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动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 ———在中德职教合作三十周年庆典暨中德职教合作发展论坛上的发言节选
演讲者/葛道凯
一、30年来中德双方不断深化职业教育合作,实现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景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30周年。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服务最贴近、贡献最直接的教育类型,中国职业教育在过去的30年里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具备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目前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企业经营、消除贫困、社会和谐、人力资源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国内的改革举措”,是各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共同改革创新的结果;而且得益于“对外的开放政策”,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促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30年来,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和国际化发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目前,中国已经与10多个国际组织、区域性组织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职业教育合作。其中,中国与德国的合作成效最为显著。在各级各类教育国际合作中,中国与德国的职业教育合作呈现出如下几个突出特征:
一是起步最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作出了教育开放的决策。出于政治、经济、人才和技术等多方面的考虑,最先选择职业教育首先对外开放;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从那时起开始了初步的交流和协商,开启了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的大门。
二是历时最长。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起步,至今已有30年的历程。从大的时间跨度来看,大致经历了“初期双方互访协商”、“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和“多元主体广泛合作”等三个大的阶段。目前,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即将走向深入合作的阶段。
三是持续性强。30年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从来没有间断,保持了良好的持续性。可以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国际步伐的加快,中国更不断加强与德国的职业教育合作,逐步向广泛和纵深方向发展。
四是领域广泛。中德职业教育合作由最初的人员互访和师资培训,逐步扩展到政府对话、理论研究、合作论坛、专业开发、资金援助、建立机构、技术支持、模式试点、派驻专家等更加广泛的领域。以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点,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逐步从教育领域向经济、贸易、技术合作发展渗透。
五是主体多元。中德职业教育合作过程中,双方各相关利益主体广泛参与。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合作政策框架、行业参与提供人才、产品和技术标准、企业支持合作学校发展、职业院校合作开展项目合作、专业中介组织有力协调、专家提供技术指导、教师和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受益。
六是成效显著。通过国际合作,中德双方在职业教育领域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局面基本形成。中国得到了技术援助、吸取了先进经验、赢得了积极评价、建立了国际友谊,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试点项目学校得以推行,特别是“双元制”的合理精神和技术路径对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德国熟悉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市场情况,为本国技术推广、企业经营、贸易增长、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二、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大力推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
经过30年来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特别是中国与德国的合作,我们得到诸多重要启示,这些启示对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弥足珍贵,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第一个启示,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人力资源特别是技能型人才对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增量部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育、科技和人力资本。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分工越复杂,越需要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越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第二个启示,通过国际合作,我们得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经验。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就业制度不同,职业教育各具特色。凡是成功的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与本国实际紧密结合,有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正在举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解
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第三个启示,通过国际合作,我们更加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大力发展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办学,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三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适应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成才、就业、成功和过上幸福生活创造条件,努力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四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动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职业岗位变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五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统筹管理,实行政府主导,依靠行业企业办学,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自主发展的机制。
六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依法治教,重视职业教育的法制建设,落实各类主体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维护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各级政府、各个行业、有关企业和各类职业院校依法办学。
七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贡献率和吸引力,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八是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力、设备等优质资源,重视学习借鉴国际上发展职业教育的好经验。
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迫切需求,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群众对就业成才和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强烈期盼。当前,我们正在抓紧研究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职业教育规划》的制订和《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正在有序推进,展望未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基础地位将更加突出,在教育工作全局中的战略重点位置将更加重要,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和长远大计。放眼世界,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益恶化、产业升级不够、产品质量不高、就业创业困难、财富分配不均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等国际社会关注的共性问题,改革发展职业教育成为各个国家亟需应对的共同挑战。让我们携起手来,合作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人类技术进步、国家产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
大力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发布时间:2013-5-9信息来源:中国江西网全国红色旅游工作会议15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云山......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设想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各级外事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学校相关单位和部门的配合和支持下,通过部门员工的共......
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深入落实学校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方略,大力实施大学国际化转型升级工程,学校决定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以下简称‚国际化基金......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工作情况【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开展心脑血管微创技术推广培训项目进展】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与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设立了为期三年的心脑血管微创技......
近5年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情况总结淮安市中医院近年来,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院进一步贯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