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试题(推荐)_重庆育才初二语文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46: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试题(推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重庆育才初二语文试题”。

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漫长而沉闷的夏日,在地上或者爬到树上去寻蝉蜕(tuì),是我单调的童年里最为有趣的记忆。.B.春天里每一朵春意盎然的小花,都是经过了长久的酝酿(liàng)之后才最终灿然绽放。.C.这千万朵海棠,贮(zhù)蓄了一冬的期盼,不就是为了与春天履行这一世的约定吗? .D.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生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mò)然变成牛皮鼓面了。.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A.赡养 船蓬 苦心孤诣 一泻千里 B.羁绊 愧怍 因地置宜 俯仰生姿 C.独裁 笑柄 尽态极妍 触目伤怀 D.凫水 诀别 本色当行 味同嚼腊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闻一多先生潜心学术,从唐诗到楚辞再到“新古典主义”,真可谓孜孜不倦。....B.做大事者当有决断,切不可前瞻后顾,否则容易错失良机。....C.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艰深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一眼,就能抓住其实质。....D.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往往高扬英雄主义的浪漫气息,孤胆英雄深入险境却总能绝处逢生。....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看她忽而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_________,表现出无限的喜乐;忽而_________,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A.双眉颦蹙 侧身垂睫 笑颊粲然 B.侧身垂睫 笑颊粲然 双眉颦蹙 C.侧身垂睫 双眉颦蹙 笑颊粲然 D.双眉颦蹙 笑颊粲然 侧身垂睫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宋代大儒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表达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洁志趣。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都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深情回顾了鲁迅童年无忧而快乐的时光,读来倍感温暖。

C.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塑造了一个不完美的甚至有点平庸的父亲形象,然而正因为其不完美而平庸,反而更具真实感人的力量。

D.奥楚蔑洛夫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里的主人公,是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6.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修辞一致,语意连贯。(4分)

自然万物,因相依而多情。辽阔的夜空因星星的闪烁而有了慰藉,沉默的礁石因浪花的嬉戏而不感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物主一定是多情的,不然为什么我们总能因它创造的自然万物而感动不已? 7.综合性学习。(11)

近年来,“传统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2014年教师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材料二:2016年春节期间,一档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迅速走红,用全新的视角和方式,掀起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实践。此前,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中央电视台《汉字听写大会》等传统文化类电视节目,就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立足世界文化之林的根基,融入民族血脉,历经岁月仍散发光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说,今天我们饮水思源,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唤醒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瞩望文化复兴。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文联副主席姚晓英说,曾有一段时间,因为社会多元化发展对文化本身关注不够,出现过贬低、漠视传统文化的现象,甚至有过以洋为美、以洋为尊的思想。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勃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1)根据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传统文化”热掀起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庆成功中学九年级(1)班拟于6月12日在“传承楼”阶梯教室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假如你是班长,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

①请你为本次班会拟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扩大本次班会的社会影响力,学校拟邀请著名作家高洪波先生作为本次班会的特邀嘉宾。请你以九年级(1)班班长的身份,给高洪波先生发一封邀请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

8.古诗文默写。(10分,每空1分)

(1)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东风不与周郎便。(杜牧《赤壁》)(4)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6)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古人善说相思。王湾《次北固山下》思乡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怀友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将一腔相思之意巧妙地寄托在形象而有情韵的物象之上。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余拏一小舟()(2)上下一白()..(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4)是金陵人,客此()...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个“绝”字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大雪三日后西湖肃杀的冷寂。B.“独往湖心亭看雪”,一个“独”字写尽了作者当时孤寂无聊的心绪,可谓一字传神。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明写湖心亭游客,暗写作者,表现他们偶遇知音的惊喜之情。D.“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引用舟子俗人之见,却暗含作者自赏之意。12.品味加点词语,说说下面句子写景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4分)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神圣的沉静 刘心武

