘蔗种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百姓收入大量减少,面对不利局面,乡党委坚定发展信心,提出甘蔗生产“三个确保”,即确保甘蔗总面积不下2万亩,农业产量不下10万吨,农民收入不减少。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甘蔗种植面积有新突破,甘蔗单产有新提高,百姓收入有保证的良好局面。五年来共为群众增加收入9078万元,现有甘蔗19785亩,在被麻栗坝水库淹没6000余亩的不利局面下较2005年的18079亩增1706亩,2010/2011榨季农业产量达9.5万吨,实现产值2660万元,较2005/2006榨季的7万吨,960万元分别年均增 7.1%,35.4%。

2.竹子规模不断壮大,效益日趋明显。一是抓竹子种植。克服各种产业争地现象日益突出的矛盾,发动群众在房前屋后,路边、沟边、田边种植竹子,今年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组织全乡干部职工到新山村义务种植竹子20亩,在全乡掀起了种植竹子热潮。清平乡现有竹子2.7万亩(验收合格的面积),较2005年的1.6万亩增1.1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补助1.1万亩,仅靠退耕还林补助五年来就为群众增加收入1193万元;二是抓现有麻竹的管护工作,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大部分群众管理积极性不够高,只吃退耕还林补助,致使有面积无经济效益。为此,乡党委协调多方关系,加强技术培训,打造试点,在折高坝小组建立了200亩麻竹示范基地,与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实行了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实现了产销一条龙。2010年实现产值715万元,较2005年的吨428万元年均递增13.4%。

3.特色产业形势良好。因地制宜,结合低效林改造项目,发展核桃、咖啡、茶叶、西南桦和草果等特色产业,打造核桃套种油茶示范基地。现有核桃9185亩,较2005年的4903亩年均增17.5%,西南桦2.19万亩,较2005年的1.02万亩年均递增22.9%,油茶1843亩,为增加群众收入,加快山区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4.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一是克服适宜种植地块少、山区气温低、资金缺乏等多种困难,加大投入,扶持动员种植香料烟。2009年种植香料烟807亩,实现产值107万元,2010年完成香料烟种植1208亩,实现产值161万元。二是采取厂家提供技术,乡里整合项目资金的方式,积极发展姬松茸,增加群众收入渠道。五年来,共整合小额信贷资金250万元,共发展姬松茸218棚,按每棚净收5000元计算,每年直接为群众增收109万元。新兴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5.现代特色畜牧业初显成效。以生猪、牛羊等主要项目,发展现代特色畜牧业,增加畜牧业产值。全乡现有标准化养猪大户2家,养牛大户2家,其中:街子社养猪大户杨建祖现存栏156头,每年平均出栏328头,平均每年毛收入40余万元,孙定荣养猪大户现存栏122头,每年平均出栏269头,每年毛收入30余万元,广岭小组养牛大户现存栏32头,每年出栏10头,广外坝养牛大户黄老三现存栏36头,每年出栏10余头;2010年全乡肥猪出栏6908头,较2005年的2922头年均增27.3%,大牲畜出栏570头,较2005年的191头年均递增39.7%,羊出栏1183只,较2005年的1304只年均减1.8%,家禽出栏11920只,较2005年的9166只年均增6%,禽蛋产量45.3吨,较2005年的31吨年均增9.2%。

三 清平乡企业发展现状

清平乡有6个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即:陇川县清平左明粮油加工店(大米、植物油)、清平新山茶厂、清平广外茶厂、清平弄龙姬松茸加工厂、陇川县长通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陇川县双贵竹产品专业合作社。

基本情况:

1.陇川县清平左明粮油加工店,加工店以加工大米和植物油为主,从业总人数8人,固定人员人数5人,属个体经济,资产总额80万元,上年销售额95万元,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但未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2.清平新山茶厂,新山茶厂属个体经济类型的粗制茶厂,未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业总人数17人,固定人员人数6人,资产总额19万元,上年销售额16万元。

3.清平广外茶厂,广外茶厂属个体经济类型的粗制茶厂,未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和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业总人数23人,固定人员人数7人,资产总额17万元,上年销售额15万元。

4.清平弄龙姬松茸加工厂,弄龙姬松茸加工厂属个体经济类型的粗加工厂,未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证,从业总人数7人,固定人数3人,资产总额25万元,上年销售额100万元。

