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遵义市十二五工业规划”。
酒泉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河西风电走廊,打造西部陆上三峡”战略和酒泉市委“两抓整推”发展战略以及新能源振兴工业“6+2”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新型工业经济,推动工业园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根据园区发展现状,制订本规划。
一、酒泉工业园区现状
(一)园区概况
甘肃酒泉工业园区于2000年4月批准设立,是经国家发改委2006年4月核准、甘肃省政府命名的首批省级重点开发区。园区辐射规划面积58.9平方公里,由南园和西园两个分区。其中:南园位于酒泉市南郊,北靠G312清嘉高速公路,南接酒泉火车站,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煤电能源、生化制药、新型建材等产业;西园位于酒泉市西郊,南依G312清嘉高速公路,西临嘉峪关,规划面积22.1平方公里,重点发展风、光电新能源装备制造,商贸、仓储物流等产业。截止目前,工业园区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配套投资6亿元,铺筑道路68公里,修建自来水厂3座、敷设供排水及供热管网97公里,新增绿化带116万平方米,架设高压输电线路30公里,安装路灯537盏,基本形成了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的开发格局。
(二)产业现状分析
园区自开发建设以来,始终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中心,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和优化服务环境,促进了园区健康快速发展。至目前,园区建成区面积已达2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260多家,完成项目投资60亿元,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煤电能源、农副产品加工、生化制药、商贸物流、建筑建材等主导产业。2009年,园区内各企业实现产值70亿元, 占全区GDP比重的22.5%;实现工业增加值18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75%;解决就业岗位1.2万人,上交税金1亿元。其中,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51.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61%,新增工业总产值的98%,为园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西园,以金风科技、华锐科技、中材科技、中复连众、酒钢天成等9家(南园1家)企业为代表。目前这9家企业中有8家投产,总投资规模在6000万元-50000万元之间,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51.6亿元。2010年,仍有7家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将在西园建成投产。
农副产品加工业:主要分布在南园,以敦煌种业、登海先锋种业、好牛乳业、西部农业科技、德源食品工业公司、西域绿嘉酒花加工、西部啤酒公司、广源制麦公司为代表,有企业近百家,投资规模在百万元至亿元之间不等,大部分均已投产。2009年实现产值 万元,占园区各业总产值的 %。
机械制造业:分布于南园、西园,以奥凯种子机械、玉管局机械厂、铸陇机械公司、陇工装载机组装厂为代表,有 2 企业 家,投资规模均在2000万元以上,目前都已投产。2009年实现产值 万元,占园区各业总产值的 %。
生化制药业:主要分布于南园,以秋良生化、大得利制药、甘帝制药为代表,有企业 家,投资规模均在2000万元以上,全部投产。2009年实现产值 万元,占园区各业总产值的 %。
建筑建材业:分布于南园、西园,以百立商砼、康师傅钢构、金盛彩钢、瀚海彩钢、神舟管业、天成商砼等为代表,有企业近20家,投资规模在千万元以上,有部分企业还没有完全投产。2009年实现产值 万元,占园区各业总产值的 %。
商贸物流及仓储业:分布在南园、西园,以兰州金岛、兰州良志、吉顺达汽贸、酒嘉物流中心、特尔鲜农产品公司、中央粮库、中石油油库为代表,有企业 家,仍将有部分项目陆续进驻。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上下,2009年实现产值
万元,占园区各业总产值的 %。
(三)产业特点和优势
1.装备制造业呈加快发展趋势,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为加快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工业园区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布局下,于2008年在西园规划了10平方公里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产业园自建园以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全力抓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投资环 3 境,也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至目前,园区已先后与新疆金风科技股份公司、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制造公司等一大批国内知名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签订了包括风机总装、风机叶片制造、轮毂及法兰制造、塔架塔筒制造等项目协议29份,计划投资53亿元。这些企业中,有上市公司12户,中央企业8户。至2009年底,华锐科技风机总装、金风科技风机总装、中材科技风机叶片制造、中复连众(酒泉)风机叶片制造、中航惠腾风机叶片制造、酒钢天成风机塔筒制造及中水四局风机塔筒制造等8个项目已建成。九鼎新材风机机舱罩制造,鑫茂鑫风风机叶片制造、东方电气风机总装、台湾红叶风机叶片制造等7个项目正在建设中。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极大的提高了园区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产业特色明显,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 目前,园区已形成了以敦煌种业、登海先锋种业为龙头的种子精选加工业;以好牛乳业为龙头的乳畜产品加工业;以玉管局机械厂、铸陇机械公司、荣坤装载机组装厂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以大得利制药、甘帝制药公司为龙头的制药业;以西部农业科技公司、德源公司、敦煌种业棉蛋白油脂公司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西域绿嘉、西部啤酒公司、广源制麦公司为龙头的啤酒原料及酿造加工业;以大禹公司为龙头的节水材料制造业;以中央粮库、中石油油库为代表的仓储业等产业。在大力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园区坚持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战略,紧跟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新 4 兴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甘肃秋良生化公司为龙头的淀粉加工业、以敦煌种业包装公司、三和彩印为龙头的彩色包装印刷业;以闽发建材市场、广发工程机械市场、石天石材市场、酒嘉物流中心、锦华吊装、风光谷风电物流、特尔鲜农产品公司等为代表的商贸物流业。产业特色明显,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
