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种族的劣根性使日本侵华战争必败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日本侵华战争战略分析”。
日本种族的劣根性使日本侵华战争必败 ——林语堂的《中国人》读后感续
在林语堂著的《中国人》最后一章的《中日战争之我见》中,专门有一节《为什么日本必败》论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联系到前后节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正是日本种族的劣根性导致日本侵华战争必败。这里摘录如下:
今 天我们看到的武力较量,是两个民族愿望之间的冲突。日本的愿望是征服,中国的愿望是抵抗。由于这两个愿望都同样强烈,由于日本人意志坚决,组织有素,而中 国则要为自己民族的生存和自由而战,所以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有退缩和让步。因此,结果就造成了日本的财政金融和中国的士气之间的忍耐性的较量。不论哪一方,只要具备较为持久的力量,它就会胜利。日本表面上占领的地方越多,它付出的代价,它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损失也就越大。假设中国碰到了最糟糕的局面,即 日本占领了整个中国,仅仅是维持这种占领,日本也会把自己置于死地。因为日本要设法补充并保持全部占领区的一百多万军队,在一个敌对的大陆上面对四万万敌 视他们的人民,进行它只能进行的防御战。这个观点当然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上的——中国的继续抵抗、团结和高涨的士气;日本无力巩固其胜利,无力继续搜 刮中国的资源,以及财政的枯竭——但这些假设都是建立在铁的客观事实之上的。这就是日本为什么必败的原因。
日本将重蹈它在1905年日俄战争那场损失惨重的胜利之覆辙,最后不折不扣地崩溃,它比俄国还要渴望和平,最后被迫接受子虚乌有的胜利。在1905年那场战争结束之时,日本就像一只好斗的公鸡,在胜利的刹那间高声啼叫一番,而后就倒地而毙。日本精疲力竭,甚至无力在和谈中向俄国要求战争赔偿。因为不然的话,俄国就会威胁说要再打下去。
著 者无意再深入探讨日本的财政、中国士气的高涨、中国游击队的抵抗,以及日本“占领区”实况等问题,这些都是中国最终胜利的基本条件。日本财政的衰微和羞于 见人的黄金储备,是聪明的西方人士众所周知的事。集权主义的措施只是对国内的财政有利,并不能改变日本需要继续用黄金和萎缩了的出口贸易来支付必须从国外 进口的军用和商用原材料这样一个事实,集权主义也无法把一个国家的外贸从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之中拯救出来。
另 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是,日本对铁路沿线地区控制无力,在所谓“占领省份”铁路沿线的军队不敢再越雷池一步。铁道时常被扒掉,日本军火被截,日本人的前卫部 队被一批批地消灭掉。中国的游击队穿上了被俘日军的服装,他们三分之一的军火要从日本人手上夺得。在这种情形下,河北、山东、山西的日本人从来不敢冒险出 城,除非是在大白天,二三百人一起出动。在石家庄这个京汉线和石太线的重要枢纽,日本占领已达一年半之久,现在他们不得不在夜间退到只占三分之一的城市地 盘固守,而云集在郊区的游击队则夜袭进城,获得他们的粮食供应,与被占领区三分之二的老百姓亲热一夜,然后在黎明时分悄然而去。
最 终结果是,除北平之外,日本人只占领了一些荒城,常常是由碉堡里的日军提心吊胆地守卫着。城里大部分是非老即穷,无力逃跑的人。这样的城市毫无贸易或商业 开发的可能。事实上,每多占领一个城市,就意味着日军要增
加一份守卫的负担,要进一步扩展其单薄而危险的交通线,并在其不断增加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 和浪费上再加一个项目。
现 在日本人必须承认对他们的仇视和恐惧是非常普遍的。他们的野蛮、傲慢和不道德,使单纯无辜的人民蒙受灾难,使得中国所有的城市和乡村的人们在日军到来之前 就远走他乡,就像逃避最使人害怕的瘟疫一样,就是给他们奖赏也没人肯回去。在一群群现代化的野蛮人到来之前,有五千万中国城乡居民大规模地背井离乡,抛弃 了房屋和财产去逃难,这是对日军所作所为的最好注解。日军官兵的洗劫、掠夺和强奸所获得的个人利益,使得日本作为国家不可能从占领区获利。日本人强奸中国妇女,枪杀市民,把战俘关在封闭的草棚里或者干脆在他们的头上泼洒汽油烧死,挑杀婴儿,围捕年青人,溺杀难民,沉没渔船,大规模轰炸城市,这些令人难以想象、令人发指的暴行,已由中立国的观察家们作了一致的、多方面的报道。自 从上帝创造人类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或者国家曾经像日本对中国那样以如此之大的规模,将一个邻国的人民无例外地置于一个更凶残、更傲慢、更冷酷、更下流、道 德更败坏的统治之下。历史上没有一个征服者能比日本人更证明自己不适于统治别人。如果最起码的常识可以告诉人们:统治意味着要给予被征服人民以最低程度的 安全感和基本生活条件,那么,日本人连这点常识都没有。远东的“德国兵”已经使西方的“德国兵”相形之下成为更为进步的人类,而日本的“武士道”在历史上 只会留下“黄色德国兵道”的恶名。有意思的是,“武士道”作为武士阶层诚实的代号已经暴露无遗。在上海以及其他被日本占领地区的臭名昭著的 事实是,那儿到处都是腐败现象,不仅日本士兵是这样,军官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施用暴行抢劫钱财,而且设立烟馆、赌局、妓院,以及其他非法行业,借发放通行 证之极敲诈勒索等等——这些事实都被一次次地当场记录下来并作了报道,比如可见于在上海出版的美国杂志《中国每周评论》。
