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学论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管理学论文副本”。
运输管理学论文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
摘要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迅速增长,从而形成了现代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整个社会机制中起着纽带的作用。交通运输既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保证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联系交往的手段。因此,交通运输业在现代社会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公路交通运输在整个交通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的概况,分析公路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探讨性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交通经济公路运输发展趋势
一 我国公路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伴随着公路网技术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的不断进步,公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路货物运输无论在运输量绝对水平或在全社会货物运输中所占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伴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活跃,区域间经济交往和货物交流的日趋频繁和道路条件的改善,货物运输平均运距也有所提高。公路网络 我国公路网络由国道、省道和县乡道路构成。国道为我国公路的主骨架,起着连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城市、港口、车站、工农业生产基地等作用。省道和县乡道路是国道的支线,起着省区范围内城乡之间联系和通过国道与省外联系的作用。公路客货运输 近些年来,公路客货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公路客运,现已在客运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997年,我国公路完成客运量120.5亿人,客运周转量5541.4亿人公里,分别比1996年增长7.35%和12.89%;完成货运量97.65亿吨,货运周转量5271.5亿吨公里,分别比1996年下降0.76%和增长5.19%。
二 公路运输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货运由于历史原因,从运输组织形式到经营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它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些高效的运输生产组织方式,如零担和集装箱运输等,为改变公路货物运输行业长期以来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条件和公路运输管理体制等主管原因的制约,汽车货物运输的机动灵活、运达速度高的优势仍一直未真正彻底体现出来。通过对我国公路货运业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公路货运发展的诸多因素依然存在。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我国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很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就是与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交通基础设施的缺乏,特别是在主要运输通道上客货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将对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带来居民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变化。在收入水平很低时,居民家庭将把他们的收入主要花费在食物和住房等一些生活必需品上。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许多食物项目上的开支将增加。其食物结构将从以廉价的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为主转向以昂贵的肉类、水果、可口的蔬菜等食品为主。然而,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总支出中用于食物的支出比重将下降。在收入达到很高的水平时,用于衣着、娱乐和一些所谓的奢侈品项目(包括出外旅游)的支出比重将增加。交通运输设施的区域布局不利于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只有各地区之间实现了协调发展,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才能得以保证。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交通比较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受到了落后的交通运输的严重制约。而中西部地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他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国家安全之所系。4 交通运输业的能耗高、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过去的一个时期内,交通运输的快速增长是以较严重的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密不可分关系加
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交通运输的大发展是必然的趋势,若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现状延续发展,势必对资源和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较低的交通运输技术和装备水平影响着运输效率的提高。
我国在发展交通运输技术装备的过程中,走了一条立足本国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路子,虽然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从总体上讲,我国交通运输的技术装备水平上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技术状况的参差不齐和运力结构的不合理,既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的提高,又浪费了大量能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运输方式分工不尽合理,市场竞争不规范,不利于优势的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均得到不同程度发展,综合利用和发展各种运输方式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从而为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和功能,实现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力求达到最经济合理地满足运输需求,为保证运输安全,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 公路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合理配置运输网络
在规划运输网络时,应合理配置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及中转站、货运站物流节点。企业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整体规划,统一考虑,做到既满足销售的需要,又能减少交叉、迂回、空载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在设计和利用运输线路时,要进行运输线路优化。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努力提高车辆的运行率、实载率,减少车辆空载、迂回运输、对流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现象,缩短等待时间或装运时间,提高有效工作时间,从而可以有效地促进运输的合理化发展社会化运输体系
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行专业分工,改变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状况。一家一户的运输生产,车辆自有,自我服务、不能形成规模,且动量需求有限,难于自我调剂,因而容易经常出现空驶,动力选择不当(因为运输工具有限,选择范围太窄)、不能满载等不合理现象,且配套的接、发货设施和装卸搬运设施也很难有效运行。4 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装备
利用专用散装及罐车可以解决粉状、液态物运输损耗大、安全性差等问题,袋鼠
式车皮、大型半挂车可以可以解决大型设备整体运输问题,集装箱高速直达车加快了运输速度等,这些都是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合理化。运输合理化还要利用现代化信息系统,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支撑。采用合理的运输策略和模式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采用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共同运输、集运等策略。直达运输是乞追求运输合理化的重要形式,它可以通过减少中转过载换装,提高运输速度,节省装卸费用,降低中转货损。在一次运输批量和客户一次需求量达到了一整车时直达运输的优势最为突出。企业也可以实施“四就”直拨运输,首先由管理机构预先筹划,然后就厂、就站、就库、就车将物品分送给客户。在运输实际工作中,应推进共同运输,即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行业之间进行合作,协调运输计划,共同利用运力。
四 总结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时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一五”后两年,交通运输要确保完成“十一五”规划,为“十二五”、“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到2020年,交通运输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运输服务和管理显著改善,行业创新实力显著提升,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显著增强,基本建成更安全、更通畅、更便捷、更经济、更可靠、更和谐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使交通运输发展成果惠及城乡、人民共享,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本世纪中叶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岳为民,浅谈中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标准化,2005乔卫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公路发展的思考,公路交通科技。2004王庆云,交通运输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崔民选,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吴兆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吴仁坚,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理论与实践,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苗长川 杨爱花,运输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百度百科,交通运输业黄民,国外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及启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学会沟通杨灿0803010121机设一班关于沟通,我首先要说一个事例,这是关于一个美国老板和希腊员工的对话:“ 美国老板:完成这份报告要花费多少时间?希腊员工:我不知道完成这份报告需......
1、什么是管理,管理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管理?的重点是对人进行管理。经验转变为长效机制或新的规定;再次是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法去干”。在泰罗看......
管理学案例分析-蒙牛一.遭受排挤,白手起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现在的蒙牛老总牛根生,在伊利做了16年,1998年上半年的时候他渐渐感觉自己开始受到老大哥郑俊怀的不信念。......
管理学原理论文教师:学生:班级:学号:电话:浅谈企业管理摘要本文主要就企业如何发展以及解决问题进行了一定的论证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关键词决策的关键 核心竞争力 企业......
生活中的管理学当大学生毕业走进社会以后,要么成为管理者,要么成为被管理者。作为管理者当然需要管理知识,而作为被管理者,一些必要管理学知识会让我们更好的揣摩管理者的心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