①还记得童年在重庆的一些事。我家住在南岸狮子山,从那里可以到一座更高的真武山去游览。真武山上有段路非常险,靠里是陡峭的山岩,靠外是极深的悬崖。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七岁的我还不懂生命的珍贵。那样做,有存心让母亲看见着急的动机。那悬崖下面的谷地,荒....草里凸现着一块怪石,那石头自然生成盘蛇的状态,当中的一块耸起活像蛇颈和蛇头。混混沌沌的我,竟然拾起石块朝悬崖奋力掷去,把握不好投掷的重心,身体的姿势从旁看去就更惊心动魄了。

②还记得那天母亲的身影面容。她紧靠着路段里侧的峭壁,慢慢地走动。她一定后悔转到那段路以前没能牢牢牵着我的手,把我控制在她身边,她自己往前挪步,眼睛却一直盯在我身上。我顽皮地蹦跳投掷,不住地朝她嬉笑,呕她、气她,悬崖边缘就在我那活泼生命的几寸之外。事后,特别是长大成人后,回想起母亲在那段时刻的神态,非常惊异,因为按一般的心理逻辑与行为逻辑,母亲应该是惶急地朝我呼喊,甚至走过来把我拉到路段里侧,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③那段险路终于走完,转过一道弯,路两边都是长满芭茅草和灌木的崖壁了,母亲才过来拉住我的手,依然无言,我只是感受到她那肥厚的手掌满溢着凉湿的汗水。

④我写第一个长篇小说《钟鼓楼》时,母亲就住在我那小小的书房里,我伏桌在稿纸上书写,母亲就在我背后,静静地倚在床上读别人的作品。我有时会转过身兴奋地告诉她,我写到某一段时自我感觉优秀,还会念一段给她听,她听了,竟不评论,没有鼓励的话,只是沉静地微笑,而且,有时她还会把手头所读的一篇作品的某些内容讲一下,那作品是一位同行写的,我没时间读,也并不以为对我有什么参考价值,不怎么耐烦听母亲介绍,母亲自然是觉得写得挺好,但她也并不加些褒扬的话语,她就是沉静地给我客观讲述,具有点穴的效果。后来《钟鼓楼》得了茅盾文学奖,那时母亲已到成都哥哥家住,我写信向他们报喜,母亲也很快单独给我回了信,但那信里竟然只字未提我获奖的事,没什么祝贺词,但语气沉静地嘱咐了我几件家务事,都是我在所谓事业有成而得意忘形时最容易忽略的。

⑤2000年第三次去巴黎,又去罗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众多的观赏者中,我忽然产生了一个非常私密的感受,那就是蒙娜丽莎脸上的表情并不一定要概括为微笑,那其实是神圣的沉静。那时母亲已仙去十二年,我凝视着蒙娜丽莎,觉得母亲的面容叠印在上面,继续昭示着我。

(选自《课堂内外》2016年12期,有删改)

13.作者围绕母亲的沉静写了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片段一、二的内容。(4分)

片段一: 片段二:片段三:我在卢浮宫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感受到了母亲神圣的沉静。14.联系前后文,说说下面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1)那天玩得很开心,返回时,我故意贴在悬崖边上走,还蹦蹦跳跳的。....(2)她就只是抿着嘴唇,沉静地望着我,跟我相对平行地朝前移动。.... 15.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但她却是一派沉静,没有呼喊,更没有吼叫,也没有要迈步上前干预我的征兆。..... 16.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1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的“沉静”是神圣的?(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我们要好好说话

霍启明

①不管你承不承认,我们现在其实活在语言的垃圾场,里面堆满了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流行词。这些词有好多人在用,也有好多人反感。为啥讨厌这些词,并不是大家有莫名其妙的偏见。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是死的,不是活的。

②检验一个语言是死是活,非常简单,只需把它扔在时间里就得了。活的语言,尽管它的作者早已死掉,但还被无数后代传颂。死的语言,刚被人说出口,最后一个音节还没发完,就已经腐烂了。

③比如,活的语言是: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而死的语言是:宝宝心里苦。④活的语言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而死的语言是:厉害了word 哥。⑤ ⑥和菜头说过一句话特好:要想文章活得比人长久,那就尽量不要使用网络热词。没人天天爱吃臭鱼烂虾,也没人愿意和死尸跳舞。每个人都有表达欲,这是人性的刚需。人们去创作,去表达,都是想把自己独特的喜怒哀乐、经历见闻给表达出来。完美的表达是一个幸福的事业,当那些经历已经被遗忘、已经褪色时,当你翻开那记述时,发现那些事物还在言语中闪闪发光。

