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9:12: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和黄色底色的是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一、单选题

1.人类解放的三个层面是()。

A 生产力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 B 物质层面 社会层面 精神层面

C 生产力层面 生产关系层面 生产方式层面

D 物质层面 文化层面 精神层面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重视宣传

B 相信群众

C 与时俱进

D 阶级斗争

3.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

A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B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

C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D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辛勤劳动的结果

4.马克思主义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

C 马克思创造的理论

D 一切关于马克思的理论

5.人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是()。

A 以“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历史阶段;“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历史阶段

B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D 人与物的关系阶段 物与物的关系阶段和人与人的关系阶段

6.人类解放是()。

A 一个理论家的幻想

B 一个思想活动过程

C 一个不受人思想影响的客观运动

D 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7.解放与自由是()。

A 同等程度的概念:人类获得解放的程度也就是获得自由的程度

B 相互排斥的C 因果关系

D 从属关系

8.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主要是指()。A 它的斗争性

B 它的辩证性

C 它的理论性

D 它的政治性

二、判断题

1.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很时尚。

正确

错误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实现共产主义。

正确

错误

3.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政治 法律上的,即形式上的平等 自由。

正确

错误

4.“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历史阶段就是共产主义阶段()。

正确

错误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

正确

错误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确

错误

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1 1.看不见斗争性与统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唯物主义的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2.我家里如果没有矛盾该多好!这是()。A 辩证法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唯物主义的观点

3.重视矛盾的统一性而忽视矛盾的斗争性,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这是()。

A 正确的观点

B 马克思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5.把幸福当成不幸福是()。

A 幸福概念不清的表现

B 得不到幸福的表现 C 父母皆祸害的表现

D 儿女皆祸害的表现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马克思主义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7.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谁也离不开谁,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不分重点和非重点。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判断题

1.矛盾只存在于人头脑中,客观事物中没有矛盾可言。

正确

错误

2.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面。

正确

错误

3.解决特殊矛盾要用特殊方法。

正确

错误

4.知道了矛盾的普遍性,就能处理好一切矛盾

正确

错误

5.全面看问题就是面面俱到

正确

错误

6.统一存在于斗争中。

正确

错误

7.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2

一、单选题

1.矛盾是()。

A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B 相互对立的事物

C 互不一致的东西

D 针锋相对

2.幸福是纯客观的存在。这是()。

A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B 辩证的的幸福观

C 纯粹的幸福观

D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3.幸福是纯主观的感觉。这是()。A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B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D 旧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4.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A 相互依存 相互吸引的性质

B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C 完全一致的性质

D 完全相同的性质

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理论性和实践性

B 统一性和斗争性

C 科学性和革命性

D 阶级性和社会性

6.幸福是一个悖论,是指()。

A 幸福是辩证的B 幸福是不存在的C 幸福是客观的D 幸福是理论的

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A 相互依存 相互吸引的性质

B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C 毫不相干的性质

D 相互斗争的性质 8.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美满如意的体验。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B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C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D 庸俗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二、判断题

1.统一之中有对立,对立之中有统一。

正确

错误

2.幸福不是纯主观的感觉。

正确

错误

3.矛盾就是指你死我活的对抗。

正确

错误

4.只能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不能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正确

错误

5.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正确

错误

6.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正确

错误

7.矛盾是实现“和谐”的方式。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3

一、单选题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C 矛盾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 矛盾先进性和落后性的辩证关系

2.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坚持了()。

A 重点论

B 均衡论

C 突变论

D 进化论

3.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体现了()。

A 幸福的矛盾性

B 幸福的确定性

C 幸福的隐形性

D 幸福的现实性

4.均衡论或平衡论是指()。A 两点论

B 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同等看待

C 将矛盾双方同等看待

D 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等看待

5.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照顾到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就坚持了()。

A 两点论

B 优先论

C 均衡论

D 平衡论

6.朋友就是相互之间从来没有矛盾的人,这是()。

A 两点论的观点 B 正确的观点

C 错误的观点

D 平衡论的观点

7.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家庭矛盾就没有家庭。这是指()。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C 矛盾的社会性

D 矛盾的历史性

8.矛盾就是缘分,是指()。

A 矛盾的片面性 B 矛盾的客观性

C 矛盾的统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二、判断题

1.矛盾双方是永远势均力敌的正确

错误

2.目前我们工作的中心是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其他方面自然就好了。

正确

错误

3.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正确

错误

4.矛盾的地位一旦确立,就不会再变化了。

正确

错误

5.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正确

错误

6.各个不同事物中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正确

错误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

错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是()。

A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B 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 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2.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从物质到精神和从精神到物质

