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经济史答案”。
什么是近代农业革命?什么是马尔萨斯陷阱?
2、马尔萨斯陷阱
2、农业革命——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休耕改为轮耕,英国成为“欧洲的粮仓”
农业革命——扩大市场、促进市场交换
工业革命对各行各业的影响?
新行业的出现:采矿业、冶金业、机械制造业等等
交通运输与通讯业贸易与金融业自由贸易政策与金本位制城市化
什么是自由贸易政策?什么是金本位制?
1、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
2、含有一定成色、重量的黄金金币为本位币,可在市场上流通,流通中的其他货币可以随时兑换成黄金
3、居民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黄金
4、对黄金的输出和输入没有任何限制
金本位制的调节作用:一国国际贸易逆差——黄金流失——减少本国货币供给量——降低物价——刺激出口——维持国际贸易平衡
19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自由贸易政策本身的弊端——农业衰落——农业及农业原料依赖于进口
二、自由贸易体制的动摇:
1、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关于制造业的报告》、1789年《关税法案》
2、乔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古典经济学的批判——1841年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3、其他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
热衷于传统工业,没有加大对新行业的投资;殖民地开拓、大量资本输出国外;
1911年,英国的国外投资收入为19400万英镑,而该年英国国内的工业收入仅为5000万英镑
四、其他原因
1、科学技术发展停滞,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势
2、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3、企业家精神的丧失
4、一战前期英国经济被美、德超越,市场优势丧失
5、开始出现生产过剩,经济严重依赖外部
6、每隔十年会出现一次经济危机
为什么说一战后的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优势
1、英国从站前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
2、一战中,商船损失,使得其航运业遭受重创,英国贸易质量下降
3、国际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4、战后完成殖民领土的最后一次扩张,但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耗而大大减弱5,海外市场的萎缩和国内生产能力的下降
什么是马歇尔计划?
帮助其欧洲盟国恢复因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
英国70年代经济滞胀的原因及撒切尔革命采取的措施?
1、财政原因。西欧国家的经济由于国有化,造成生产效率低,甚至严重亏损。再加上福利国家开支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这是生产发展速度减慢,物价上涨的一个原因。
2、高税。高额税收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成本上升,使物价上扬
3、这段时期内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加剧了经济危机
撒切尔革命:
理论依据:货币学派的观点
1、实行货币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给量、大幅度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
2、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私有化和减税
3、改革福利制度
4、限制公会权利、压制工会运动
西进运动及对美国的影响?
一、西进运动(19世纪初开始 杰斐逊的扩张梦想 独立战争后领土的扩张 淘金热人们对土地的渴求 诱人的土地开发政策)
对美国的影响:
1、机械化、区域化和专业化
2、西部工业的发展和兴起
3、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4、西部城市的兴起
西进运动伴随着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是美国拥有了今天的版图和财富,奠定了美国发展壮大的基础。
美国20世纪2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为什么20年代的繁荣被称为虚假的繁荣? 新机器的使用
汽车工业的兴起
大规模生产
科学管理(泰勒管理理论)
“美国人民比以前更能有效地把智囊用于日常工作……,把科学用于工业的整个过程比以前跟得更紧,并因全力把科学运用于到工商管理、工会政策和政府行政事务中去,而更加完善”——《近代经济改革》,1929年纽约版
建筑业的兴起
虚假繁荣的原因:
欧洲的普遍贫困和美国的高额关税农业停滞不前
劳工收入工业的病态日益停滞的就业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1、清理银行
2、发放巨额贷款给金融界
3、放弃金本位制
政府维护并加强了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也加强了国家对金融制度的管理与控制
二、工业政策
建立产业委员会保护工人利益
目的:工商业通过自行调整,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和提高物价的形式来促进工业的复兴
三、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1、政府购买:公共工程计划
2、转移支付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崩溃的原因?
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国际间就货币事务进行共同商议,为成员国的短期国际收支逆差提供信贷支持
美元与黄金挂钩,成员国货币和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确定美元为国际储备资产
崩溃的原因:
1、美国黄金储备减少
2、美国通货膨胀加剧
3、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什么是行会?
城市手工业者为了排除彼此间的竞争和农村手工业产品的竞争,也为了抵制封建领主的压榨勒索,便逐步联合起来加强自己的力量与地位,按照不同行业组织了行会
18世纪法国工业化的尝试为什么没有成功?
