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
课题: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步入近代,主要学习欧洲从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在世界历史上有重要意义。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采取的内外政策既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果实又将革命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得以在欧洲传播。
二、课程标准:
通过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活动。初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拿破仑事业成功原因的辩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认识到侵略战争最终必然失败,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难点:对拿破仑战争的评价。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 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他们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他们都是法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你想知道他们为法国历史的发展是怎样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动荡的法国。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民主潮流荡涤专制堡垒-------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教师:我们都知道革命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什么矛盾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呢? 展示:
《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78页小字并结合上面的两幅图回答问题:
1、根据第一幅图,请你介绍18世纪法国的政治情况?
2、根据第二幅图,请你猜一猜,图中的三个人各是什么身份?
3、这两幅图又告诉了我们当时法国的哪对矛盾?
学生1:18世纪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等级制度森严。学生2:图中的三个人分别是教士、贵族和农民。
学生3:处于第三等级的资产阶级和农民在政治上无权。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矛盾尖锐。教师: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对资产阶级、工匠、农民、城市贫民的压迫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激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揭竿而起,成为大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革命前的法国社会状况,懂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发展与封建专制统治矛盾的必然结果。)
教师:法国大革命在三级会议的召开下一触即发。下面我们共同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教师:展示:《攻占巴士底监狱》。巴黎人民为什么要选择进攻巴士底监狱呢? 学生:巴士底监狱是关押政治犯的地方,是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巴黎人民进攻巴士底监狱便意味着要推翻专制制度。这件事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巴黎人民在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
教师:1789年8月26日革命爆发一个月后制宪会议通过了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人权宣言》。展示:
材料: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人权宣言》
教师:《人权宣言》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所宣传的什么思想?它否定的旧制度是什么?宣言符合哪一阶级的利益? 如何评价《人权宣言》?(点拨:从进步性和阶级性两方面思考)学生1:自由和平等。
学生2:君主专制和不平等的等级制度。学生3:资产阶级
学生4:进步性:自由和平等。阶级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教师:《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师:法国大革命开始时并没有立即废除国王,只结束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保留了君主统治。1791年6月20日,国王路易十六携王后、王子化妆潜逃,并勾结外敌和逃亡贵族企图镇压革命。国王的背叛,激起法国人民的愤怒,1792年人民群众再一次发动起义,那么,起义结果如何呢? 学生: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教师: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可以说是法国大革命的又一进步。人民群众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法国的激进行为却引起欧洲其它封建国家的一片慌乱,他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联合在一起,组成反法同盟侵略法国。保王党*、物价飞涨、粮食短缺而面临生死关头,巴黎人民力挽狂澜。在1793年发动第三次起义,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教师:是谁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那么他采取哪些措施帮助法国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点播:阅读课本79页)
学生1: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的领导人是罗伯斯庇尔。
学生2:罗伯斯庇尔等人采取的政策包括限定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管制粮食买卖、把没收来的逃亡贵族的土地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卖给缺地的农民,以革命的恐怖政策惩罚罪犯和革命的叛徒。先后击退普鲁士、奥地利、英国和荷兰的联军等。
教师:罗伯斯庇尔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打退了外国军队的进攻,平息了国内叛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同时用恐怖手段严惩反动分子,但也伤及了无辜。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这只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
教师: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最彻底,意义深远。那么,法国大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展示:
材料一:法国大革命的基本任务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政治平等、经济自由。就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人民群众不断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他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他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既给与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列宁 学生: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
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教师:从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掀开大革命的序幕,到罗伯斯庇尔将大革命推上高潮,这场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意义,教材用了“摧毁”、“传播”、“很大影响”三个词,说的很简单,只有几句话,那么我们应该从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学到什么呢?
