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8 07:56:3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是(A)A、爱国主义性质的B、社会主义性质的C、政治联盟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的2、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B)A、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坚持平等、互助、团结、合作,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和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D、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

3、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C A 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4、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C)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社会稳定

5.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C)

A.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他们在社会主义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以及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方面都负有重要责任

D.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是不可能的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C)

A.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全心全意依靠中国共产党

C.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的广泛的统一战线

D.依靠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

7.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中广大人员是属于(D)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B.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C.社会主义劳动者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8.在“四个尊重”中,核心是(A)

A.尊重劳动B.尊重知识

C.尊重人才D.尊重创造

9.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睦

10.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D)

A.民族分裂和融合的问题

B.民族压迫和民族差别的问题

C.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D.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马克思主义在民族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C)

A.民族团结B.民族融合C.民族平等D.民族自决

1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D)

A.四项基本原则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D.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13.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

C.民族区域自治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大陆范围内的联盟和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在这两个联盟中(A)

A.大陆范围内联盟是主体

B.大陆范围外联盟是主体

C.大陆范围内联盟和大陆范围外联盟都是主体

D.大陆范围外联盟是大陆范围内外联盟的基础

15.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B)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16.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C)

A.爱国主义性质的B.政治联盟性质的C.社会主义性质的D.人民民主性质的17.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

A.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国家统一

18、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国策是(C)

A、联邦制度 B、分而治之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切服从中央

19、我国现阶段统一战线的最大特点是(C)

A、封闭性 B、开放性 C、空前的广泛性 D、单一性

20.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 A 发展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 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消除民族差别

D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21.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力量是(A)

A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B 中国人民解放军

C 各族人民的团结D 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2.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因为(B)

A 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 他们主要是运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C 他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与法制建设、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方面都负有重要的责任

D 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取得建设和改革的胜利不可能

23.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这 是因为(C)

A 我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B 统一战线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的C 统一战线中绝大多数成员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者 D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

24.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

A 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B 党内外合作共事和广交朋友

C 广交朋友和自我教育

D 党内外合作和相互监督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ABCDE)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B 新的社会阶层

C 各民族人民的团结D 爱国统一战线E 中国人民解放军

2.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包括(ABCDE)

A 私营企业职工B 知识分子

C 公有制企业职工D 农民工E外资企业中国职工

3.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是(ABCDE)

A 先进思想的传播者B 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

C 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 D 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E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的主力军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ABD)

A 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B 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C 解决所有国家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D 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的保证

E 具有世界普遍意义国家制度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CD)

A 工农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

B 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

C 大陆范围内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D 大陆以外的爱国同胞和侨胞的联盟

E 人民与敌对分子的联盟

6.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因为(ABCD)

A.广大农民是我国现代化事业发展中人数最多的依靠力量

B.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证和支持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和稳定发展 D.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7.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ABC)

A.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B.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C.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D.使人民群众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E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8、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包括(ABCD)A、个体户B、私营业主C、自由职业者D、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E、知识分子

9、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依靠力量是(BCD)A、中国共产党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知识分子E、私营企业主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ABCD)A、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于我国有联系的外籍华人E、结成反帝反霸统一战线的国际友人

1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要求,建设人民军队(ABC)A、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B、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C、正规化是现代化和革命化的必然要求

D、建立巩固的国防

12.工人阶级是(ABC)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领导阶级

C.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D.国企改革的主要对象

13.我国知识分子是(ABCD)

A.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B.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和孵化器

C.文化、教育、科技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D.科教兴国的主力军和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薪者

14.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D)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C.和平共处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5.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ABCD)

A.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B.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6、为了维护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同时反对(AC)两种倾向。

A、大民族主义 B、地方自治主义 C、地方民族主义 D、民族自立主义

17.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因为(ABC)

A、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B、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D、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市场的主体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这是由党和国家( D)决定的A.国体B.政体C.任务D.性质、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特色......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已发表一百六十余年,但如今我们用现在角度去解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讲稿一、总体成果呈现从1978 年开始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大转变和大跨越, 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

一、知识梳理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至......

下载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