法国只专注于引进技术和机器忽略市场和资本
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存在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
a)保护农业
b)农村中异常猖极的高利贷活动,为法国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提供了经济庇护,使小
农土地所有制无法向资本主义大农场过度
c)工业发展迟缓与小农经济存在的恶性循环d)土地所有制的延续
影响:
小农经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分料到户制阻碍大机器的发展
阻碍国内市场的发展
法国工业革命缓慢发展的原因
1.企业经营分散2.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3.高利贷资本发达
4.法国政局的动荡5.资本外流
6.劳动力缺乏等诸多因素使得法国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较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商品市场也不景气
法国19世纪后期到一战前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1、中小企业大量存在2、普法战争对法国经济的影响
1)资本的损失
2)割让铁矿蕴藏丰富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使经济发展所需资源严重缺乏
3)赔款付清以前,德国占领法国6个北方省,使国内市场进一步狭窄
3、其他原因
1)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高利贷帝国主义)
2)金融资本雄厚,高利贷资本输出国外,导致工业资本相对弱小
3)小农经济的制约4)世界农业危机的影响5)19世纪末三次经济危机
6)技术落后(第二次工业革命)、设备陈旧7)国际贸易下降
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经济快速发展表现为什么?(特点)
1经济发展速度快,不仅大大超越了本国以往的发展速度,也快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发展跃居世界第一位
2工业发展空前高涨,尤其是重工业获得了显著的发展
20年代法国工业繁荣发展主要表现在重工业部门:汽车、航空、化学、电机、橡胶等新兴部门发展迅速
工业的高涨促进了对外贸易繁荣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变化
1926年,法国工业人口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
二战后法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a)戴高乐1958年执政后,法国政局相对稳定
b)“美援”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为法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创造了条件(统计:
1958——1973年,仅法国农产品对共同体其他国家的出口从2.23亿计算单位增加到40.83亿计算单位,增长了17倍以上)
c)通过国有化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重视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为法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欧盟的发展的历程以及对成员国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扩大一体化的范围。
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
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即“欧盟”。
同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
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对成员国的作用:
经济上:强化了欧洲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增强了欧盟对外的经济竞争力,提高国际经济合作水平,使国际经济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政治上:增强了欧盟各国在世界中的影响了,强化了世界多样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抑制美国搞单极世界图谋。
文化上: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经济联系的密切使得欧盟各
国文化上相互交融,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安全上:强化了欧洲各国经济联系,使欧洲各国经济相互融合和渗透,总体看有利
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可能同时也可能增加了各国经济的风险。
什么是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的内容?
1868年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被推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明治政府为摆脱财政困境,振兴本国经济和增强国家实力而实行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政策内容:
1、建立兵工厂
2、模范工厂的建立(很快破产)
3、放弃官营主义政策,重点放在民间产业的兴起和官方的扶持上
4、管办工厂的私人化
5、保护小企业
日本产业革命与英国工业革命的区别?
1、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2、英国各行业发展循序渐进,日本各行业发展齐头并进
3、而英国实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日本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力扶持和保护
4、而英国主要利用殖民公司的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日本利用政府力量拓展海外市场
5、日本发展工业主要以政府力量为核心,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6、日本产业革命速度快
为什么说一战的开始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增长?为什么说一战的停止停滞了日本的经济的增长?
一战过程中,日本国外利润的主要来源:
1、欧战国家向日本订购大量军用物资
2、欧洲各国忙于内战,为日本在亚、非广大地区的扩张提供了条件
3、肆无忌惮得盘剥中朝人民
1914-1918的4年间,日本对外贸易增长4倍,银行资产增加2倍,工业总产值增长近4倍 1915年,日本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
1、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力,并加以扩大
2、延长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安奉铁路的期限是99年
3、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割让他国
4、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顾问;中国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停止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致命的原因:
a)日本经济的长期发展过于依赖于国外利润(欧美重返亚洲市场、中朝人民的反抗、日本
产品无竞争力等)
b)战时的高额利润不但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反而更趋于追求利润积累资本 c)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
什么是倾斜生产方式?
日本在战后恢复阶段,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
赔偿外交
什么是广场协议?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达成五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解决美国巨额贸易赤字问题的协议。
影响:
1986年9月,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中央银行则采取了“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纷纷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等领域,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在1987~1990年期间,低利率和充足的货币供给刺激了泡沫经济投机活动
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日本经济呈现出高增长、低通胀的“表面美丽”现象
印度工业化起步来源于?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是从殖民地时期的买办商业资产阶级发展而来
英国的殖民统治摧毁了印度繁荣手工业和确立土地私有制
英国对印度进行大量的资本输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直接输入印度,同时对印度
买办商人投资办厂起到示范作用
尼赫鲁发展模式以及三个主要的特征?
尼赫鲁决定走第三条道路:
以公营和私营并存的混合经济发展计划为手段,以“社会主义类型”为目标,加强国家控制和发展经济的能力,建立一个独立自主、消灭贫困和争取社会公正的国家
特征:
a)国家通过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国有化措施加强国营经济(国有化运动)
b)仿效苏联,实行优先发展国营重工业的战略
c)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印度利用美苏争夺世界的格局,从双方获得经济和军事援助
制定五年计划出现的问题及原因?
瓦杰帕伊的经济改革以及改革成就以及问题?
改革:
1、重视知识经济的发展
将信息软件业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
免除IT业的出口所得税
在生物技术、核能技术、空间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方面制定优惠政策
2、进一步加大国营企业私有化的力度,减少对中小企业的保护
3、放宽对商品进口的限制(取消进口许可证,取消进口数量的限制,降低关税),逐步取消商品价格管制
4、外资政策(进一步扩大外国直接投资的领域)
5、金融政策(降低利率)
6、农业改革
效果:
1、国民经济恢复增长
2、对外贸易大幅度增长
3、外国投资不断增加
4、知识经济显示活力
问题:
财政赤字依然困扰印度经济
国营部门改革困难重重
劳工市场改革缓慢
社会改革方面成效不显著
农业革命:公元前9000年左右人类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和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 意义: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自学会用火以来又 一次最伟大的经济革命,它标......
中国古代经济一、基本概念1、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2、小农经济......
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概念。现在一般认为,劳动密集型、效率偏低的传统农业,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代表。日耳曼所有制:公社财产只表现为每个个人所占土......
经济史问题 1.总结清前期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3~5个方面)。 2.19世纪西方对华鸦片贸易是如何泛滥的?它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近代不平等条约制度对中国经济有......
专题二 中国古代经济史核心线索:一、农业*农业的起源采集经济→种植经济;南稻北粟格局,逐渐交流融合。1、农具(1)早期农具耒耜、石器、青铜器(2)铁犁牛耕——精耕细作春秋战国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