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复习资料——历史——第六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六课”。
第6课 艰难曲折的探险历程
【学习内容】
1.中共八大(1956年9月 北京)
(1)主要贡献: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遗憾:正确决策未能坚持,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严重失误。
2.探索道路上的失误:
(1)出现失误的原因:没有经验,急于求成,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
①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1958年5月,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②“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全民大炼钢铁,钢指数指标不断升高;对农作物产量估计严重不足)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一大二公。
(“大”是指规模大,“公”是公有化程度高)
(3)后果: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3.国民经济的调整
(1)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会商分析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缺点、错误和教训。会后,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进一步进行。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复苏。
【扩展了解】 大跃进的后果
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大跃进都被广泛地视为一场空前的经济灾难。由于计划部门使用夸大的数据,人力资源从农业被转移至工业。大陆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数是2158万人。东西方各方面的资料显示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死因为饿死。一部分学者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饥荒。
贝克尔(Jasper Becker)——一名长期观察中国的新闻工作者—在他的《饿鬼:中国的秘密饥荒》一书中说,大部份对大跃进的批评来自于“在香港观察中国的”国外评论家。而当时有在国内生活过的外国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间关于大跃进的争议的主要来源。
杜波斯(W.E.B.DuBois 1959年,著有《中国》一文)大跃进时期到访过中国。“浮夸风”作为“大跃进运动”的症结之一,首先在当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农民的饿死。另一方面其影响甚远,大跃进之后的几十年甚至直至现在,在大陆社会主要体现在政界,为了追求政绩,不少党政领导特别是有些主要领导,仍旧使用虚报数据,如财政收入、GDP总量、国民收入,甚至计划生育玩数字游戏。
在大跃进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虚报产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县,号称一年收获粮食12亿斤。《人民日报》对这种行为进行了宣传。依照这种报告制定的国家征收粮食
额度严重超出实际产量。也是导致后来灾荒的主要原因。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人民公社化运动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劳动积极性受伤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关于在我国农村建立“大社”的思想,早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已初见萌芽。1956年完成了高级合作化,每社平均200户左右。1957年冬和1958春的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又出现了联队、联社。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搞兴修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的发展需要,觉得需要办大社。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在与山东领导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9月初,《人民日报》公布了这一决议,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到年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为2.6万多个人民公社.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一、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1、手工工场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2、中国手工工场出现在明清时期3、手工工场的特点:(1) 出现了雇佣劳......
“废话九箩筐”为你分享3篇“历史复习资料”,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篇1:中考历史复习资料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
阳光家教网 中考(初三)复习资料2010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炎黄尧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一统,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中国历史第一册一......
高考历史综合复习大事年表整理人:王甜王兴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今登封)。中国进入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了商朝,亳为都城。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