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父亲的回忆”。
回忆父亲
父亲走了,他匆匆地走了,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在父亲离开我一周年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父亲,在我的记忆了,父亲临走时那挥之不去的眼神让人怵目惊心,让人肝肠寸断。作为他的儿子,我从他那眼神中读懂了他不忍离弃我们,不忍离弃他的亲人而对生之欲望的强烈。可怕的死神在夺取父亲生命之时,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聆听到父亲他临终的嘱咐,假如时光能够逆转,我想为父亲做点什么,以抚慰我伤感莫及的内心,弥补我生命中不全的灵魂。试问苍天:“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人活七十古来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活百岁亦自然。然而,父亲还未进古稀之年,无情的病魔却让他走得如此仓促,儿孙们甚是遗憾。父亲一生勤做俭用,用心血哺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现在他已儿孙满堂,理应享天伦之乐,他这样走了,我们又于心何忍呢?
父亲走了,我悲恸不已。回忆他的一生,我心情凝重。我不想为他作传,因为他是天底下父亲中最为普通的父亲。然而他却让我倍感父子的温馨,所以我想为他留点什么。他刀刻于我心的形象无法在我记忆中抹去,于是在长夜难眠的静夜,我重新拾起父亲影响我一生的琐事,借以在他离世的周年之际作为纪念。
父亲生于1938年那个苦难的年代(日寇正疯狂占据中国,加上蒋介石挑起内战,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不堪度日的年代造就了父亲生活中刚毅、执着的个性和勤劳节俭的品行。他文化程度极低,只读过小学三年级,但凭他的聪明和自学,他能说会写会算。他年轻时,长期在外做工,修过许多工程,他算盘不错,由此也管理过很多账务,负责过很多工作,工作做得周全细致,让别人不得不佩服。他自学简谱,对于二胡,风琴,口琴,笛子之类的乐器无所不精。我们小时候,只要他在家,农闲之余,在我们几弟兄面前,吹吹拉拉,弹弹唱唱,我们合着父亲弹奏的节拍边唱边跳。和父亲在一起我们随时可以体验到快乐。父亲的字写得不错,毛笔字抑扬顿挫,锋芒毕露,令我赏心悦目。他常教我练字。我在书法上大概启蒙于父亲的“真传”。记得在读小学时,父亲在过年时就让我学写对联,那时便养就了我书法上的大气。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学写钢笔字的时候,父亲送给我一个非常精致的厚厚的线装笔记薄,笔记薄中每隔十几页插有山水风景画,依稀记得有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日出等,我记得这个本子是别人送给父亲的的礼物,他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用,因为我当时读书太小没有给我。我得到后,欣喜若狂,立志在笔记薄上写下最美最好的文字,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亲。然而,时过境迁,我那本精致的笔记薄虽保存多年,由于几次房建搬迁而遗失。我是四姐弟中的长子,那时的我,在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中,我深深感到父亲对我的鼓励与期望,这种期望是家族中让我出人头地的期望。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无时无刻不将父亲的期望与鼓励化作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所以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前列,也是几弟兄学习的榜样。
父亲耿直,为人清白,经常同情帮助别人。文化大革命中,批斗整人是经常的事。而父亲就是革委会下属成员,他们负责挖资产阶级墙角,揪出地富反坏右,形势逼人,父亲受指示批斗过许多人,但他从不整人。造反派利用手中的职权,想尽办法整治“坏人”。父亲遇到这种情况,他看不下去,经常偷偷帮人松绑,为此,他也救过很多人,替人说公道话,为人减轻痛苦与折磨,至今,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在父亲的心中,同情与善良是做人之本。