⑦然而幸福的前提是你不能用网络词语描述。因为们根本不能用来描述任何庄重、独特的事物。比如我最爱看的电影《银翼杀手》中,人造人死之前,有一段极为壮美的追忆自己一生的台词,是这样说的:

⑧我见过你们人类难以置信的事,我见过太空飞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被击中,燃起熊熊火光。我见过C射线划过唐怀瑟之门那幽暗的宇宙空间。然而所有的这些时刻都将消失在时间里,就像泪水消失在雨中一样。死亡的时刻到了。

⑨如果用网络语言书写这段话,会是怎样呢——我的经历会让你们所有人高呼:厉害了word哥,但是宝宝心里苦,篮痩、香菇,我选择狗带——怎么看怎么像个笑料。

⑩其实频繁使用网络热词的真相是:你的库存是有限的,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来描述。出于偷懒,就随手用一些黏黏糊糊、不清不楚的词语来打发自己。但其实你的感情和经历远超出了这些词狭隘的范围,干嘛要用不称职的词语糟蹋你自己的宝贵经历呢?

⑪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在传说中,阿里巴巴念叨着咒语“芝麻开门”,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山洞,迎接他的是一屋子的金银珠宝,由此变成富翁。

⑫当你使用“篮痩、香菇”这样的词作为通行证的时,另一个神秘的屋子开了门:里面堆满了成千上万棺 4 材,棺材里躺着的,都是那些曾经流行的词汇:猴赛雷、人艰不拆、雷人、累觉不爱、臣妾做不到、在下叶良辰、我好方„„

⑬当你再辛苦一点,追寻的是诗歌、文学的语言,这些语言会领你到达一个图书馆,里面坐满了西塞罗、李白、屠格涅夫、博尔赫斯„„那些古老的灵魂躺在那儿,只要你愿意,他们都能成为你最真诚可贵的朋友。

⑭人体要锻炼,饮食要健康,修辞和语言的能力也是需要锻炼的。所以啊,在垃圾语言泛滥的时代里,我们要好好说话!

(摘自《格言》2016年12月下,原文有删改)

18.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在第⑤段横线处,仿照③④段句式补写一个与内容相关的“活的语言”和“死的语言”。(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作者在第⑧段引用“人造人”死之前台词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中的第⑪⑫⑬段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实际,谈谈你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才能“好好说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1)我们或许都经历过这种日子:你做一件事情,是因为你知道有一双眼睛在看。那双眼睛属于一个你在乎的人。他也许是你的亲人,也许是你的友人,也许是你仰慕和崇拜的人,„„有了这双眼睛,你无论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这双眼睛的主人。他会怎样看这件事情?因为感到他在看或者相信他会看,我们总是奋力做到最好。所有的一切,变成不是为自己做,而是为他做,渴望的得到他的认同或赞许。我曾经为了一位老师的一双眼睛而每个星期认真听课。我也曾为了父亲的一双眼睛努力上进。那一双在远处辉映的眼睛,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情绪,是我们多么想去讨好却又害怕失去的一双眼睛。(摘自《张小娴散文精选集》)

请你以“远处的一双眼睛”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民国《开明国语课本》有一篇课文: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他看着花。那只羊怎么那么有趣呢?它不像别的牲畜一样只懂得吃草,它还懂得欣赏花的美好。多么有灵性、有情趣的一只羊啊!它可能是在吃饱了草之后,便开始悠然自得地赏花,充分享受着生命的愉悦。

参考答案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3分)B(“酝酿”niàng)

2.(3分)C(A.“船蓬”应为“船篷”;B.“因地置宜”应为“因地制宜”;D.“味同嚼腊”应为“味同嚼蜡”)

3.(3分)C(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含贬义。)4.(3分)D 5.(3分)B(《社戏》是小说,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