3.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正在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建成了园区综合服务中心,除管委会内设机构入驻外,工商、税务、公安、质检、环保、统计、安监等职能部门也相继入驻,形成了完备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另一方面,社会化服务机构也在积极的筹备和引进中,如法律、金融、电讯、零售以及投资、造价等各类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也在将入驻园区,进一步提升了园区服务功能和水平。同时,园区管委会还围绕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成立了园区平台服务公司,就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产、学、研、人才培育等进行统筹规划和项目引进、项目实施建立协调机制,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规模化扩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工业园区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的机遇:一是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二是甘肃省委确定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酒泉作为其中一翼,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三是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以新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的绿色浪潮,这将为酒泉加 5 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良好的宏观发展环境;四是国家出台了《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热潮已经开始,将为酒泉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五是国务院已经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为酒泉调整结构、加快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六是酒泉新能源产业起步良好,受到了国家关注、省上重视、全市支持,随着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必将拉动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快速增长。
(二)存在的挑战:一是受新能源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网线架设、调峰电源等配套产业跟不上其发展需要的影响,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挑战;二是有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如何整合这些企业,整合各自资源,走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提高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成为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三是机械制造、生化制药以及建材业等类企业,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弱,致使产品附加值不高,盈利能力不强,存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挑战;四是区域内虽然有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所技工中专,但因与园区各产业的发展衔接不紧密,存在实用技术型人才跟不上园区企业的快速发展挑战;特别是风电、光电装备制造所需技术和技能型人才因本区域内院校培养的条件和速度跟不上,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五是存在区域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挑战;因低碳经济已成为当前发展主流,与园区相邻的周边地区也 6 都在竞相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制定一系列的招商、土地、税收、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面临着“不进则退”的严峻形势。
三.总体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能源产业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两抓整推”和“6+2”产业行动计划,依托酒泉资源、土地及区位优势,以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契机,大力建设以风电装备、光伏装备、相关能源装备和现代服务业,把酒泉工业园区建成全国最大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确保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全区工业化进程的有序推进。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园区发展应坚持如下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主体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统筹协调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园区产业不断扩张和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鼓励企业着眼于前沿领域,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
3.坚持国家产业导向与发挥特色优势相结合按照国家产业导向的总体要求,加强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的衔接配套,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立足园区煤电能源循环经济发展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基础,进一步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
4.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提升相结合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集群,努力在产业升级改造中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新能源光电建设领域取得突破,带动园区关联产业的整体提升。
5.坚持创新服务方式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园区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创新型园区的要求,到2015年,形成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服务水平赶追国家级开发区、新兴产业在国内占一定优势的西部重要的工业园区。特别是在产业发展上达到“四个一”的目标。即园区拥有一批掌握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开发一批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重点产品,提升一批具有特色和知名 8 品牌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配套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国内甚至国外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重要的生产和研发基地。
到2015年,主要目标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
——新增柏油道路135公里,园区内道路基本实现全辐射。
——新增上下水管网87.35公里,两园各建污水处理厂一座,达到日处理污水4万吨的能力。
——敷设供热管网68.4公里,基本满足园区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新增公共绿化带 平方米、新建公共商业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 平方米。