过去的王家在当地一直是旺族。家财殷实,有山有田。该族从解放前的地主到解放后划分为地主,富农以及中农。无论当地的山还是田前面都加一个“王”字,我家由于太祖父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太祖父不但没有做什么坏事,还救济过很多人,因为他为人老实,所以又称“二泥巴”,解放后我家被划分为中农,太祖父的几兄弟就没有他那样幸运了,有的就地正法,有的被划分为地主、富农。父亲是王家的上门女婿,在那个阶级斗争日益复杂的年代,父亲在我家不得不与中农划清界限,因为父亲出身无上光荣的贫农家庭,他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时太祖父去世,家中还有太祖母,爷爷,婆婆,父亲,母亲,加上姐弟四人,这一大家人虽多,但由于家底不错,爷爷特别勤劳,全家在当时过得让人羡慕。后来爷爷积劳成疾,严重时不得不卧床养病,最后残酷的病魔在爷爷47岁的中年就夺取了他的性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全家就靠父亲一人支撑。后来母亲也身患重病,家中缺乏劳力,多年在外的父亲不得不回来操持这个日益衰落的家。我清楚地记得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养活全家,忍心卖掉家中祖传下来的一口大仓,还卖掉了爷爷给人做房打墙的夹板。家中劳力少,人口多,似山的重担压于父亲肩头。然而父亲勤扒苦挣,支撑着全家。在七十年中期,父亲当过生产队副队长。那时家庭虽然困难,但父亲却没有半点私心。那时的人们靠工分吃饭,生产队里正队长管全面,副队长带头生产,他在分工上照顾那些贫困的家庭,而让自己的家人做些吃亏的事。原始的耕种方法,使得生产队里的劳动强度大,生产任务多,人们为了多挣工分,都想做一些划算的劳动,为此,父亲的刚毅和执着的个性难免得罪一些人。其实在父亲心中他永远是一位耿直无私的人。
父亲在他开始步入晚年的时候,到纸厂工作,凭借他的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正直品行,担任纸厂的质检工作,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在质检过程中多次拒收别人的小恩小惠,他严把质量关,在年终决算中,他收进的废纸、石灰、稻麦草都有盈余。从不亏损。他退休前,他做过厂里的清洁,管过门房,并多次受到过领导的表彰。
而父亲的节俭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他一生用钱特别谨慎,从不乱花一分钱,这与他生于苦难的岁月有关,他节衣缩食,对吃穿从不讲究。在他晚年,他不幸得了难治之症,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在他第一次住院时,让我给他送内衣,我在他的房间里左翻右找,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内衣,而在我的眼前,我看到的是几件年久破乱的秋衣秋裤,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当时大哭了一场,心中真不是滋味。父亲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些钱,他常对我们说,他的任务没有完成(祖母健在),不能拖累我们。在他临终前的下午,也就是第二次出院回家时,他预感到自己将走完生命的尽头,望着年迈的祖母像一个小孩子嚎啕大哭,我想他此时想到的是再不能为祖母尽孝了,再不能为祖母送终了。两次出院都是他都是强行要求的。第二次住院,住了一星期,他怕多用钱执着回家,结果在他出院的当天晚上,就永远地走了,他俭用了一生自己又带走了什么呢?
父亲的火爆脾气令小时候的我们都望而生畏。父亲教育我们的方式也很特别,往往是兄弟中一人犯错其他人都要受罚。这就是他所说的“陪斩”,“陪斩”的方式多数是罚跪,让我们长跪不起,借以思过。他认为,兄弟干祸,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这种不讲情理的“陪斩”,现在想来不无道理。因为都是小孩子,一人受罚,只惩罚一人,另外一人必在一旁讥笑受罚之人。所以都应得到警戒,以免再犯。我是长子,每次犯错,棍棒也是起先落在我的身上。这就是父亲的“严”了。正是父亲的严管,我们几兄弟在为人处事上从不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以至成人后都遵纪守法、品行优异。而我在我读书的生涯中,又给予家庭中对长子的厚望,特别热爱学习,上学中从未迟到乃至缺课。这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教育我做事的认真与严肃。
父亲拉扯着他的四个儿女,在艰难的岁月,一路风尘地走来,直至他步履蹒跚的晚年。因积劳成疾,落下了难治的重症。我记得在别人欺负并看不起我们的时候,他总是叮嘱我们兄弟要争气,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我们四姐妹就是在父亲的反复叮嘱中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各自努力奋斗,成家立业,过上了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的生活。父亲做事要光面堂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超过别人,他只有一个女儿,在八十年代初期,姐出嫁时,父亲给姐准备了全副嫁妆,从床桌椅凳,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他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也是从恢复高考以来我们村走出的第一个正规的一类本科生。父亲在世,对待我们几姐妹,他总想一碗水端平,但这是他无法做到的,同时也是任何父亲无法做到的,但他努力端平这碗水。我们几姊妹中只有老三文化最低,只读过初二,由于老三生病休学,没有给他办理休学手续,父亲找学校,老师们都不愿意收一个落课的学生,依父亲的暴脾气,干脆让老三去学艺。作为父亲在内心总觉得有愧于老三,在生活中处处为老三着想,用一些方式去取得老三的谅解,以求得一碗端平的水。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即使孪生兄弟也不可能去走同一条道路,去趟人生同样的的河流。任何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并有着千差万别。这正如长短不齐的十个指头。父亲给予的不是永远,永远的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努力打拼。
