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CPR)基本操作讲稿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心肺复苏cpr操作规程”。
心肺复苏(CPR)基本操作
课程单元一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认知
1.CPR的概念 2.学习CPR的意义
CPR的概念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
扣紧“生命链”
“生命链”是指从“第一反应人”发现伤病员开始,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抢救的一个系列过程,它包括四个互相联系的环节序列,也叫链条,即“早期通路、早期徒手心肺复苏、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中美院前猝死存活率对比
在美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会此技术, 其对院前猝死病人的救活率超过百分之四十.反观国内, 患者到医前的救活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四.学习CPR的意义
心肺复苏术(CPR)是现场急救的技术,如果在患者倒地后四分钟之内进行CPR;八分钟内做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则患者救活率高达43%。故应人人都必须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人人与急救有关,人人皆会CPR, 让许多危急的生命,以CPR抢救回来。
“时间就是生命”
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课程单元二
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要求
1.救护人员的要求 2.现场救护的原则 3.伤情的简单评估 4.CPR的适应指征
救护人员的要求
技术要求——准确掌握CPR操作 心理要求——沉着,大胆,细心,科学
现场救护原则
首先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的痛苦等措施 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1、表明身份
志愿者对伤病员进行救护服务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身份:“我是救护员,我现在对你进行救护,请你配合”,以解除伤病员的疑虑。如果伤病员已丧失意识,则要向周围的人说明。
2、心理安慰
在检查处理伤情的同时,还应该安慰伤病员对其实施心理支持,以减轻其思想负担和因过度惊恐造成的心理创伤。
3、检伤分类:分出轻重缓急,对伤病员进行分级处理;
4、救命为主,保持气道通畅、氧的供应,保证循环;
5、迅速呼叫“120”或场内外的急救站点,启动救援医疗服务系统(EMSS);
6、迅速安全转运伤病员。
伤情的简单评估
一般来说,轻伤是指人体仅有局部组织的擦伤或皮下血肿等轻微的损伤。重伤是指人体有骨折、内脏损伤、大面积或特殊部位烧(烫)伤、严重的挤压伤等单一或多项同时存在的损伤。危重伤是指伤病员有大出血(包括内出血)或重度脑外伤等引起昏迷、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现场抢救要准确判断外伤的轻重,坚持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常用的生命指征
(1)神志:伤病员对问话、拍打、推动等外界刺激无反应,表示伤病员已意识不清或丧失,病情危重。
(2)呼吸: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垂危时呼吸变快、变浅、不规则。临死前呼吸变慢、不规则,甚至呼吸停止。
(3)血液循环:正常人每分钟心跳男性为60--80次,女性为70--90次,严重创伤(如大出血),心跳快而弱,脉搏细而速,死亡则心跳停止。
(4)瞳孔:正常时两眼瞳孔等大等圆,遇光则迅速缩小,危重伤病员两眼瞳孔不等大等圆,或缩小或扩大或偏斜,对光刺激无反应。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双侧瞳孔固定散大是死亡的三大特征。出现尸斑则为不可逆的死亡。
CPR的适应指征 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CPR的禁忌症
1、胸壁开放性损伤;
2、肋骨骨折;
3、胸廓畸形或心包填塞;
4、凡已明确心、肺、脑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无法逆转者,可不必进行复苏术。如晚期癌症等。
课程单元三 CPR操作流程
1.判断意识 2.立即呼救 3.救护体位 4.心肺复苏(CPR)5.重新评估
判断意识
轻拍伤病员两边肩膀,靠近两边耳朵高声呼喊:有呼吸或者仅有微弱的呼吸(喘息)即应开始CPR。立即呼救
高声呼救。“快来人呀,救命呀!快叫救护车!”拨打120(或其它急救电话)注意事项 1.地-清楚地址 2.物-明显目标 3.人-伤患状况 4.事-已做处理 5.时-发生时间 # 勿先挂断电话 #
”。没有意识,没
或赶快呼叫周围的急救人员。“喂,你怎么了!救护体位
将伤病员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注意:不可随意移动疑似脊柱损伤病员)
心肺复苏(CPR)