二.服务水平建设
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建设以下几个方面:
——建成以信息咨询及标准化中心、培训及实习中心、研发中心、检测认证中心、技术交流合作中心为主要内容的风电工程研究院。
——建成园区科研孵化中心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成与园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相配套和适应的物流、维护服务公司。
三.产业发展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736亿元(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500亿元、煤电能源66亿元、资源综合利用130亿元、农产品30亿元、生物化工1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70亿元(2009年园区工业增加值为18亿元,占园区产值64亿元的30%),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90%(2009年占全区:18亿元/27亿元×100%≈70%)以上,年均增长200%(全区为25%)以上,优势行业的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形成5个(冻干蔬菜、节水材料、种子机械、风电设备、光电设备)以上具有自主设计和自主制造能力的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重点骨干企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力争达到40%,主导产品升级换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大幅增加,自主创新能力在若干领域取得标志性突破,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培育15家左右新能源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及较强配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工程公司,形成一批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领先的“小巨人”企业。
——依托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培育1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市场占有率全国领先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产品优势突出、专业化协作分工合理、配套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重点任务
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风、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在快速推进已落户风机总装和叶片制造项目满负荷、高标准生产的同时,继续坚持“招龙头、引配套、聚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拉长增粗产业链条。重点引进建设1500台变压器、25000吨玻璃纤维、1500套主机架底座、300万米电线电缆、3800吨铸造件制造等14个风电设备配套生产项目。到2015年,力争完成投资22亿元,使风机总装企业达到5家,叶片制造企业达到5家,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20家,使风力发电机组制造能力达到325万千瓦,实现产值220亿元以上,主要零部件本地化配套率达到50%以上。光伏装备制造产业按照“突破下游、带动中游、辐射上游”的思路,重点引进建设年封装多晶硅及非晶硅电池150兆瓦、50兆瓦光伏发电系统集成项目、5万KW太阳能热发电项目及真空管、金属支架生产等6个设备制造项目。到2015年,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形成太阳能电池制造能力450兆瓦,实现产值120亿元,建成西北重要的光伏设备制造基地。
煤电能源产业:抓住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调峰电源建设机遇,利用蒙古国和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加快煤电能源项目的规划布局和投资建设,大力发展煤电能源产业。2010年,确保国电电力2×33万千瓦热电联供项目并网发电,750千伏变电站投入使用。到2015年,实现产值66亿元。
新能源关联产业及服务业:大力引进太阳能灯具系列产品、离网式小风电设备制造、全矾蓄能电池生产等新能源关联产业。加快建设20万套太阳能灯具、5万台太阳能热水器、2000台套地源热泵、1万台全矾蓄能电池、6万吨电网塔架、5万套新能源产业旅游产品等重点生产项目;支持奥凯种机、华泰石化等现有骨干企业积极发展高强度螺栓、支架、磨擦片等配套加工项目,到2015年,完成投资 亿元,实现新能源关联产业产值90亿元。
配套服务业重点引进国家风电设备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认证及评估、风机吊装及维护、物流运输、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制造技术研发、电站运营管理、后勤保障等项目,2015年实现产值70亿元。
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依托周边矿产资源和本地新能源产业优势,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抓手,推进资源就地转化利用。重点抓好100万吨电解铝、150万吨络铁、200万吨铁精粉生产等转化电能项目的开工建设;新上200万吨干法水泥、大型预制构件、40万立方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材建设项目;力争3万吨污水处理、20万吨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几个循环经济项目建成投产。到2015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建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40个,实现产值13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围绕“一特四化”发展思路,坚持抓龙头、带基地、促增收,突出抓好脱水蔬菜、种子精选、乳制品加工、酒类酿造等重点行业的发展壮大。依托敦煌种业、好牛乳业、西部啤酒、汉武酒业等重点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引导脱水菜行业规模化发展,组建企业集团,新上精深加工项目,积极开发洋葱精油、速食包袋食品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种子加工企业强强联合,发展自主品牌,新上分级包装等成套加工生产线;加快食品酿造工业技术改造,力争汉武酒业食品工业园早日建成投产。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10户、过千万元的20户,完成投资 亿元,实现产值30亿元。
生物化工产业:以大禹节水、大得利制药、祁药集团等龙头企业,支持制药企业在抓好常规药物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发新药产品,大力发展卵磷脂、甘帝欣、美沙酮、硫酸软骨素A钠胶囊等强势药品,对取得生产批号的30种药物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支持敦煌棉蛋白、文明甜菊糖、秋粮生化等生化企业扩产达标,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建设240万吨炼钢用焦及副产品、1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30万吨PVC生产等项目,到2015年,全区培育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生物化工企业8户,过千万元的10户,生化产业产值达到10亿元。
