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_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51:0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环境污染事故案例分析”。

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人类不断的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又没有合理有效地进行预防或是治理,导致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对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因此,利用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做到判断准确、措施有效、处置及时,最大限度地保障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已成为当务之急。

环境污染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污染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大气污染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工作、学习、生活的现象。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1]

2、环境分析与监测

环境监测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综合过程。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分析(化学):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和技术去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并对它们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有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测试技术有物理、化学技术(重量法、容量分析、仪器分析)、生物技术、高新技术 监测手段有化学分析(酸碱, 氧化还原, 络合, 沉淀滴定和重量法);仪器分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电分析(电位分析,极谱分析,电解分析)、色谱分析(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质谱;仪器联用技术(GC-AAS, GC-MS, HPLC-MS, ICP-MS);在线(传感器)监测系统;遥感遥测[2]

4、环境污染事故与处理

4.1太湖蓝藻暴发事件

4.1.1内容:2007年5月份以来,太湖蓝藻提前暴发,水体变色发臭。5月28日前后,居民用水开始感觉到明显异味,其后,情况愈加严重,居民家中的自来水腥臭难闻,不仅无法正不仅无法正常饮用,甚至洗衣、洗澡等都成问题。目前已进入夏季,这场突如其来的水危机给城区100多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引起此事件的原因在于水体的富营养化,蓝藻一到夏季就会大量繁殖,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且有腥臭味的浮沫,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死亡。[3]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 蓝藻水华成为太湖重大的水环境问题, 对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4.1.2 设定监测站点

在1996 年监测之初, 共布设监测点23 个, 试运行1a 后, 考虑到采样点的代表性和分布的均匀性, 并根据浮游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生长习性和组成变化, 将监测点增加至26 个。近年来, 随着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监测方案进行了多次优化调整, 至2008 年, 太湖省界湖泊水体监测站点增加到33 个。

4.1.3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包括: 藻类数量、生物量、优势种群。藻类种群包括蓝藻、绿藻、硅藻、隐藻、甲藻、黄藻、金藻等门类。2008 年之前隐藻门的数量一并计入甲藻门, 从2008 年4 月开始, 隐藻门为独立门类统计,与甲藻门分开计数。

4.1.4监测方法

a.现场采样。用GPS 或固定参照物定位采样点, 观察采样点周边水面和表层水藻类分布, 采集代表采样点周边平均浓度的水样。每一个采样点采水1 000mL, 采得水样后立即加入10~ 15mL 鲁哥氏液固定。

b.室内分析。样品处理: 水样在1 000mL 圆柱形沉淀器中沉淀24h 后用虹吸管小心抽出上面不含藻类的清液, 剩下30~ 50mL 沉淀物转入50mL 的定量瓶中, 该沉淀物需再沉淀24 h 后正确浓缩至30mL。一般情况下, 浓缩的体积视浮游植物的多少而定, 浓缩的标准以每个视野里有十几个藻类为宜。镜检计数: 浓缩样品混匀后, 取0.1mL 于计数框, 用显微镜观察100 个视野, 每片计数视野不少于25个, 每个样至少计数两片, 当两片的计数结果和平均数之差超过其平均数的 15% 时, 增加计数的片数,取相近二数之差不超过均数 15% 的两片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结果。

4.1.5 监测频次

在1996 年5 月至1997 年11 月期间, 藻类监测频次为每2 月1 次, 从1998 年1 月起调整为每月上旬进行1 次, 水量水质同步, 并保持至2010 年12 月31 日。[4] 4.2 11年日本核泄漏危机

4.2.1内容:2011年3月11日本发生9级强震,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3月12日起1号—4号机组相继发生爆炸,5、6号机组乏燃料池升温,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政府于3月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3月23日起,芬兰、瑞典、美国等许多国家均检测到极微量的放射性131I。自3月26日起,我国陆续在黑龙江、江苏等31个省(市、区)的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131I、137Cs和134Cs。

