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犯罪成因与预防_青少年犯罪成因及预防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6 21:39:2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留守儿童犯罪成因与预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少年犯罪成因及预防”。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成因与预防

教育系08级应用心理学1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于城乡教育质量发展不均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走入城市打工无暇照顾子女,很多农民工在自己进城的同时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并托付给他人代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重视不够,加之当今网络等色情、暴力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染上了社会的不良风气,部分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农村留守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留守儿童犯罪和受到犯罪侵害的现象

不断增多,已是亟待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

关键字: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成因预防

一、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经调查知道在留守儿童犯罪中以下四种特点所占比例很大

一是暴力犯罪与激情犯罪居多,且作案时较少考虑后果。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艰苦,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富起来,贫富差距拉大,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以满足钱财欲望为主,因此,财产型犯罪较多,且暴力化倾向明显。留守儿童缺乏对事物应有的分辨能力,同时又处在盲目模仿、心理因素极不稳定这一特殊的生长发育期,一时兴起,便实施犯罪行为

二是“涉网”犯罪较多。通过对留守儿童犯罪调查,发现占74%的是染上网瘾后无钱上网,从而发展到盗窃、抢劫犯罪的,或是模仿网络视频中的暴力场面而实施暴力犯罪。

三是辍学的留守儿童犯罪比例占93%。犯罪的留守儿童多为辍学儿童,多数是因学习成绩较差而受歧视,最后导致厌学直至发展到辍学,且脱离学校的约束后,又无所事事,从而更加肆无忌惮,最终走向违法犯罪。

四是团伙化、组织化特征明显的占69%。养成不良习惯的留守儿童往往聚在一起惹是生非,交流作案经验,从而形成较为稳定的帮派组织,并以团伙的形式实施犯罪行为。

二、儿童犯罪原因分析

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调查分析,发现此类群体违法犯罪上升的主要原因如下:

(1)、是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因素。

由于留守未成年人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实际监护责任往往落到家里老年人或亲友身上,而他们往往因农活多、精力不够,文化水平低等原因,监护责任落实不到位,“代沟”及情感隔阂等因素又导致对留守儿童的约束偏弱,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较少,并且隔代监护人无论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难以担负对孙辈监护的重任。他们多对孙辈纵容溺爱,而疏于精神引导和道德管束。留守儿童在成长中无法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在情感上缺乏沟通,极易产生价值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2)、是学校教育的片面性是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之一

1、现阶段学校普遍存在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观念强,只重视成绩等弊端,导致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关心不够,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出外务工,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导致老师和监护人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不良心理动向和行为习惯,而一旦出现问题,学校又缺少必要的心理疏导措施和方法,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所以,常常在管教无效后,干脆放任不管,听之任之,甚至推向社会。

3、不注重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法制教育少或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大部分留守儿童不懂法,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留守儿童受到不法侵害的机率就要大得多。

(3)、社会功能的弱化是留守儿童犯罪的外因

由于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导致一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电子游戏、书刊、光碟中渗入庸俗、暴力、色情等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相当的腐蚀性和诱惑力,受其影响,实施与其年龄不相称的违法犯罪行为而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有的留守儿童讲江湖义气、哥们感情,拉帮结派,不讲法律,不守公德,动辄打架滋事,导致留守儿童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4)、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1、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心理发展不健全,在信念和人生观方面,表现为自私自利,个人主义严重,好逸恶劳,经受不住诱感,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2、自身法制观念淡薄,往往是犯罪以后还不知道自己行为触犯了国家的法律。

三、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

1、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或回乡创业,控制留守儿童数量增长。努力发展县域经济,同时制定合理政策鼓励农民工回流,使农村儿童不必因为远离父母而“留守”;

2、强化家庭教育功能。父母不能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完全缺位。即使因为客观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也应该以电话或书信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与“代理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多了解子女的现状,尤其是思想状况。在家庭教育中克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3、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学校教育要更加注重素质方面的培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组织,建立专门的个人档案,便于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利用春节等假期,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父母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4、强化社会功能,完善社会福利救助体系,实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跨区域生活救助和社会服务,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同时加强综合治理,重点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场所,避免留守儿童在不良环境中受负面影响。同时,加大普法力度,首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其他各种教学中,让学生经常受到法律知识的熏陶。其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如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汇演、模拟法庭等。最后加强对留守儿童暑、寒假、双休日期间的管理,为他们创造一健康的娱乐活动场所。

总之,留守儿童犯罪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和社会能对留守儿童给予足够重视,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农村留守儿童犯罪

成因与预防

教育系08级应用心理一班

苏娜

22101080134

关爱留守儿童 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爱留守儿童预防青少年犯罪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2000多万,他们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 不少学生的父母双双到城市打工或者做生意,以获......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论文

论青少年犯罪成因与预防策略内容提要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但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危险期,当青少年犯罪日益成为......

县域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

县域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与预防宜宾市检察院课题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它在全部刑事犯罪中占有一定比例,危害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家和民......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预防

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预防摘 要:近些年,青少年犯罪问题频发,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困扰当前司法部门和法学理论界的一个难题。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

高职犯罪成因与对策

高校职务犯罪成因及对策 摘 要: 所谓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高校职务犯罪既具有我国整个职务犯罪生成的共性,但更具自身生......

下载留守儿童犯罪成因与预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儿童犯罪成因与预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