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辅导方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学生厌学原因及对策”。
浅谈中职学生厌学的原因和辅导方法
凤翔县职教中心 侯军芳
摘要: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旷课逃学。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本文从学生及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分析导致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辅导方法。
关键词:厌学 原因 辅导方法
厌学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
本人在中等职业学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十几年,在工作当中,遇到厌学学生的机率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颇有些心得体会,本文将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表现、产生厌学的原因以及辅导策略、方法三方面进行一定的论述。
一、表现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讨厌学习,抵触学习,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常常被动地或者根本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职业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经调查了解本校学生厌学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学习功能存在认识偏差
认为读书无用。现代社会上可能存在有这样的例子,文化水平低照样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或者干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事业,而由于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急剧增多,社会产业机构调整,少数大学毕业生仍然不能就业,两相对比,“读书无用论”便开始抬头了,这种观点对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是厌学产生的一种主要的社会文化因素之一。
(二)对学习态度存在认识偏差
职业学校的学习在没有高考的压力下,本来应该是一种轻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但由于多种原因,却使学生讨厌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时常伴随着不愉快的体验。如紧张、焦虑、恐惧、羞愧、内疚、厌恶等。有的学生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也无所谓,完全缺乏或者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
(三)对学习活动存在认识偏差。远离学习活动
他们好像感到只有离开学习才能达到心理平衡。他们一般很少把精力放在学习活动之中,一般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时常迟到、早退、旷课、逃学,有的干脆弃学出走和辍学。对老师、家长提出的学习要求,常故意抵触对立。
二、原因
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并不是简单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相加的结果,而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而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心理状况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统计发现,我们学校厌学的学生中,由于家庭环境造成厌学心理的80%以上。而家庭环境因素对学生造成的厌学影响主要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父母的不良榜样。家长对学习的态度、学习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是子女模仿的榜样。家长乐学好学,孩子受到这种学习氛围的熏陶,自然乐学上进。而有的家长却从不读书,不学无术,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赚钱,花在吃、喝、玩、乐上,并流露和表现出轻视知识、反对学习的态度,即使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再大,要求再严也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效应。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孩子会得到更多的关心、照顾和爱。而父母心情不好或婚姻状况不佳,父母给孩子的支持和帮助有限,家长没心思管教孩子或拿孩子出气,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将变得孤独、懦弱、恐惧、粗暴、蛮横或注意力不能集中等,严重影响心理发展。
2、学校因素。
学校不重视学风的建设、对学生关心不够,在学习上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开设的课程实用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比较呆板沉闷,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的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学生学技能的要求,实习实训的课程太少,理论学习过多,不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合理的竞争机制,对学习缺乏目标,与社会缺乏必要的联系等,这些原因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重要因素。
3、社会因素。
职业学校的学生被社会的认可程度比较低,从而使学生觉得读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没有什么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缺乏上进心,从而在学校里也就得过且过,抱有无所谓的态度。
(二)内在因素
1、文化基础差,接受知识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的比较吃力,学习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2、学习动机不足或不明确。在心理学中,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造成学生学习动机不明却活不足的原因主要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等不良的风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些家长也认为知识不重要,早点挣钱养家更划算,这样的思想对孩子的影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从而使得学生也认为金钱比知识更为重要,自然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本身对为什么学习不明确,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家长,为了让自己有一个远离家长的唠叨的自由空间;学习只是为了有书可读,不要过早出去打工就可以了,学生并没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三、辅导方法及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影响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生自身方面的、学校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和家庭方面的等等
本文提出的辅导策略及方法主要从学校管理及学生教育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改革课程,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训性
1、加大教育投入,增设实训设备。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基本上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大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实操课、技能课的训练就比较感兴趣,所以增设实训课和实训设备是消除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的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专业设置的增多,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和实践基地的建设与专业设置的矛盾显得越来越突出,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习设备。所以,作为职业学校,应该增加相应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保证必要的实训条件,给学生创造一个与职业现场接近的浓厚的技术操作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实训课的比例。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接受能力低、自控能力低、怕吃苦等特点,综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减少理论课程的设置,降低理论课的难度,改革教材,方便学生自学。提高实训课的比例,把学生的上课地点设在车间、实训场所、实习单位,让学生多做少听,在“做”中学,“做”中思考,“做”中培养成就感。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讲授、研讨会、个案分析、实验、工场实习、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班级管理,树立良好学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狠抓班风、学风建设。