在日本核泄漏期间,江苏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站对南京地区空气中气溶胶开展了超大流量快速采样,利用高纯锗γ谱仪对采集到的气溶胶样品进行放射性核素识别和浓度分析。[5] 4.2.2 放射性气溶胶的采集

用HRHA01-SFS1000/A型超大流量自动气溶胶采样器进行大气连续采样,每隔24 h更换一次滤膜。所采集的气溶胶粒子的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100μm,采样流量为600 m 3/h,滤膜为醋酸纤维,大小470 mm×572 mm。南京地区共采集75个气溶胶滤膜样品,每个样品的采样量约为14 000 m3。

4.2.3测量方法

将采集到的气溶胶滤纸装入样品盒,置于HPGeγ谱仪上测量,利用能谱分析软件对测量的γ谱数据进行解谱分析,即可得出γ核素的组成及相应的活度,再对有关参数进行修正,计算出微粒态放射性γ核素在空气中的浓度。[6]

5、我国环境监测与分析技术的展望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通过应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来展开实施工作的。但是,由于我国生产制造各种环境监测仪器的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仪器产品的质量基本上是处于中、抵挡水准,对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是远远不能满足的。监测仪器主要体现出来的问题如下:仪器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重复生产状况严重,厂家生产规模效益不稳定;产品质量保证不足,性能差,使用寿命期限短,容易出现故障;国家投资研发的产品支持力不足,不能在适应环境监测市场需求方面得到广泛的提高等。

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发展之路在于目前高速发展的高科技,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必定是朝着高自动化、高智能化和高网络化为主的监测技术方向发展。以往我国的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运用主要是以人工采用和实验室分析为主,作业效率和精准度不高一直都是难以被解决的问题。就当前我国环境污染情况的严峻形势看,环境监测工作急需通过应用更为先进的技术,以改善项目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3s技术的推广应用可谓应运而生。

我国在大力发展并应用“3s”技术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也将逐步走上高自动、高智能和高网络一体化的道路。对于今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再展望,也将把眼光放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方面,极力综合其他领域的技术,提高发展的步伐。[7]

6、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作为地球上的人类,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地球的环境,只有地球的环境得以保护,我们才可以拥有继续赖以生存的地方。

生活中,很多的小细节都可以对环境作出贡献,比如节约用水用电,不乱扔垃圾,不制造噪音,少使用塑料袋,用无鳞洗衣粉等等,如果每一个人都能稍微留心,我相信地球会变得更加美好。

7、参考文献

[1]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肖长来 梁秀娟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2] 环境分析与监测;http://www.daodoc.com/ [3] 太湖蓝藻爆发无锡水危机;给水排水动态, Water & Wastewater Information,2007年 04期

[4]太湖蓝藻监测及暴发情况分析;顾苏莉, 陈 方, 孙将陵;水资源保护;第27 卷第3 期 2011 年5 月

[5] 日本核泄漏牵动全球;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05 [6]日本核泄漏期间南京地区空气中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和评价,周程;张起虹;蒋云平;孙恋君;王利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 05期

[7] 浅谈环境监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方向;侯昌龙;企业技术开发; 2012年 02期

GPS技术在监测地震与地壳运动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监测地震与地壳运动中的应用(通用6篇)由网友“罗马没有假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GPS技术在监测地震与地壳运动中的应用,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篇1:GPS技......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以下仅供参考:山 西 省 环 保 系 统处 置 突 发 环 境 事 件 应 急 预 案为有效防范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特大环境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厂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厂开展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工作的缘由、依据与现状,以及近几年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旨在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

《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英文):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课程代码:0806A06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程 学 时:34学......

试述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推荐)

试述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摘要:桥梁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裂缝等问题,危及结构的使用安全,特别是在重载交通甚至超载的情况下,病害发展会更加迅速,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

下载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述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在环境污染事故处理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