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_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15: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河埠小学黎花红

近年来,随着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引发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持续高潮,随之而来,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大多与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父母的亲友一起生活。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已经引起了很多譬如隔代抚养、儿童心理健康以及人身安全受侵害等严重问题,继而还可能导致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失衡,影响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本人从社会调查入手,归纳了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出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常见问题:

(一)极易出现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中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与人格培养,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而由于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孩子因成绩不良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另一方面,由于外出务工使得家庭经济相对比较活跃,一部分人便形成了“孩子上不了学,可以一起出来打工挣钱”的想法,这又助长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思想”。因此,在农村地区学校流失的学生中,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的比例在缩小,而因学习差、不爱上学或自己感觉升学无望离开校园的人数比例在迅速扩大。

(二)心理问题突出,道德滑坡

留守儿童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或“无亲家庭”。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少了父母关爱,情感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留守儿童往往出现消极情绪。长期下去,这部分儿童在心理上逐渐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表现出任性、暴躁、冷漠、内向、极端等不良性格倾向。

据国家统计局进行的一项有关留守儿童的学校调查发现,在学校不守纪律、调皮捣蛋的孩子,相当数量来自打工家庭。一些留守儿童小小年纪就沾染上吸烟、喝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有的对金钱的支配缺乏合理性,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用父母的血汗钱请吃请喝。有的养成了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专横跋扈的恶习,打架斗殴,给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干扰。道德集体滑坡的趋势为留守儿童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三)安全存在隐患

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保护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

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法》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全体儿童、少年平等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和公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远发展。

二.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标本兼治。

(一)在公安管理上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要改革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城乡壁垒,减少农民进城的“迁移成本”;同时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进城务工农民享有城镇原住居民同等的政治和社会权益,他们的子女也享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待遇,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二)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上要城乡结合,统筹安排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目前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情况得到一定解决的时候,逐步开放城市公办学校,并利用城市闲置教育资源开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提升打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使农民工子女能在就业地入学,以逐渐减少留守儿童的比例。同时,在农村,要加大农村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大量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对他们进行特殊的教育管理,给他们以特殊的关爱。

(三)开展积极的社会教育,培训农民工以及留守家庭家长

在城市中,应通过对农民工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树立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同时,在农村中积极开展对留守家庭家长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树立家庭教育的正确观念,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与子女间保持良好沟通,关心孩子的全面成长。

(四)农村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呵护

学校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座,如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等,从而减少和杜绝留守儿童利用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和感情寄托,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有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进行咨询辅导。

(五)建立农村社区少年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增强和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建议由农村基层学区、学校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和派出所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把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让他们之间能相互支持。组织一些替代性的活动,让有亲和力的成人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他们父母的角色。让这些留守儿童能更多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感情慰籍,让孩子找到心理支持。这些都必将对留守子女的成长产生深刻影响。

(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合法权益

真正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目前,《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国家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专门法律,为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提供了一些法律保护,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加强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力度,提高留守儿童父母的法律意识,增强少年儿童的自我权利保护意识,一方面要使父母充分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另一方面也使孩子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靠教育部门难以解决。在此问题上,需要全社会的统一认识,共同努力。“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就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子女的,这是党和国家把社会公正、供品的价值取向作为其处理社会问题的工作指针的具体体现。每一位少年儿童的背后是一个甚至几个家庭,所有少年儿童的背后也就是整个社会。只有社会各界都来关注和重视留守儿童的现状及教育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2008-10-19 19:38:40) 转载杂谈 ▼标签:分类: 学生家长的体会文章龙山县兴隆街乡小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摘 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业、品德、人格、心理等方面。制度与体制的共同作用、政策实施的乏力、父母思想观念的影响、学校与社会努力的......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一、选题依据(选题研究的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论断在我们所涉及的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意义。不同的经济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

让爱滋润幼小的心灵——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张 勇内容摘要: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

下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