学生1:法国大革命就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学生2:人民群众显示了伟大力量,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不断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
学生3: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学生4: 这场革命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它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教师: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政局依然动荡,在这种形势下,军人出身的拿破仑登上了法国的历史舞台。
二、英雄建业叱咤欧洲版图-----------拿破仑帝国
展示:图片 《拿破仑加冕》
学生:结合导入框讲述拿破仑加冕的故事。
展示:
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拿破仑10岁时就到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毕业后被选送到法国皇家陆军学院,专攻炮兵学。16岁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在随部队驻防各地期间,他阅读了许多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其中卢梭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1793年7月,已经是少校的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被破格升为准将,是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破例。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亲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1795年他受巴黎督政官巴拉斯之托成功平定保王党武装叛乱,也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界和政界崭露头角。(设计意图:对拿破仑上台前的生平事迹有个简单的了解)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本80-81页,说说拿破仑是怎样登上权力宝座的? 学生: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革命高潮结束后,法国政局动荡,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政权。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帝国。
教师:虽然都说“机会都是为有准备的人提供的”,但是不能单纯归结为他个人的杰出才干,更重要的是当时法国政局动荡,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来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就是“机会”也很重要。这也就是“时势造英雄”。教师:拿破仑建立帝国以后,是怎样捍卫法国大革命的成果的呢? 展示:
材料一
拿破仑个人的影响诚然是可贵的,但是只有顺应正在推进欧洲文明的那些潮流,他的影响才能起作用。
——《拿破仑时代》
材料二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场胜仗,一场败仗就可以抹去对胜利的一切回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遗忘的,它将永垂不朽,……”
——拿破仑 教师: 材料一中作者说的“潮流”指的是什么?
学生:拿破仑时期法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得到了传播。
教师:材料二中拿破仑自认为永垂不朽的是什么?
学生:拿破仑颁布《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传播到所到之处。
教师: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一个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拿破仑在上台后,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以他为主席的参政院,实行军事独裁。同学们阅读课本81页,结合材料说一说拿破仑为稳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对拿破仑内外政策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帝国是法国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展示:图片:极盛时期的拿破仑帝国
材料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
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列宁
教师:同学们依据地图和材料讨论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学生:拿破仑对外打击反法同盟,在初期是具有正义性的民族战争,他打到哪里,便把资本主义渗透到哪里,后期变为军事侵略。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具有进步性,同时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教师:拿破仑将战火引入别国的同时,也将战争的性质由开始的正义性,转变成了非正义性,这时他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人民的反对。这也就是“失道寡助”。这种侵略性的战争,也就意味着他已经走到了尽头,意味着帝国即将覆亡。那么什么时候,拿破仑元气大伤。
学生: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展示:
材料:“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几年之后,这位伟大、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的果实被剥夺一空”。
----------------法国资产阶级代表梯也尔对拿破仑的评价
教师:同学们阅读课本81-82页小字部分,了解滑铁卢战役和拿破仑流放情况。并结合以上材料讨论拿破仑帝国覆亡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侵略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但根本原因是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过程,但相对来说是更先进的制度。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教师:有人说: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说:英雄造时势。从拿破仑的事业成功来看,你更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 结合课本82页动脑筋进行辩论 „„
目的:通过辩论使学生认识到杰出历史人物对历史的重大贡献,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在欧美爆发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法国大革命最为激励,起伏最大,产生的影响也最广泛,将世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推向了顶峰。可以说,整个19世纪都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度过的。经过法国大革命的洗礼。法国及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受到沉重打击,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影响了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的推动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
六、板书设计:
一 民主潮流荡涤专制堡垒--------法国大革命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2、法国大革命的经过
3、法国大革命的意义
二 英雄建业叱咤欧洲版图--------拿破仑帝国
七、课堂检测:
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标志、颁布的重要文献及意义。
2、拿破仑是怎样捍卫法国大革命果实的? 拿破仑事业成功可给我们哪些启示?
3、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
4、写小论文《我心目中的拿破仑》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目标:一、基础知识目标: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统治;《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雅各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课题: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九年级学生 授课人:刘媛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法国大革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1)旧制度的危机 (2)启蒙运动的影响 (3)三级会议的召开根本原因:法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导火线:三......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师背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