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_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39:3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汉南区邓南中心小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首先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掌握我校留守儿童教育现状,找准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近期,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对我校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了专题调研分析,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学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概况。为了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调研对象主要是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年龄分布在6-12岁之间。调查共涉及我校1-6年级6个班,总人数47人,在47名被调查对象中,父母双方均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生共27人,占全校人数17.4%,父母中有一方阶段性外出务工的比例也大,占在校生的大部分,我校留守儿童群体非常大,总体比例偏高。

二、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一方面,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有90.2%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特别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性格缺陷。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打工地以广东等沿海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小生意,收入微薄,生活艰苦,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的比例要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够,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而且随着父母外出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一般显示为时间越长,性格变化越快,且年龄越小,变化越大。

3、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生活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情感缺乏问题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调查表明,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留守儿童监护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有心事时,留守儿童选择的第一倾诉对象是教师,第二为同伴,第三才是监护人。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独特的理解与认识,也产生了许多烦恼与冲突。这时,他们需要畅通的倾诉渠道,更需要正确的引导。但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睱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这种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形成了畸形心理,进行矫正教育则比其形成过程更艰难。

4、行为偏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

漫,存在行为偏差。许多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5、价值扭曲。打工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部分外出打工者急切致富的心态迅速膨胀,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据调查,部分留守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认为读书无用,自己父母也没读什么书,同样天南地北挣钱,部分学生开始把人生发展方向定位为打工挣钱,热衷于吃喝玩乐,在学习中往往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石精神,得过且过,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6、安分隐患。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但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时有报道。

三、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如果对留守儿童问题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必将给留守儿童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心理负担,社会也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到下一代人口的素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既然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是由于管理不力和缺乏亲情造成的,那么解决的出路也应该着重放在加强管理和营造亲情上。结合本校留守儿童教育实践,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设立留守儿童成长袋。可在每一个留守儿童入学之初,就给他们设立一个成长袋,里面详细地记载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情况,在校在家的相关表现,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心理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2、创建家长热线制。学校对每个留守儿童家长的电话号码应登记入册。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通报其子女在校的相关表现,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在成功的时候,能及时地得到家长的赞许;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及时地得到来自家长的鼓励。同时,也让他们与子女进行定期沟通,互致问候、互通信息,增进彼此间的亲情,从而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架设一条空中桥梁。

3、建立校园心理咨询网络。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难以进行自我疏导,家长又不在身边,天长日久各中问题必然郁于胸中,积少成多形成很多心理问题。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可在校园内设立校长信箱。当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量,可以以

写信的方式寻求帮助。学校定期定时开启信箱,由专人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对留守儿童的个人隐私予以保密。其次鉴于建立校园内部电话系统,投资较少,又便于师生沟通,相关学校可以考虑建立。这样留守儿童就可以不分时段,随时就生活、学习、心理上遇到的问题咨询老师,及时获得帮助。该项措施已在教育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实施关爱工程。为了让留守儿童在学校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学校应对留守儿童施以特殊的关爱,如建立留守儿童生日卡制度。在每个班级建立留守儿童生日卡,详细记载班级中每个留守儿童的生日信息。每逢留守儿童生日时,让全体师生为他点烛祝贺,共唱生日歌,表达大家真诚的祝福。这样通过施行关爱工程,就可以让学生心有所暖,神有所依,学有所进。

由于我国现行的户籍政策限制和现阶段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村留守儿童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如何解决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缺少关爱与教育的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少年儿童教育的难点问题。与此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开始大量举办,这对农村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来说无疑是个福音。这解决了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也给新兴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提出了一个新兴的课题这不仅是广大农村学校自身发展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村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存在的现状与教育措施晓街完小李富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限制被打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对策引子:案例一:6月10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9日晚11点半,该区田坎乡4名儿童在家中疑似农药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10日下午,田坎乡知情......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让爱滋润幼小的心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张 勇内容摘要: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为改善生活,大批的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但他们把未成年的孩子留在了农村,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本......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摘要: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随着1985年的“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仅增大了,而且留守儿童......

下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与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