有关调查显示:学风好,教学质量好的班级学生厌学情绪小。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从众心理,如果班级学风好的话,就会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学校要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重奖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极力推荐这些学生到好的企业就业,并广泛宣传,在学校和班级内部开展各种形式的你追我赶的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2、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有关调查显示:学生对就业情况的了解程度对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很大。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多进行相关的职业意识教育,让学生多些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尤其要在新生入学的时候开展培训职业意识的系列教育,如参观校园、开放所有实习、实验、教学场所,向学生介绍学校的专业结构;用看录像、橱窗宣传、校史展览等形式向学生形象地介绍本校的校史和教学成果,请专业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指导,让新生对所学专业有大致的了解,以后还可以请实际工作中有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作报告和讲座,了解专业的要求和发展的动向,以其触动学生学习专业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也可以把学生送到企业去参观,增加他们对企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聘请历届毕业生回校现身说法,介绍个人成才经历和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站在理性的高度认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成才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豪感。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效果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学习迁移,是学生由对教师的信任崇敬热爱之感,转化为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发生浓厚的兴趣,产生需要。《学记》中说“和易以思”,就是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会容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疑难问题,才敢于向教师提出,由此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增强,能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转化为智力因素,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和需要。
2、增强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很多研究表明,对于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在形成自身威望中所引起的作用一直都是相当大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影响学生的人格、需要倾向,从而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为教学活动往往不只是理性活动,情感思维在支配他们行为中还占有重要的地位,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好的情感使学生精神振奋,不好的情感则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讨厌某一老师,他也会讨厌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如果学生喜欢某个老师,爱屋及乌,学生也容易喜欢上他教的课。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
(四)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消除厌学情绪,进行愉快学习。根据笔者在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可尝试采用以下办法:
1、因材施教法。对待厌学的学生教师可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和教学。
(1)对教学内容作适当调整:降低要求,补好基础。
(2)对教学速度及密度作适当调整:放慢速度,减小密度,降低难度。
(3)抓好非智力因素培养: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养成习惯。
2、循序渐进法。循序渐进法是遵循学生形成与转化的规律,按一定的发展顺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方法。
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文化基础太差,大多数老师讲的内容都听不懂,所以慢慢地就发展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我们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到一般,逐步加深程度,扩大范围,使其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前进,让学生能在此过程中慢慢适应。就以学业成绩差而言,教师不仅仅需要给学生补习近平期内的功课,还要从学生的基础知识缺陷补起。
3、目标激励法。目标激励法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制订目标,确立走向,从而激励学生树立良好学习动机的一种方法。大部分厌学的学生都有明显的学习动机不足,目标不明确的特点,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使用该种方法的时候,教师应注意,在引导学生制订目标时,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优化的目标是“伸手弗得,跳之可获”,目标要明确、醒目,又鼓舞人心。
目标制订后,教师要定期督促、检查目标实施和完成情况。对实施、完成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其产生成就感,使其上进心更强。对完成不够好的,帮助他适当调整目标,引导进行自我努力归因,及时了解进步和不足,进行自我教育。
4、快乐教育法。快乐教育法就是从情感教育入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思考。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所谓“乐学”,就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习时全身轻松,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快乐教育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个性表现,创造性地加以选择和应用。如把游戏引入课堂,把枯燥的概念编成歌谣等。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厌学心理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应引起各方面的重视。我们作为教师,运用非凡的耐心、持之以恒的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厌学的阴影中走出来是我们的一大愿望。相信通过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厌学的孩子越来越少,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健康的学习心理。
学生厌学心理辅导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矫正厌学心理的方法。笔者认为它对解决学生厌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学生 厌学心理 辅导在我......
学生厌学个案分析案例一:王峰,男,高一(7)班。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中职学生厌学情绪调查报告,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职生厌学情绪原因及对策【摘 要】当前,中职教育中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深入分析中职生厌学问题的成因,采取科学有......
一学生厌学案例及心理辅导在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对学习产生厌倦乃至厌恶,从而逃避的一种心态。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