5.陇川县长通绿色产业有限公司,长通公司以加工麻竹制品为主,从业总人数45人,固定人员人数10人,属个体私营经济,资产总额500万元,上年销售收入288万元,有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过程中。6.陇川县双贵竹产品专业合作社,双贵合作社以加工麻竹制品为主,从业总人数30人,固定人员人数5人,属个体私营经济,资产总额200万元。四 产业发展中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1.清平乡由于地处半山半坝结合区,多数村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经济结构单一,以种植水稻、茶叶、香茅、草果等为主,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农民人均收入较低,加之工业基础薄弱,乡财政收入匮乏,导致推进产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缺少必要的财力支持,种植结构中,目前种植竹子综合效益低,群众种植管理积极性低,加之种植竹子补助款没有足额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积极性,而且近年来各种产业争地现象也日益突出,由于清平乡经济还较为落后,各项工作经费缺乏,适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地块越来越少,必须进一步抓好综合管理,提高现有竹子单产和鲜笋质量,确保提质增效。

2.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农业科技含量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清平乡大部分农户靠甘蔗、水稻、茶叶等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参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非常弱,收入渠道狭窄,经济收入增加缓慢,土地产出率及劳动生产率较低下。

3.从产业发展领域看,我乡科技服务人才缺乏,旅游业、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严重,严重制约了我乡今后打造休闲旅游基地、绿色产业基地的发展。餐饮、汽车修理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领域,机械工程师和技师,纺织业针织、服装设计等专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缺失。

4.下一步工作措施、目标、计划(1)提高认识,统一部署

进一步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和发动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狠抓产业发展工作。充分发挥市场优势,大力发展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一是引导和鼓励城区和周边村寨积极发展家庭餐饮业;二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搞好村容村貌整治的同时,开发乡村旅游,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的“农家乐”经营。三是引导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向城区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发展商品经营、交通运输、物流配送、餐饮服务等第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培植壮大规模农业项目,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开展好高产示范工作,为促进粮食稳步发展,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测土到田、供肥到点、指导到户”的原则开展好,进一步抓好科技培训工作,切实做好香料烟的推广种植工作

继续抓好冬季农业,提高农田利用率,增加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抓好冬玉米、冬早蔬菜、西甜瓜、亚麻、油菜等冬种作物的开发种植,积极寻求订单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冬季农业产量和产值,加大科技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现有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

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力争建设1个肉羊养殖小区、1个肉牛养殖小区,促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典型示范大户,以典型引路,带动全局的发展。实施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全面推进生猪良种化进程,调动生猪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生猪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科学养殖,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广大群众对特色产业的种植、经营和管理水平,在广外村建立千亩连片核桃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全乡特色产业的发展。目前,具体地块已落实。

积极发展桑蚕、香料烟、晾晒烟等新兴产业,在总结经验、完善技术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努力培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领导到位、责任到位

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实行党政领导挂钩和工作人员联系各村制,负责督促、指导、检查各村产业的推进,把任务分解到了村委会、村民小组、农户,签订了责任书,并明确产业发展情况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各村项目及村“两委”干部绩效工作挂钩,做到了领导、目标、任务、责任“四到位”。

(3)全民行动,营造良好氛围

大力宣传中央关于产业发展的政策以及省、州、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发展中新的形势和情况,以及州委、县委全力打造生物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加强科技培训,不断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提升产业化水平。

5.加快山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山区生产生活条件。交通不便、通讯落后、能源不足仍是制约清平乡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大力度,尽快结束清平山区基础环境较差的状况。重点应抓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农村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改造、农民无房和危房改造等,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养殖业努力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核心,重点发展以油茶、香料烟为主的经济作物,作为农民脱贫的主导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思路,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努力提高贫困群众的经济收入。

(3)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素质。农民群众科技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因此,要坚持把培训农民、提高素质作为治本之策,着力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一是要全面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整体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搞好示范带动,使农民转变观念,掌握技术,增强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清平乡统战工作报告

清平乡统战工作汇报材料(2011年9月24日)近年来,清平乡的统战工作,以深入宣传贯彻落实2011年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和省州县委统战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为契机,立足我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

不要拖清平乡特色产业发展情况123

清平乡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尊敬的各位检查指导组领导: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清平乡检查指导特色产业发展工作,是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鞭策,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各族干部群众对......

清平乡百强党组织先进事迹

清平乡百强党组织先进事迹清平乡开展创先争优“评星晋级创三百”活动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乡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县委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

清平乡保密自查报告[推荐]

2011年保密工作自检自查报告按照《关于组织开展专项保密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对照县专项保密检查目录,逐条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如下: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

清平乡深度贫困村调研(大场)

清平乡深度贫困村调研为更好的完成省、州民政关于“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课题调研,根据省、州通知精神,我乡认真开展了“深度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调......

下载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平乡产业发展情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