C、胸外按压 A、打开气道 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按压姿势:两臂伸直,肘关节不得弯曲,双肩正对患者胸骨上方,利用上体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胸骨,放松时,掌根不得离开胸壁。
确定胸外按压部位 按压掌位
单手掌根接触患者胸部 按压深度至少5cm 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 A、打开气道
成人: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B、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气道通畅的前提下进行人工呼吸。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捏紧患者鼻翼,口对口严密接触形成封腔,平静吸气下,向患者口腔持续吹气超过1 秒以上,吹气量以患者胸廓起伏为吹气有效的标志。
按压/通气(人工呼吸)=? 单人施救时,除新生儿外,所有患者按压/通气比均用30:2,婴儿和儿童在双人施救时,为15:2.持续、有效的胸外按压才能保证心肌和大脑有充足血供。当有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为更好地提高按压效率,特别对成人、年长儿,在实施5个周期CPR后,应更换按压人员。施救者应在5秒内完成角色转化。重新评估
四个周期吹气/按压后(约一分钟后)再检查循环体征 沒有循环征象:继续按压
有循环征象: 沒有呼吸:人工呼吸
有呼吸:无意识-检查身体,采取复苏姿势 有呼吸:有意识-检查身体 昏睡体位(复苏体位)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效果?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
课程单元四 如何提高CPR操作质量
1.“胸外按压”的重点说明 2.“人工呼吸”的说明 3.“超长时间CPR”的说明
4.跟上生命的步伐——急救知识更新
“胸外按压”的重点说明
1.按压时除掌根部贴在胸骨外,手指也压在胸壁上; 2.按压定位不正确; 3.抢救者按压时肘部弯曲; 4.冲击式按压、猛压; 5.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弛; 6.按压节奏不稳定; 7.两手掌呈交叉放臵。
“人工呼吸”的说明
口对口人工呼吸会不会传染疾病? 患者嘴边有血液 施救者口腔内有损伤 最好不要做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心理有顾虑,可用手绢或砂布蒙住患者的嘴再进行人工呼吸。“超长时间CPR”的说明
一般情况下CPR持续时间
一般认为在患者心搏骤停后立即行CPR 20~30分钟,未见自主循环恢复,评估脑功能有不可逆的丧失,即宣告终止CPR。
超长CPR的应用主要在下列4个方面:
特殊病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如a溺水、b低温(冻伤)、c强光损伤、d药物中毒等。特殊弱势群体的心搏骤停,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终止心肺复苏时需特别谨慎。跟上生命的步伐----急救知识更新 附:
小儿心肺复苏 1.判断意识
叩击足底部,捏掐合谷处 3.小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定位:双乳连线与胸骨垂直交叉点下方1横指。幼儿:一手手掌下压。
婴儿:一手食指、中指并拢下压。
下压深度:幼儿2.5~3.5厘米,婴儿1.5~2.5厘米(胸廓前后径的1/3~1/2)按压频率:每分钟100次。
对婴儿和儿童需多次尝试实施2次引起胸廓起伏的有效人工呼吸。对存在脉搏但呼吸停止的无反应患者,仅行人工呼吸,无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时的力度和吹气量应以看见患儿胸廓抬起为度。
心肺复苏(CPR)操作流程心肺复苏术是心跳、呼吸骤停和意识丧失等意外情况发生时,给予迅速而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使呼吸循环重建并积极保护大脑,最终使大脑智力完全恢复。心......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意指当一个人因某种因素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产生悴死现象,为紧急掌握患者生机,将患者从鬼门关抢救回来的一种急救技术.......
CPR(心肺复苏)培训课程1.拍双肩在患者两侧耳边呼唤,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2.检查颈动脉是否有脉搏,看时间并呼唤医护人员。3.宽衣解带保证胸部全部外露。4.进行胸部按压(具体讲解......
心肺复苏讲稿大家好,今天我所讲的是心肺复苏信息化实训操作,本次教学从学生就业岗位及处理应急事件能力出发,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做中教、做中学为指导思想,将教学内容与应急突发......
心肺复苏一、概述1、复苏的概念:抢救各种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措施都称为复苏。2、心跳停止的类型(凭心电图诊断): (1)、完全停跳:无心电图,不收缩。 (2)、心室颤动:心室收缩不规则,蠕动,心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