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展望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
浅析山西转型发展之路
摘要:山西是资源储量和开发大省,是全国的能源基地和重化工基地,对全国经济建设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但是,多年来山西经济在全国始终处于落后地位。在全国经济飞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山西将何去何从。面对山西复杂的发展问题,如何转型跨越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字:
转型发展原因 山西
煤炭是山西现有的宝贵财富,依托这得天独厚的宝贵财富,山西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煤炭的匮乏和开采的附加值的增加,曾经的发展优势如今却成为了山西经济发展中的一道难题。2010年12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破解这道难题的路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让山西告别这一弊端。至此,作为全国第9个“综改区”,山西拥有了与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深圳特区和沈阳经济区同样先行先试的“通行证”,山西将迎来新的明天。
这对山西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山西在以往发展积攒的问题使综改初期就陷入了困局,面对山西复杂的发展问题,山西经济发展的现状总体状况概括起来说:总量小,速度慢,结构畸形,人民生活质量差。
经济总量上与日俱退。山西虽然是矿产资源大省,但对矿产的综合利用不充分,使山西最近几年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倒退。全省的进口总额也在全国排列名列靠后,工业利润中,除有煤炭工业,其他工业总和合计起来是亏损的。
经济结构上畸形发展。在第二产业中,行业差距几乎到了天壤之别,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的经济占有率高达80%,其他行业中最大的装配制造业仅占0.1%,在制造业中,如按轻重工业来分,则轻工业增加值与重工业的增加值差距巨大。与此同时投资出口消费比例畸形,进口结构和物流货物结构也存在畸形发展。
人民生活上:人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提高不快,与其他省市差距在拉大。从近年来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山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水平;从城镇人均居民收入上看,城镇居民收入不及全国人均居民收入;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农村居民家庭超过平均水平;这样的现状无不让人担心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明天。
后劲不足:主导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经济增长点匮乏,环境压力大。主导产业发展空间不足山西的四大主导产业目前实际上都存在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以煤炭为例,几年来的增长并不是产量,同比增长的结果,更主要的是煤炭价格快速增长的结果!即使拼命增产,环境又能否承受得了呢?
新的经济增长点匮乏,经济转型力度弱,从开工项目投资角度看,在全省城
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为同比下降,投资比重居中部省会城市末位。
环境等各方面承载力不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长期的煤焦冶电支柱行业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的家乡成了地下挖空地上沉陷、地下水位下降地上径流减小、水资源严重匮乏、空气质量始终不佳、出省交通干线不胜压力的大矿区,长此以往,必不得久长。
面对山西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制约了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桎梏呢?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以下一个重要的原因:
因煤而困,大而不强的原因。煤焦冶电四大行业基本上停留在资源初级利用阶段,产业层级低,资源延伸和综合循环利用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产业链短,利用率低,附加值少产业整合差。优势资源没有变成市场上的强势,原因就在于散。省内支柱企业只满足于现有的规模。
经济结构严重畸形,近乎单一化的主要原因。我们自己的思维始终困囿于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定位上,对其他产业长期不够重视,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导致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上的失误,同时又缺乏对民间投资的引导,这是导致山西经济今天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曾几何时,山西也有一批响当当的消费品品牌,如洗衣机中的海棠、热水器中的三益、日化品中的芳芳等等,如果有政府的长期有力支持,何至于今天!
新兴产业发展过慢。一方面底子薄,起步水平低,条件差;另一方面受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技术氛围差和招商引资差等原因共同影响,始终未能形成带有技术共性的新兴产业聚集,优势产业整合做大,辐射延伸。
面对这些深刻的原因,山西只有制定出具体的决策才能抓住转型跨越的这个好时机。
在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大公司、大项目、大发展战略,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兴产业”的发展理念,积极重组大企业集团。煤、焦、化,钢、铁、铝、镁、永磁体等资源优势行业均要快速整合做大。深度开发和利用优势资源,延长产业链,培育自主品牌,提高附加值,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扶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目前已有一定基础的先进制
造业进行强力扶持推进。加快发展相对优势企业,强化重型汽车、纺织、有色金属、能源等基础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发展,积极发展航天航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国防科技、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合理引导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形成若干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区。同时利用自身区域市场优势,大力发展煤、化工机械和生态、环保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带动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用市场、用政策、用支持、用感情去吸引,高起点引进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企业,争取引进一个带动一片。特别注重引进、保护、扶持消费类产品生产企业。提高消费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
建立商业园区加强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利用园区的政策扶持,快速扶持企业发展,同时,有意识地对园区进行专业化分工,发展一批专业化园区,形成一批有区域特色的产业聚集,进而形成区域优势。
大力发展和扶持中小企业。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中小企业,从工商、税务等方面进行扶持,减少创业初始费用,降低创业风险,使创业成为一条初始费用低、过程有扶持和指导、前途光明的坦途。
强力推进技术进步,推进自主创新,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实现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激励政策,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引导和扶持技术创新活动,激励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开发一批有代表性的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旅游业整体竞争力;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文化、会展、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结合特色农业和优势工业发展需要,着力发展中介服务、科学咨询服务,为山西文化形成支柱产业创造条件,全面走向市场。
增加社会事业投入。首先要增加投入,从解决基本保障覆盖面窄入手,在提高居民生活保障的同时促进消费,拉动增长。集中从教育卫生领域进行突破。特别是应集中强化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工作。大幅度提高农业人口的教育培训程度是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最佳捷径。
面对着诸多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山西各级政府要果断抓住国家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积极依托国家对山西省发展的政策支持,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全力实践我省转型跨越发
展,努力将山西建设成为全国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示范区,实现全省“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
2013年中国经济展望 对于201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10月份已经有多家研究机构发布了预测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增长速度为8.2%,亚行为8.1%,世界银行为8.1%,中国社科院为8.2%,......
当下中国经济形势展望对于中国来说,新世纪以来经济最困难的2009年已经成为历史。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2010年既是夯实复苏基础的调整之年,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中国......
班号:01220801姓名:张晗学号:20080187浅谈中国经济转型一、经济转型的提出经济转型其实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被苏联和东欧各国涉及。那时的“经济转型”偏重于经济体制改......
《中国经济转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09金融2姓名:马楷鹏学号:200930950222 30年》----读书笔记《中国经济转型30年》----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
胡瑶2010210535中国经济转型之谜中国的经济转型,是“摸着石头过河”而正是这种胆识和闯劲,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之谜也一直成为众经济学家的探索课题。改革开......