父亲匆匆地去了,这惊人的噩梦,让我们始料不及。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是对他的儿女的有力惩罚。父亲的胸怀是博大的,他时刻装着他的儿女们,唯独没有他自己。而他的儿女们个个都有健康的胸怀,却没有装下父亲一个人。我愧对父亲,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尽一个长子之孝,虽为他做了一些事,但没有刻意地去侍奉他,只是在他病危时在病房短短地和老四赔了他半夜。当我意识到这些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作为长子,未能尽孝的我又怎能化解心中的悲楚向上苍交代呢?而作为他呕心沥血养育的儿女们,我们又为他做了些什么呢?父亲从付府到王府,历经艰辛,造就了他的儿女们,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仓促离去,在我心里留下了惊人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永远地思考和启示。接近父亲别离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向长眠于九泉之下的父亲问一声:“父亲,你还好吗?”
愿父亲的灵魂永远安息吧!
(记于2006年2月,于2013年2月修改打印成稿)
后记
《回忆父亲》是我作为长子,在父亲临终时目赌了父亲与我们告别时那双让人怵目的眼神,那是一双生与死告别的眼神。当时我赶到父亲身旁,父亲已不能说话了,他双眼大睁,从他微微颤动的嘴唇上,我读懂了父亲的眼神——对生之强烈和不忍弃他的亲人。我抱着父亲,在他耳边小声地说:“大爹,我们回家吧!”父亲听后,好像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直到我们把他接到我的家中,他才安然地闭上了双眼,我想他真地回家了。在父亲离别的日子里,父亲那双眼神,总是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我每每睡觉前我都要想到父亲的眼睛,从而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心中的悲恸油然而生。父亲过世后我用一颗残缺的内心为父亲守灵,从一七到五七我都要到父亲坟前上香烧纸,以祈求上苍对我的宽恕。在我心里默默地祈祷父亲一路走好!
父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几姊妹都膝下有子或有女了,我也进入了中年的鼎盛时期了,我想,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心安了。
“百善孝为先”,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导致人类礼仪的退化与人性的泯灭,如今子女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无法诠释古代孟郊的《游子吟》,谨以此文让我们以及我们的晚辈看到,在我们和我们的晚辈身在福中不知福时,要去想一想历经风雨、饱经磨难的前辈们,回想他们为了下一代吃过树叶和草根,过着饥寒交迫的艰苦难熬的岁月,没有他们的过去,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家庭里,我们要改变对待长辈的态度,学会包容与谅解,懂得善待与接纳。否则,当你的良心一旦发现自己的过失,那时你将欲哭无泪,后悔不及,并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永远的愧疚与遗憾。让我们共同记住一句话: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先祖,戴恩感德,是为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回忆父亲抒情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回忆父亲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回......
今天是2015年12月24日,父亲去世整整一个月了。上个月23日,我正在南昌女儿那里,哥哥打电话给我,说父亲近来身体不太好,虽然吃饭正常,但总是说四肢无力,老躺在床上不想起来,饭也是给他......
回忆父亲作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忆父亲作文,欢迎阅读......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10篇回忆父亲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