商贸物流业:依托现有的闽发建材市场、广发工程机械市场、酒嘉国际物流中心等商贸企业,重点发展与优势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陶瓷、五金、建材、机械等交易市场和物流运输中心。紧紧抓住园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辐射酒嘉两地及周边地区的货运、五金建材、汽车及零部件、机械等产品的物流集散中心和分拨中心。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服务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管委会职能,坚持部门联动,加强工业园区发展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工业园区内设机构和派出机构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协调运作、密切配合,保证政令畅通。工业园区要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作为今后工作的重心,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寻突破。一方面要继续 13 寻求省市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与帮助,要把这种支持与帮助作为园区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要在园区内部上下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在园区快速发展。
(二)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园区的承载能力。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煤电产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抓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实施风电设备专用通道、南园西园快捷通道、环园辅道等道路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延伸、集中供热、电网改造、职工公寓、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等配套建设工程;路牌路标、交通信号设施、观光大道、公共绿化等美化亮化工程。二是加强中小企业创业园标准化厂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土地保障。依据集中、节约、高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制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办法,面向现有土地要空间。严把入园项目质量关,规范入园企业评审,持续提高项目建设容积率、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比例、税收含量、开工进度等方面的准入门槛,完善项目论证和评审机制。严格合同约定,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时,对开工时限提出明确要求,尽可能避免土地闲臵;对违反约定的用地项目,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措施,严格清理入园项目用地情况,督促签约项目开工,盘活土地存量。
3.建立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机制。依托大专院校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采取各种方式引进、培 14 养适应园区经济发展需要的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引进一批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领军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开发区建设或与企业合建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以高质量的载体吸引高层次的人才。
(三)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
通过整合优惠政策、产业基础、创新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充分发挥园区的比较优势。
1.突出招商引资在对外开放中龙头地位。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机制,加强专业化招商团队建设,主攻专业招商和重点招商。更新招商理念,重点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招商,逐步改善园区产业生态环境,实现以政府为主招商到区内龙头企业主导招商的转变。
2.突出重大项目在对外开放中的载体作用。着力吸引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中央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型跨国企业入驻园区;着力引进国际国内技术创新的重大成果、研发机构和领军人物,增强园区对行业核心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掌控能力。
(四)加大对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财税支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文件精神,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扶持资金支持酒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强与省市有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不断拓展资金筹措渠道,争取在获得各类专项资金及补助资金上有更大的突破。
(五)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抓好国家风电设备监督检验中心酒泉实验室、酒泉风光电应用技术工程研究院、SGS认证评估中心等技术服务中心的创建工作,引导敦煌种业、大禹节水、奥凯种机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设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产品研发主导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加大品牌培育、扶持和保护力度,加强品牌经营和品牌扩散,鼓励和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地方品牌。
附:1.重点生产项目规划表 2.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表 3.土地综合利用规划表
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前期发展研究报告来源:莱州工业园区 首发子站:开发区管理处 首发栏目:新闻资讯 日期:2009-08-14 今日/总浏览: 7/2578再过两年,我国即将进入“十......
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合集9篇))由网友“土番沐”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过的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规划,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篇1:莱州工业园区十二五......
杨凌示范区工业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十二五”(2011—2015)时期,是杨凌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和省委省政......
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提升发展水平,根据《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特编制《彬县十二五工......
工业园区规划工业园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