6.示例:寂寞的山谷因鸟儿的歌唱而心生欢乐,荒寒的峭壁因梅花的跳舞而有了期盼

7.(11分)(1)(4分)①国家(领导人)的指引和提倡;②传播媒介的大力推动;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因;④日益强盛的中国彰显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复现的必然。(1点1分)(2)①(3分)示例1:走进传统经典,复兴传统文化。

示例2:让经典之花,盛放在我们的田野!(要求紧扣主题,语言简洁,使用一种修辞。)

②(4分)示例:尊敬的高洪波先生,您好!(1分)我是重庆成功中学九年级(1)班班长。(1分)我们班拟于6月12日在重庆成功中学“传承楼”阶梯教室举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班会。(1分)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们关注传统文化,想邀请您作为特邀嘉宾。(1分)真诚地期待您的莅临!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古诗文积累8.(1)风掣红旗冻不翻(2)何当共剪西窗烛(3)铜雀春深锁二乔(4)沉舟侧畔千帆过(5)身世浮沉雨打萍(6)不畏浮云遮望眼(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

9.(4分)(1)撑(船)(2)全(3)哪能(4)客居 10.(4分)(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11.(3分)B(B项中“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表现作者孤寂无聊的心绪。)12.(4分)示例一:加点词语运用白描手法(1分),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又富含变化(1分),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1分),表现了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1分)。

示例二:加点词语精炼准确地概括了夜色中雪景的特点(1分),“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突出这些夜色雪景的单调和渺小,宇宙的空阔与人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1分),人与自然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1分),表现了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1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13.(4分)七岁的我冒险在悬崖边顽皮蹦跳(1分),母亲沉静相望(1分)。

成年后我写作《钟鼓楼》的前后(1分),母亲沉静陪伴(微笑、讲述、嘱咐)(1分)。

14.(4分)⑪符合七岁儿童冒险的天性(1分),更重要的是“我”故意让妈妈看见“我”身处险境而着急的心理(1分)。

⑫写出妈妈看到“我”深处险境沉静观察(1分)而又异常紧张但故作镇定(1分)的心理。

15.(4分)连用三个“没有”,“更”“也”层层递进(1分),写出我对母亲当时异乎寻常表现的极度惊异(1分),突出了母亲的冷静、沉着、智慧(1分),表现了母亲对孩子宽容博大的爱(1分)。

16.(4分)教子有方、智慧:比如当我获得矛盾文学奖时,母亲并未祝贺,教会我更智慧地面对人生的得失;从容沉静:例如面对我在悬崖边的蹦跳顽皮,母亲沉静相望。

17.(4分)①母亲沉静中都包含对孩子强烈的爱(2分);②作者在母亲仙去12年后,懂得母亲的爱后,觉得母爱是伟大的、深沉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20分)

18.(3分)(在垃圾语言泛滥的时代里,)我们要好好说话

19.(4分)活的语言是: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而死的语言是:篮痩、香菇„„

20.(4分)与干瘪的网络语言对比(2分),突出了用文学语言描述庄重、独特事物的强大感染力。(2分)21.(4分)对比论证(1分),将“活的语言”和“死的语言”进行对比,突出强调(1分)“你使用的语言像一把梯子或者是一个通行证,会把其相对应的空间和你连接起来”的观点。(2分)

22.(5分)增加知识“库存”,少用“垃圾语言”,用合适的词语来描绘自己的感情和经历(3分)。例如:我们要多阅读好书,增加阅读的广度、深度、厚度,积累好词好句,少用“蓝瘦香菇”等网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以提高自己语言和修辞的能力。(2分)

重庆市万州区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word版.

七彩教育网 www.daodoc.com 免费提供Word版教学资源万州区高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监测语 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

四川省成都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201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贩卖/阪依靓妆/痉挛雇佣/......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5 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文试题(考试日期:2017年10月31日上午9:00~11:30)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四川省凉山州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凉山州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应用(37分)(一)语言文字应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肩胛jiǎ 扎zā染 卡qiǎ介苗 瑕......

眉山市高中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试题卷

眉山市高中2014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卷2014.01 语文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相应位置。......

下载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试题(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一次诊断性试题(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