B 从起点到终点和从终点到起点

C 从社会到历史和从历史到社会

D 从理论到理论和从实践到实践

3.人类社会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社会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唯理主义的观点

D 经验主义的观点

5.“实事求是”中的“是” 就是()。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 客观事物的全部联系

D 客观事物的部分联系

6.“实事求是”中的“求”是指()。

A 研究

B 乞求

C 要求

D 需求

7.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A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指()。

A 客观事物

B 实体事物

C 实心事物

D 实行事物

二、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一个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正确

错误

2.唯心主义也会与时俱进

正确

错误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确

错误

4.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正确

错误

5.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正确

错误

6.调查研究是遵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方法。

正确

错误

7.与时俱进是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确

错误

社会发展动力与历史的创造者_1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群众观点的是()。

A 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 支持一切群众运动的观点

D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也是()。

A 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 社会生产力

C 社会发展路线

D 集体主义路线

3.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A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D 生产者和管理者 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矛盾

4.下列不属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是()。

A 科技

B 阶级

C 改革

D 革命

5.在一定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这是()。

A 超常主义观点

B 超历史主义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6.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

A 英雄

B 自然

C 人民

D 公民

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

A 英雄人物

B 突出人物

C 国家公民

D 人民群众

8.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的要旨概括为()。A 向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

B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C 支持群众,尊重群众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判断题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正确

错误

2.文学家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

正确

错误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

正确

错误

4.在中国,皇帝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确

错误

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

错误

6.人民群众的剩余劳动积累成社会物质财富。

正确

错误

7.群众运动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正确

错误

1.7 价值规律与中国房价走势分析

一、单选题

1.住房供求关系中,“炒房者”手中的住房属于()。

A 住房交换方

B 住房需求方 C 住房使用方

D 住房供应方

2.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A 从商品供大于求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商品供不应求的生产部门

B 从商品供不应求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商品供大于求的生产部门

C 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

D 从服务部门转移到生产部门

3.商品泡沫是指()。

A 商品价格超出价值太多

B 商品价值超出价格太多

C 商品使用价值超出价值太多

D 商品交换价值超出价值太多

4.等价交换原则中的“等价”是指()。A 同等价格

B 同等价值

C 同等使用价值

D 同等股票价值

5.住房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这是()。

A 价值规律的表现

B 价格规律的表现

C 需求规律的表现

D 住房规律的表现

6.住房刚性需求是指()。A 人们的住房需要

B 人们的住房需要和购买力

C 人们的住房购买力

D 人们购买住房的需要

7.下列不属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C 供求关系不平衡

D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8.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 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B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C 商品的使用价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D 商品的价值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自发波动。

二、判断题

1.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多,因此,中国的住房需求量必然比美国的需求量大。

正确

错误

2.市场上同一种商品有不同价格,这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正确

错误

3.价值规律支配商品流通而不支配商品生产。

正确

错误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正确

错误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劳动能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正确

错误

6.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正确

错误

7.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正确

错误

1.8 智能化生产力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共产主义目标体系的内容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B 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 C 人与人之间关系高度平等

D 按智力分配消费资料

2.共产主义理想是()。

A 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相联系的 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或希望

B 共产党员的信仰,不一定能变成现实

C 已经过时的古代人的思想观念

D 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表现

B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

C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生产太多的表现

D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交换不发达的表现

4.股份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是()。A 资本主义的观点

B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 空想主义的观点

D 虚无主义的观点

5.人与人之间关系高度平等是指()。

A 经济上人人平均 B 政治上权力相等

C 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事实上平等

D 思想上人人平等

6.智能化生产力是()。

A 以智商高的人为代表的生产力

B 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生产力

C 以先进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

D 可以生产智能工具的生产力

7.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是()。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D 历史规律主义的观点 8.计算机(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产生的是()。A 以机器人为首的社会

B 以劳动者为首的社会

C 以统治者为首的社会

D 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二、判断题

1.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主要是“蓝领”阶层。

正确

错误

2.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就是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正确

错误

3.CIMS直译就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指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正确

错误

4.股份制 合作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正确

错误

5.CIMS实际上就是“无人生产车间”。

正确

错误

6.“三大差别”归于消失是共产主义目标之一。

正确

错误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正确

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绪论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2012年)第一专题: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B2D3C 4D5B6C7C 8B 9A 10D 11C 12D 13B 14A 15C 16A 17C18B第二专题:世界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b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c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 计划经......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