我意识到,东京当局并不同意这些暴行,并且认为这是对日本在中国的统治的真正威胁。事 实是,你不可能靠一道军事命令就改变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自命不凡的民族,系统地培养了一种排外情绪,认为所有其他种族都是低下的,特别认为中华民族尤其 罪恶深重,不思悔改——这样一种民族心理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日本这种对欧洲和中国的傲慢和骄傲是这一代人所接受的排外教育和宣传的结果。日本正自食其反欧反华信条之果,这种信条有时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日本的高傲和残酷是不会也不可能罢休的。对我这样一个生长在厦门的人来说,童年时代就目睹了日本人的劣行和日本领事馆对由日本臣民在那个港口过去30年间所开设的鸦片烟馆、赌场和妓院的庇护。无论是日本在北方的走私,日本士兵普遍的道德败坏,还是他们堕落到低于一个真正伟大的民族的道德水准,我都丝毫不会惊奇。当 一个民族利用治外法权这个特权,有组织、有计划地鼓励大批的兵痞用一队队的大汽艇、登陆坦克、卡车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走私,并给予直接而明确的领事保护 时,这种走私就再也不能说成是个别人的行为,这个民族已经堕落到了干一些真正的一流强国所不耻于干的事情。日本今天的这些暴行和卑劣行径是与他们战前的暴 行和卑劣行径相辅相成的,并且都源于同一个种族性格。
我仅仅是指出日本在技术和军事上已经达到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水平,但在道德上它却仍然是完全不合格的。日本人的水平,比方说,就远比英国人低。
看来日本似乎没有意识到有些东西即便是炮舰或轰炸机也不能扑灭的。在 今天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头上,徘徊着致命的幽灵,一个民族命里注定要去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使命,并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毁灭它自己。日本人过于坚定,过于缺 乏幽默感,以至不能放弃靠轰炸、残杀、蹂躏中国而使其抛弃反日态度这样一个丧失理智的使命,并且不到她把自己弄得实在精疲力竭的时候,不到全民族都切腹自 尽的时候,不会停止这些行动,何其可悲!“噢,人们什么都敢做!什么都可以做!人们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以上摘录的文章写于1939年,距今已经73个 年头了,由于在二战后没有怎么对日本进行清算,导致日本直至今日仍不承认侵华战争中的大屠杀事实,也死不认罪,可以说上述摘录中日本种族的劣根性基本没 变,仍然地对中国傲慢以至于到无知,仍然不自量力地同时跟中国、俄罗斯和韩国闹起岛屿争端,甚至不惜把整个国家和日本民族都绑上战车,到头来只能自己毁灭 自己。
但愿历史不要重演,如真重演了,日本仍必败无疑!
日本侵华战争史料在抗日战争时期(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
日本侵华战争每当谈论起八十年前的日本侵华战争,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主义和平时代的大学生,我都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触。1931—1945,这段历史不应被遗忘,无数无辜百......
我们和他们的家国梦观日本侵华纪录片有感昨天晚上,我有幸观看了一个有关“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必须要写点什么,我感觉到我肩上的“两......
(八)一场日本精心谋划的侵华战争核心提示:甲午战争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对外扩张政策总暴露。 19世纪中叶是东亚地缘政治大变局的时代,中日两国几乎同时遭到来自海上西方国家的挑战......
试卷4一、单选题1、标志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件是?( A)A、7.7事变B、9.18事变C、8.13事变D.、12.9运动2、关于世界观,下列正确的包括:(B)A、世界观要统一,宿舍同学与我意见不一致,我一定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